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物联网市场晴雨表重磅发布:物联网潜力挖掘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布时间:2017-11-2 阅读量:790 来源: 发布人:

从2013年至今,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公司翻了一倍以上,2017年物联网的应用率已达到29%。绝大部分物联网应用者认为,未来五年中,物联网将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几乎3/4的物联网应用者一致认为,数字化转型离开物联网会寸步难行。物联网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就其潜力的挖掘而言,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如果当前你还未加入物联网的应用行列,你仍然能成为你所处行业内的物联网先行者,从而获得随之而来的巨大收益。

2013年,沃达丰首次发布了物联网市场晴雨表。那时物联网还处于萌芽阶段,我们称之为M2M,应用率仅有12%。从2013年至今,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公司翻了一倍以上,2017年物联网的应用率已达到29%。相比一年之前,物联网应用者正在大力扩展物联网规模,增加物联网投入。许多企业的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今非昔比。

自2016年以来,大规模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拥有50000台以上的物联网互联设备)比率已经翻了一番。这些企业拓展物联网项目并增加投入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投资物联网可以产生收益回报。几乎所有的物联网应用者都已经看到了他们的投资收益。由此产生的收益甚至十分可观——物联网应用者的收益呈增长态势,平均收益率为19%。

物联网应用者对物联网的未来有着不小的期待。绝大部分物联网应用者认为,未来五年中,物联网将对整个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几乎3/4的物联网应用者一致认为,数字化转型离开物联网会寸步难行。

包括窄带物联网(NB-loT)在内的新式低功耗连接方案将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在计划应用物联网的企业中,28%的企业正在研究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这些企业希望能够扩展网络覆盖并提升其成本效益。这一技术值得期待,我们认为这将会带动下一波的物联网部署浪潮。但是,释放物联网的潜力需要目前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的更多技能。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物联网应用者在不断加强合作以产生收益和/或管理其物联网解决方案。

物联网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就其潜力的挖掘而言,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如果当前你还未加入物联网的应用行列,你仍然能成为你所处行业内的物联网先行者,从而获得随之而来的巨大收益。新工具、新技术与新网络的出现使得建设与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比以前更加便捷。


1.市场状况

五年内,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是原来的两倍还多

2013年,我们发现有12%的组织启动了物联网项目(当时我们称之为M2M)。而现在,已有29%的组织启动了物联网项目。但这并非全部。许多物联网应用者向物联网中投入更多的资源,增加投入和互联设备。对很多物联网应用者而言,物联网对他们的经营方式与客户服务至关重要。


与五年前相比,每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率都呈上升趋势。从制造业到医疗行业,农业到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几乎每个领域都受到了物联网的影响。汽车行业的物联网渗透率从2013年的19%上升至2017年的34%。2013年,制造业与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物联网应用率为11%。如今,制造业的物联网应用率为30%,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物联网应用率为40%。

越来越多的物联网应用者看到了显著的回报

2013年,即使企业刚开始应用物联网时,绝大部分(94%)的应用者表示他们已经或多或少从物联网项目中受益了。其中约有三分之一(36%)的物联网应用者从中受益颇丰。2017年,企业仍可从物联网投资项目中受益。现今,有95%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物联网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他们可能从物联网中得到更大的益处,超过一半(53%)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从中受益颇丰。


应用物联网的组织正在扩大其部署规模

85%的物联网应用者认为:物联网对于本行业中任何想要在未来取得成功的组织来说都至关重要,零售业(95%)与消费电子行业(91%)的应用者更是如此看待。这也就解释了为何81%的应用者相比一年前的物联网投入有所增加,78%的应用者

相比一年前正在运营的物联网项目有所增加。许多物联网应用者承认物联网带来的收益,并扩大了物联网的规模。2016年,28%的企业拥有1000台以上的互联设备,但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37%。同时,自2016年以来,大规模使用物联网的应用者(总有50000台以上设备)增长了两倍。我们发现跨行业领域的物联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


物联网应用者将物联网集成于业务之中

随着物联网应用者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对物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熟练。的确,他们不断试验和启动新的项目,78%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他们正在进行的物联网项目比一年前要多。但物联网已经是成熟的技术了,82%的应用者表示物联网不再是孤立的技术,它们被相互整合,并融入业务之中。

物联网应用者将物联网和更广泛的数字化创新融合在一起来达成其商业目标。49%的应用者称自己将物联网与数据分析平台结合起来以帮助决策。46%的物联网应用者已经将物联网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核心系统融合。同样,很多企业将物联网视作他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际上许多企业不再称之为“物联网项目”,19%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他们再也不会将他们的项目称作“物联网项目”。相反,他们会谈论一系列业务转型项目:从改善物联网的应用到优化用户体验。


2.企业受益

在我们的调查中,95%的受访企业表示应用物联网后从中受益。那些未将物联网项目视作独立项目的企业将物联网与自身的业务融合,正是这些企业从中获益最大。

投资物联网的组织从中获益颇多。29%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节约了超过20%的成本。但物联网带来的收益不只是降低成本。同时,也会帮助企业增加收入和开辟新的收入来源。部分企业表示物联网帮助他们实现了彻底的业务转型。


成功秘诀

不论你的物联网部署规模大小,都可以从中获益。那些在小规模仪表上开始试用物联网方案的组织会获得不小的收益。但在我们去年的晴雨表中的结论为完全接受物联网并将其融入业务之中的企业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年结论亦是如此。

但一个企业拥有的互联设备数量最能反映该企业对于物联网的投入程度。现今,应用更大规模物联网的组织才是最大的受益者。2017年,28%拥有低于100台设备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获得了显著收益。相比之下,67%拥有超过50000台互联设备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获得了显著收益。

尽管物联网项目规模不会影响收益,但在利用物联网推进业务转型项目中投入的越多,企业发展的也越快。


从效率至转型

物联网项目不仅可以实现成本节约,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并开辟新的收入源。

部署物联网带来的最常见收益为:优化商业洞见、降低成本与提高员工生产效率。但所有种类的收益分布比较均衡。大部分物联网应用者还表示其营业收入有所增加,客户/用户体验有所改善。

我们与诸多组织都有物联网项目的合作,我们发现物联网项目带来的收益可以像滚雪球那般增长。物联网传感器安装完成之后,会出现各种可能性。组织一开始部署物联网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但物联网的功能会扩大,传感器可以用于记录其它宝贵的数据。以路灯为例,将物联网应用于路灯主要是为了节省电力和降低成本,但路灯上的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控天气状况和交通状况,又或是帮助居民改善社区安全问题。一旦所有的路灯通过物联网连接起来之后,路灯可以用于提供其它多种服务,例如城市WiFi和广告。


3.前景展望

自2013年第一份市场晴雨表发布以来,安全问题一直位居首位不动摇。但今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希望能迎难而上解决这一问题,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

安全问题并不是企业考虑的唯一问题。在扩大物联网规模时,选择正确的连接服务对于管理预算、处理隐私问题和实现企业所需的覆盖范围及可靠性至关重要。

推进物联网并不只是要选择正确的技术,同时还要选择正确的“人”。物联网应用者正在打造物联网生态圈以弥补自身所需要的技能。

安全问题是重点

在早期采用任何一项新技术时,企业最担忧的是什么?安全总是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物联网技术亦是如此。今年,18%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安全问题是他们首要的担忧。对于其他82%的应用者而言,安全仍然是个大麻烦,但安全问题没有企业内部反对经验不足等问题令人担忧。拥有更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者可能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所以安全不是十分令人担忧。拥有10000台及以上互联设备的应用者中,仅有7%表示安全问题是他们的首要担忧。

随着企业推出更复杂的物联网项目来提供至关重要的服务,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安全问题会导致重要的系统宕机,可能还会因此受到勒索;丢失客户数据后得付出巨大代价,同时还会陷入窘境。因此得考虑数据的保密与隐私问题,即使看起来无关痛痒的温度数据也会很敏感,好比制造行业,温度信息很可能会泄露其具体的生产过程或数量。

物联网应用者不会因安全问题而退缩。他们也承认安全问题对于物联网项目成功的重要性。这就解释了应用者将安全问题作为首要来考虑的原因,82%的应用者称安全问题是进行物联网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些应用者并未将安全问题视作限制性因素,而是将其视作赋予业务信心以推动发展的赋能者。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扩大,连接需求也在增加

随着物联网应用者互联设备数量的增长(通常是用于户外或偏僻地区的设备),客户需要覆盖广且能应对复杂状况的连接服务。同时客户还需要连接服务具备低成本和安全的特点。

选择了正确的连接服务至关重要。随着应用者使用设备的数量与种类的增多,需要部署更复杂的项目时,连接服务的需求自然也会增加。物联网项目的种类数不胜数,连接服务需求自然也就五花八门。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用途的连接服务做出最佳选择,但很少有企业仅仅依靠一种连接服务方案。即使是拥有小规模(少于100台互联设备)物联网应用的应用者也平均使用三种连接服务方案。当企业拥有500台互联设备时,他们通常会使用四种连接服务方案,以达到相应的覆盖要求和弹性扩展能力。


构建物联网生态系统

随着物联网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企业意识到单枪匹马难以成功。于是企业开始寻求合作伙伴以弥补技能的欠缺。这些企业和其他企业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来促进创新。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强化自己的价值主张并给市场带去全新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新方案是企业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的。这一趋势注定会继续发展下去。81%的物联网应用者表示未来五年内最成功的物联网项目会涉及多个企业间的合作,包括行业内与跨行业的合作。

物联网应用者已经发现了物联网带来的显著收益。到2022年我们是否还会把物联网当作颠覆性的技术?多数物联网应用者表示到2022年物联网会变成常规性业务,但他们期望未来五年中物联网可以产生更大的收益。


来源:沃达丰M2M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NSblEpAB8UN6_KLnnr2GvQ


方案超市都是成熟的量产方案和模块,欢迎合作:

物联网云平台

智能家居物联网套件设计方案

物联网工业现场数据采集系统


快包任务,欢迎技术服务商承接:

物联网网关软件开发  ¥20000

智能产品云端服务器搭建  ¥20000

采集管理设备数据的服务器软件  ¥10000


>>购买VIP会员套餐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