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位智能穿戴专家崇州论剑,指明产学研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4-08-1 阅读量:616 来源: 发布人:


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于2014年7月26日-28日在四川崇州举办,来自国内外300多名专家,院士,企业家和投资人齐聚崇州,共同探索可穿戴领域的发展趋势,谱写一曲科技与时尚健康相结合,科技服务社会的完美的篇章。

在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院士、企业家和投资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可穿戴领域的发展趋势,专家们指明以下可穿戴的发展方向:

1.可穿戴是人类能力增强的一种方式。可穿戴的三个刚需表现在穿戴,植入和人机融为一体。

2.可穿戴将成为大数据最主要的来源。因为每个人都在用。广义地讲,手机也属于可穿戴。人机交互造就PC辉煌,在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3.可穿戴计算的发展趋势:调查显示,功能是人们购买可穿戴的主要原因。多设备的融合,智能交互的增强,可穿戴需要发挥想象,会有非常好的产品。

4.信息物理系统,环境感知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工业4.0为制造业释放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空间。移动计算是工业4.0的基础。

5.健康工程-实现医学范氏转变:Preventive(预防性),Participatory(参与性),Patient-Centered(患者为中心), Pre-emptive(干预性),Personal(个体性), Predictive(预测性), Precision(精准性), Pervasive(普适性)。

6.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可以实施多模态且高分辨率的成像和可穿戴无扰式连续监测办法。

7.可穿戴技术与我国养老的定位:帮助老人实现自我价值。

8.可穿戴交互技术的前沿方向:可穿戴脑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非侵入式脑研究手段,将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和教育研究以及实现跨越式发展。

9.可穿戴重视交互,电子产品将更加小型化微型化,感知能力和功能的增强。用户体验存在的问题将集中在材料和认知的体验。企业需要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和服务体验。

10.智能硬件要有跨界思维,才能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产品开发者要重视产品的开发阶段,选择好的平台,在技术和成本上做到最优。投资人要从产品的最初阶段培育孵化产品。

全球重量级专家齐齐分享

本次会议邀请10名国内外可穿戴领域的专家做了主题报告,26名企业专家做了发言,15位学者宣读了论文。本次共收到论文92件。刘烨,王思睿,傅小兰的论文《五种基本情绪的心肺系统生理反应模式》获得优胜奖。

演讲的专家们分布来自来自中科院,哈工大,香港中文大学,西南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工程院士,千人计划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德国不莱梅大学教授,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及执行会理事,德国热工智能研究中心教授,国际可穿戴领域代表性学者和活跃人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Emerging Research实验室主任,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放声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们。此外,还有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兼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民政部康复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工信部通信研究院等专家,还有华为,科大迅飞,深圳中兴物联网科技,和JXJ总裁等。

在7月27日专注交互,用户体验和大数据的学术专题论坛上,我爱方案网发表了跨界创新,智能硬件的想象空间的演讲。

大会主席由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陈东义教授担任。陈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可穿戴领域的研究,从美国,德国到中国,见证了可穿戴的发展历程。

陈教授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帮助产学研找到方向。让科技与时尚健康的深入融合,智能可穿戴的各种跨界应用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智能可穿戴的想象空间,让科技为社会服务。后续欢迎大家关注我爱方案网对陈东义主席现场做的专访。为更好地了解工业4.0以及环境智能和信息物理系统,我爱方案网的编辑特别对来自德国不莱梅大学的Otthein Herzog教授现场进行专访。同时对东南大学的禹东川教授,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的张珽博导也进行专访,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主题聚焦可穿戴跨界应用


本次会议聚焦“从移动到穿戴: IT,健康与时尚“这一主体,深化”穿戴计算,贴身智能“的大众理念,强调可穿戴计算与多学科交叉,学术与产业的结合,突出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创意交互,现场体验等,带领大家经历了一次绚丽多彩的技术和跨界应用的盛宴。

整个活动除了精彩的论坛,Panel discussion, 还穿插了可穿戴时装表演。一队成都美女身着由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的高科技可穿戴服装,飘然来到专家们中间,让参会的代表实际体验可穿戴技术的应用。晚宴上更摆出了T台秀,将可穿戴与时尚的结合进行到底!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同步推出了“智能可穿戴产品与应用展”,展示了可穿戴计算与多学科交叉、学术与产业结合所造就的一系列优秀成果。在可穿戴展区,各界参展团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智能手表、眼镜影院、运动手环、心电测量器等产品,让大家体验到了科技与创意的完美结合,感受了可穿戴计算应用于更多领域的可观前景。

活动内容设计全面精准,突显智能可穿戴的各种跨界应用,充分发挥了智能可穿戴的想象空间。技术层面上,从可穿戴计算与人机交互技术,可穿戴计算的发展趋势,到产品应用,从可穿戴医疗传感系统的发展,先进的纳米功能材料到专利保护,是可穿戴领域深入交流一次里程碑!

崇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崇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此次科技盛会,会议开始的前一天晚上,崇州市领导与会议专家深入座谈,7月26日,崇州市委副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火清与参会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副市长王峻昆参加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市长助理叶志俊作《智慧穿戴、发现崇州》专题报告,介绍了我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情况,提出了“住在崇州,计算四川,服务全球”的美好愿景。收到参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后续请关注我爱方案网对叶志俊市长助理的专访。

会议结束后,崇州市信息化中心陈刚主任和崇州经济开发去管委会,工业招商局副局长文庆亲自带领参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崇州大数据产业园,智慧处理中心(IPC),洋马嘉裕第六洲西南会都项目和街子古镇等。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收获知识,收获友情,对于可穿戴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今后产学研的发展融合以及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Amy Wang, 我爱方案网联合创始人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