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去看见,两款视觉识别方案

发布时间:2017-03-16 阅读量:18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ywen

过去十年,人们前所未有地创造出大量视觉内容——从社交媒体到娱乐和制造业,甚至到那些远离日常生活的绕地球卫星。随着近期认知科技的进步,比如大规模的深层学习和基于语义层面的可视化建模,我们开始加速提高我们洞悉大数据的能力,对机器视觉提出辨别和认知的要求。

本文介绍的两款方案是在这个要求下的产物,通过对大数据的算法分析,实现机器视觉识别。


1、用AI去看见,先进视觉识别模块



本方案采用低功耗处理器+MU OS系统+AI算法+交互引擎 ,嵌入了世界上最小的深度学习识别引,超低功耗( <100mW ),超小尺寸 ( 1元硬币),可通过识别人脸或其他物体,实现跟踪人体、巡线、自动驾驶、跟踪和抓取球型物体、避障功能。

方案详情:http://www.52solution.com/shop/4348.html



2、可识别,可分析收集数据,智能视觉传感器方案



本方案可实现目标识别和跟踪与检测功能,主要面向汽车、工业、安防、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现有应用包括驾驶员行为分析、高级辅助驾驶(车道偏离、前碰撞等)、楼宇客流统计、公交客流统记、智能电梯、灯箱广告、无人机跟拍等。

方案详情:http://www.52solution.com/shop/3540.html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