【品牌故事】让数字说话,2017快包年度数据盘点

发布时间:2018-01-27 阅读量:1157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时间总是偷偷流逝
2017年已经过去
新年伊始,这是快包进入智能产品外包服务的第三个年头
在过去的2017年中
快包有些年度数据想和雇主、服务商们一起分享
8个数字带你从不同角度认识快包

7196

快包全年外包项目发包量7196个,
比上年增长3.5倍。
年度最热门的5大发包行业是:软件开发,工业电子,安防监控,智能家居,通信广电。

每一个项目,快包都用心对待。

59374

快包全年服务商接包59374次,
平均每个任务有8.2个服务商响应接包。

在快包,你的需求,总会得到回应。

1.02亿

快包年度成交总金额 102,805,400元
每月

服务商进账850万


每一分钱,都是快包创造的价值。

152万

年度收入最高服务商——深圳市微尔联科技有限公司
在快包全年营收152万,
微尔联是快包的年度企业会员,
专注于物联网方案和开发等高新技术。

在快包,有付出,总会有回报。


101万与500

2017年快包成交项目中成交金额最大的是101万
服务商给雇主开发了一整套叉车系统
成交金额最小的项目预算500元
服务商给雇主写了一段“电脑软件运算工具”的代码

不管项目金额大小,快包一样为雇主和服务商竭诚服务。

30

来自广州的dximn(快包ID),
是快包年度发包最多的雇主,
2017年累积发包30个。
年度发包最多的3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


每个托付,快包都全力以赴。

18

快包ID为saitong的服务商,
是2017年全年线上选中最多的服务商,
累计完成了18个项目。

不是快包没有任务,就看你有没有技术。

43分钟与298天

43分钟是快包平台在2017年项目中“二层PCB线路板画图”
从发布到选定服务商
成交周期最短的项目所花费的时间

298天是快包平台在2017年项目中“LED 8字牌 油价牌 遥控器或APP控制”
从发布选定服务商
成交周期最长的项目所花费的时间

给快包足够耐心与信任,你总能在这里找到合作方。

除了这些数字,快包还想跟你分享平台服务商的芯片应用情况,智能产品的开发避不开使用芯片,服务商和雇主对芯片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半导体原厂对项目开发的影响力,选择合适的芯片平台,也是达成项目合作的关键点之一。

年度芯片应用关键词:ST、TI、MTK



快包平台雇主要求应用最多的芯片品牌排名前三是ST、TI、MTK
与此呼应的是
服务商应用芯片品牌的前三也是ST、TI、MTK


这其中,是技术与市场的相辅相成的结果。



“让雇主满意,让服务商赚到钱”
是快包一贯宗旨
过去已经过去
2018已经大步向前,新的一年里
快包希望能继续与平台雇主、服务商们携手共进
一起努力创造2018年的快包大数据






相关资讯
智能井盖电子硬件开发攻坚记——低功耗、多协议、高防护的30天挑战

某市政工程服务商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计划部署一批具备环境监测、防盗报警、远程管控功能的智能井盖。项目核心难点在于电子硬件部分需在30天内完成开发,并与已开发完成的单片机程序、机械结构及物联网平台无缝对接。通过我爱方案网精准匹配,一家专注工业物联网硬件的方案商接下重任,开启了一场技术攻坚战。

快包故事:汽车智能诊断HUD设备开发——从OBD数据到炫酷灯效的跨界整合

一位汽车改装发烧友希望通过智能化设备提升驾驶交互体验,计划开发一款集实时车辆数据监测、动态LED灯效与蓝牙控制于一体的车载终端设备。项目需求明确但技术整合难度高,客户在我爱方案网发布需求后,平台通过智能匹配机制迅速锁定深圳某物联网方案商,凭借其成熟的汽车电子案例经验,双方在48小时内达成合作。

快包故事:双核网关嵌入式系统开发背后的"硬核"攻防战

某智慧水务企业需要开发两款工业级网关设备(STM32-H750/F407双平台),要求实现网络通信、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七大核心功能。其中H750版本需集成GPRS通信和短信模块,F407版本则需精简IO功能。系统需支持远程固件升级、漏水实时报警,并能在-40℃~85℃工业环境下稳定运行,最终30天内交付可量产方案。

快包故事:隧道掌子面智能采集系统开发纪实

某隧道工程公司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效率低、数据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我爱方案网”寻求开发一套隧道掌子面智能照片采集系统,要求系统具备高精度拍摄、多角度采集、环境自适应等功能,具体需求如下:

快包故事:医疗设备遥控器与人机界面开发项目成功交付

某高端医疗设备厂商通过我爱方案网,携手广东省方案商成功开发手术机器人专用遥控器及人机交互界面。项目以STM32F446RET7与SPSGRF-915芯片为核心,攻克7天超长续航、4K@60Hz无损信号处理、多协议抗干扰通信等难题,融合FPGA动态帧存储与环境光自适应算法,实现“无线操控-实时显示-智能交互”一体化闭环。方案商凭借模块化开发策略与本地供应链协同,仅用2.5个月完成从设计到量产交付,为国产手术机器人提供了兼具高性能与医疗级可靠性的交互范本,推动高端设备自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