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eMTC和LoRa的市场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6 阅读量:8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如何看待未来三年NB-IoT芯片和模组的市场发展,唯一能够回答的是——NB-IoT一定是风口。

1.2018年6月,是NB-IoT模组厂商规模进入市场最佳时间点;

2.有观点说:NB-IoT是LoRa的嫁衣。笔者认为,LoRa顶多是与NB-IoT“互补”,不被NB-IoT消灭就算是万幸了。

至少,在NB-IoT产业链的主导者们看来,NB-IoT并不想与LoRa树敌,只是LoRa背后的小动作太多,但LoRa也有其价值和客户需求。

3.从长远看,NB-IoT是风口,这中间需要网络、芯片模组、平台(连接、使能)等多方共同合力。

comobs的观点是,2019年起基于NB-IoT连接数的月均增幅,会超出以往任何3G/4G制式渗透率达到30%以后的增幅,或许有人认为我的观点太激进,那就等着2020年再来回顾这个篇文章吧;

4.eMTC才是与NB-IoT形成真正互补的正规军。

无论是从网络运营、安全、干扰、规模、价值等角度,NB-IoT和eMTC的优势远远超过非授权的物联网制式。

5.在国内市场,三大运营商给出了eMTC商用时间表,eMTC商用节点接近甚至同步于NB-IoT规模普及的时间节点。

6.国内M-IoT差异化场景需求与商用方面,在以往2G、Cat.1的基础上,近阶段是NB-IoT打头阵,eMTC补充,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国内市场因为商用NB-IoT,而排斥eMTC的发展。同理,也能够理解NB-IoT与LoRa之间的潜在关系。

7.每种技术定位不同,工作机制不同,笔者更看好,eMTC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前景,例如户外运动中的可穿戴设备。

8.NB-IoT目前偏向的抄表、路灯等看似简单的场景,虽然抄表场景的收费模式看似趋向单一,但对网络覆盖要求极高,作为单一场景背后首先商用的目的不言而喻。

从商用模式上看,NB-IoT的价值在于海量连接之后的提升价值,比如水务抄表结合路政洒水使用、消防栓维护、水质监测、大气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废水再利用、水源调度、人工降雨等等,NB-IoT的重点在于行业价值,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再如智能路灯,节省的不仅仅是电费,还有维护成本的下降,比如对单/多盏路灯照明的实时化/场景化的自动远程控制,应用场景如一座城市忽然乌云密布时,某条街道在长时间无车辆或行人通过时,要做精确到点亮几盏还是全部?此外,还包括对于充电桩、未来5G基站,以及广告媒介电子化投放等等问题;

还有如智能停车,远程获悉车位的状态信息,主人长时间外出,可以出租车位,远程查看收益;

还有智慧畜牧,例如,通过NB-IoT+大数据分析,实现低成本提升奶牛产奶量等。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物联网云平台

智能家居物联网套件设计方案

物联网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物联网网关软件开发  ¥20000

智能产品云端服务器搭建  ¥20000

采集管理设备数据的服务器软件  ¥10000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