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16 阅读量:311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sunny
在AI、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智能医疗是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能够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以帮助获取和分析庞大的医疗大数据,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大大提高医疗质量和供给量,并最终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近几年来,互联网+与医疗的跨界融合给健康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连BAT百度、腾讯、阿里也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动作不断。据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医疗市场将增至1.2万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还有许多空间待发掘。而对于中国来讲,把握住人工智能+医疗这场热潮中的“风口”,将会是一次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目前,国内面向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尚未出现明显的“独角兽”,大多处于初创阶段,这与国外现况差距不大。有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内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资本活跃度逐年走高,融资数量上升明显,其中65%以上的融资事件都是千万级和亿级别。另一方面,我国已发布80多条全国性政策和多条医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助推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化加速,可见该领域发展潜力之巨大。
本期方案超市就为大家奉上八大热门智能医疗方案,包括高精度蓝牙体温仪、呼吸监控、心电监护、多功能健康检测仪等方案。更多优质方案请戳【方案超市】,输入对应关键词搜索即可。
方案一:高精度蓝牙体温方案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方案采用低成本、低功耗及高精度的智能蓝牙温度测量芯片。该芯片支持蓝牙 4.0 BLE 协议,待机时间长,可直接支持纽扣电池供电;温度测量精度高,并支持历史温度数据读取,能够保证重新连接后温度监测的连续性,适用于体温监测、物流仓储温度监控,及其他连续温度监测应用。
方案二:多功能健康检测仪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多功能健康检测仪具有血压、心率、血氧、体温、心电、呼吸率测量功能,适用于普通家庭的日常健康监护、参数监护,也可用于高血压患者、发烧病人、缺氧病人的长期监护。血压测量袖套周长为22-36cm。本产品支持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适用蓝牙4.0以上各类型智能手机。
方案三:wifi蓝牙智能体脂秤方案及成品配套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本方案采用四电极BIA体脂算法,采用LED隐屏显示,可使用充电锂电池,支持蓝牙/wifi数据传输,自带APP以及微信小程序功能,也能为客户定制app及微信小程序方案。本方案公司可定制成品,也可出售整套PCBA。
方案四: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方案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成品
该方案包含心电监护仪软硬件,可广泛用于医院、流动医疗点及社区医疗站;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心脏病专科医院,能够24小时动态监测各年龄阶段用户有无心电异常事件发生。该方案的控制软件还含有专家智能分析功能,可自动发现病态心电事件,并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及40秒病态心电图。本方案采用51内核单片机,可将串口输出事件数据传输到家用微型计算机、笔绘仪、喷墨打印机上显示。
方案五:非接触呼吸监控模块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是基于SMT32的非接触呼吸监控模块,采用UWB技术,能够实现3M以内、-26dbm超低辐射功率、98%以上精确度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USB和WIFI进行传输,外围接口以及功能应用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且提供基本的APP设计。
方案六:超声洗脸刷方案控制板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主要运用超声波原理让洗脸刷上的细毛震动,从而达到高效无刺激的清洁和按摩效果。并且现在科技发达,清洁后的洁面仪放在无线充电器上,能通过自带的烘干系统让刷头干燥,并且让蓝光消毒,让消费者下次使用的依旧是干净刷头。加上无孔设计,易于清洗,也防止了,病原体的滋生。长期使用,能有效去除雀斑、黄褐斑、还有青春痘和痘痕,对改善皮肤松弛、眼袋、黑眼圈也有良好的作用,还能帮助洗面奶形成高密度的均匀泡沫,彻底清洁脸部,并达到美容保健的作用。
方案七:幼儿穿戴温度计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本方案在硬件上主要包含SN8P2949电路、蓝牙CSR1000通信电路、温度采集电路。硬件与手机通过蓝牙(蓝牙4.0)连接通信,在手机APP上可显示实时温度,且温度精度达0.1度,可连续监测1周时间;在关机状态下,电池可连续供电1年以上的时间。
方案八:单导和五导心脉仪
应用领域:医疗健康
方案类型:模块板卡
该方案中的单导心脉仪可为用户提供日常心脉数据,五导心脉仪则可提供医疗级数据,具有集成度高、价格低、体积小、携带方便及待机时间长的优势。且该方案商可为客户定制所需的Form Factor板。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