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维码到NFC——深圳地铁和共享单车的最新“解锁方式”

发布时间:2017-11-16 阅读量:39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sunny

“一部手机走天下”:搭乘地铁你遇到过什么囧境?


前阵子,小包搭地铁上班时,忘记带交通卡了,口袋里除了手机、钥匙、耳机,空空如也。这可把我给弄慌了,回家拿吧,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跟服务员或者陌生人借钱吧,又怕被拒绝。外媒眼里“中国人出门只需一部手机”的羡慕此刻却让我着实犯囧……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尝试向美丽的地铁服务员求助,结果令人惊喜的是:服务员称此站(深大)的闸机已经支持手机扫码购取票啦!也就是说买票乘地铁还是一件只需手机就能搞定的事~


在“逃过一劫”后,小包好奇地上网搜了下深圳地铁的最新报道:今年年底,深圳地铁将实现全网7条线路的二维码扫码购取票服务。对于第8条线路,手机购取票服务目前已在深圳北站试运营,并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推广至4号线全线。


今年10月份,深圳地铁移动支付服务还在深圳湾公园站开始试运了“升级版”的云闸机,无需用户取票,扫码即可进出站。2018年年底,全网7条线路且都将实现二维码扫码过闸。


此外,小包还意外发现原来深圳全市地铁8条线路目前已经普遍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购票!


二维码大战NFC:深圳地铁移动支付入口谁更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手机二维码扫码过闸时,由于摄像头识别二维码的速度有限,云闸机允许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乘客数量恐怕仍远不如普通检票机,因此,更适合用于分担地铁站内自动设备和人工售票的压力。


而NFC支付使用起来更像我们平常在用的储值卡,无需购取票,直接刷手机就能进出地铁站。目前,市面上已有多个品牌的手机和智能穿戴设备支持NFC技术购票,其中支持深圳通应用的NFC产品包括:小米、华为、努比亚、OPPO、一加等手机,华为、拉卡拉、海能、飞亚达等手表或手环。未来更有机会取代地铁储蓄卡或城市一卡通的发行。


具体的,从交易速度和安全方面来讲,NFC支付更快捷、安全。发展至今,NFC支付模式分为三个阶段:SIM全卡、NFC-SWP和手机全终端,以NFC控制器、天线,和用于存放敏感数据的SE安全元件为两大硬件核心。不同的是,第一阶段(2006年至2011年)将核心硬件都置于SIM卡,用户只需换卡,无需改造手机,由通信运营商主导。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3年),NFC控制器和天线被安放在手机里,SE安全元件则被放在SIM或SD卡上,由通信运营商和银联一起主导;个人用户成本较高,不仅要办理特殊的SIM卡,还要换新手机。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中,两大核心硬件都内置在手机里,主导企业有了很大的反转,变成了苹果 、三星、小米等多家手机厂商,造成了运营商多年经营的NFC平台被边市场缘化。



这也就引发出一个NFC在中国发展11年以来至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运营商、银行、手机厂商之间为争夺SE安全元件上的服务内容和相应的沉淀资金,导致NFC技术标准一直无法统一,也无法在商户和用户中大规模推广。当然,NFC技术在地铁购票应用中的推广还面临其他挑战,比如:如果想让银行发行的带“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也能用于搭乘地铁,还要求读卡器能够支持中国金融IC卡标准。

 

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地铁运营公司、城市一卡通公司、通信运营公司、银行、手机厂商等各方商业合作的不断加强,NFC技术未来将在公共交通等领域得到更大的发展。


NB-IOT后,ofo也投出“一碰秒解锁”的NFC智能车锁


说到这,小包不得不提下与NFC近场支付方式完美匹配的共享单车。


如今普遍的共享单车支付/开锁方式是扫描二维码,整体流程包括:解锁手机屏幕、打开APP、点击扫码、等待通信……这一系列操作也经常被吐槽,比如二维码遭到恶意涂写无法识别,被违法分子粘贴或替换上伪二维码泄露用户信息,晚上光线不足一直显示扫码失败。不论是刮风下雨、烈日当头,还是将至的寒冬,用户想要用车都得站在旁边捣腾一会手机,有时可能转一大圈都找不到一辆可以正常使用的共享单车;如果信号不好,又急着用车的话,那滋味真的够酸爽,简直就有扔手机的冲动。


好消息是,ofo于上个月将最新一批搭载NFC智能锁的共享单车“小黄蜂”投放使用。同时,ofo还推出了信号覆盖能力更强的NB-IOT技术智能车锁单车,而ofo“小黄蜂”的NFC智能锁只需用户将手机贴近就能打开,甚至不用解锁手机屏幕,大大简化了开锁步骤,不论是在数据的传输速率和量上都优于二维码,可谓真正的秒解锁。


而且用户在解开NFC智能锁时,无需联网,手机的NFC功能在靠近智能锁时就会被自动唤醒。NFC相关模块内置于车锁中,不再怕骗子造假,得益于双向鉴权、数据加密等手段,还可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ofo此次推出的NFC智能锁所和地铁一样采用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已经广泛应用于酒店、公寓、民宿智能门锁领域,但在共享单车领域还是首例。这也意味着,NFC近场支付将会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支付方式。


更安全的NFC通信模块:仅读取被识别卡的UUID


今天,小包就和大家分享一款仅读取被识别卡的UUID的NFC数据通信模块,详情如下所示:


该NFC模组是工作在13.56MHz 的近场数据通信模块,内集成射频识别芯片和32 位ARM 处理器及矩形射频天线;具有自动读卡唤醒低功耗模式,自动切换卡别类型识别,读卡LED 灯指示及声响提示功能。而且该产品仅读取被识别卡的UUID,因此能够大大降低持卡人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概率;适用于电子门禁,考勤管理,产品生产及物流信息追踪等领域。如需了解NFC模块详情请戳>>>


【快包自营】正在不断推出GPS、2G、WiFi、Zigbee、4G、NB-IOT等系列模块,不断丰富物联网产品库,总有一款适合您的方案设计,快来平台挑选吧!如您需要其他应用模块的优质货源,可在文末评论留言,亦欢迎广大研发阶段供应商联系合作,发至邮箱:kb@52solution.com。


更多优质IOT应用模块请戳>>> 省钱更省心!

相关资讯
Diodes Q2财务报告:营收超预期增长,连续三季度同比上扬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

MACOM Q3营收同比激增32.3%,射频芯片龙头再创增长新高

美国射频半导体龙头企业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于8月7日正式公布截至2025年7月4日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当季实现营收2.5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2.3%,创下近三年最高单季增速。

Microchip复苏计划成效显著:Q1营收环比增10.8%,库存大幅优化,AI/国防订单强劲

美国微芯科技公司(Microchip Technology)于8月7日发布了其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复苏迹象,多项关键指标环比改善,并超出此前修订后的业绩指引。

产需趋向平衡!赛力斯7月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93%

8月8日,赛力斯集团(601127)公布2025年7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尽管整体市场仍承压,集团在主力新能源汽车板块显现增长韧性,单月销量同比提升5.7%,而传统燃油车型业务持续收缩,反映出业务转型的深化推进。

INS1011SD + VGaN™:颠覆传统BMS的低边保护方案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小体积和更低成本的电力电子系统发展趋势下,传统的硅基(Si)功率器件,特别是在双向能量流动应用(如电池管理系统BMS)中常用的背靠背MOSFET方案,逐渐显现出性能瓶颈。氮化镓(VGaN™)器件凭借其卓越的开关速度、低导通电阻和更小的尺寸,成为理想的替代者。然而,充分发挥VGaN™的潜力需要与之高度匹配的专用驱动芯片。英诺赛科(Innoscience)作为全球领先的VGaN™ IDM厂商,推出全球首款100V低边驱动芯片INS1011SD,标志着“VGaN™+专用驱动”完整解决方案的成熟,为双向电力电子系统设计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