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因势而动:打造最佳汽车中国芯

发布时间:2017-11-11 阅读量:62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10月26日,由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17第十五届中国(上海)汽车电子暨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峰会”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围绕中国政府发展汽车电子与智能汽车产业的核心要求,从技术与产业双向切入,为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发展与产业化集思广益。作为中国首家汽车半导体公司,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市场、销售及商务负责人李明华受邀在会上分享了对于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思考。

汽车半导体高速增长

据麦肯锡的报告,移动共享,智能网联服务,功能升级,以及新的业务模式将驱动汽车收入到2030年增长30%,增长到1.5万亿美元。而智能化、网联化、电气化的未来趋势正在让汽车变得像一个带有四个轮子的电脑。汽车产业的这场变革也驱动着汽车产业链的相关方的变革。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汽车用半导体。

在所有半导体应用领域中,车用半导体的市场规模并不算大,但若按照增速来看,它的增速则是最快的。因为汽车行业将努力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联网性。据麦肯锡的报告指出, 2015年至2020年之间,汽车半导体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约为6%,这将使汽车半导体的年销售额在390亿—420亿美元之间。芯片在每辆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逐渐增加,预计到2018年,每辆汽车平均半导体成本将达610美元;而IC Insights统计数据也表明,近三年全球车用芯片市场正以年复合成长率11%的速度增长着,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88亿美元。
蓄势待发“中国芯”

由于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起步晚,技术进入门槛高,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综合因素造成我国汽车半导体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鼓励芯片自主研发,以获取产业链上高附加值。如“中国制造2025”利好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立,“中国芯”等概念的提出,汽车智能网联趋势的推动,以及芯片进口替代需求强烈,这些都给产业界释放了强烈的信号,即加快研发自主汽车中国芯,在这一轮产业变革的浪头,实现汽车中国芯的“崛起”。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市场、销售及商务负责人李明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大唐电信携手荷兰恩智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汽车半导体企业,双方共享优势资源,旨在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源管理及驱动半导体公司(Fabless),业务初期定位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汽车电源管理和驱动及新能源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 据李明华介绍,大唐恩智浦成立三年来,一直高举“立足自主研发”的大旗,针对汽车安全、环保、智能互联的趋势,抢先卡位,布局技术领先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管理监测芯片。同时,为符合汽车行业对电子产品的高性能测试要求,大唐恩智浦在连续通过ISO9000,TS16949等质量认证后,于2015年10月底启动了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首个ISO 26262功能安全开发流程认证项目,为成为国际领先的汽车半导体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产业协同,与高校,行业上、下游厂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重人才的引进培养,为公司持续稳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汽车半导体的市场很大,李明华表示这个产业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智能网联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汽车半导体对于车辆智能化、网联化,既是基础,更是驱动力。可以说,未来30年,汽车电子的发展将改变汽车产品以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政府的支持,行业伙伴的积极参与,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业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顺势而为,因势而动,积极创新核心技术,相信中国汽车半导体领域的‘崛起’将有望实现!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