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汉芯城的盈利秘笈

发布时间:2016-12-23 阅读量:752 来源: 发布人:

“云汉芯城从2011年上线以来,一直聚焦在线服务、坚持效率提升,是因为我们时刻在提醒自己,自我造血是生存竞争的基础,盈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实现盈利对云汉来说只是挑战更高目标的新起点,我们将始终坚持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聚焦‘平台+社区’的发展战略,专注为电子产业提供透明高效的互联网服务。”
——云汉芯城 CEO 刘云锋

“互联网+”思维的推广下,企业级电商市场正在逐渐打造以行业深度垂直为依托的服务和用户体验为主体的新兴互联格局,现在电商平台争夺的主战场,早已从2C端的消费类平台开始迁徙至企业级2B的市场争夺。而在企业级垂直电商平台的发展多种模式中,抓住用户需求和痛点依旧是电商平台不变的本性。

2016年12月初,笔者从云汉芯城CEO刘云锋处获悉,云汉芯城11月份在销售额在再创新高的同时实现了月度盈利,预计2016年云汉芯城全年在线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订单用户数将超过2万,不但再次奠定云汉芯城在电子元器件垂直电商领域的绝对领跑地位,而且也是电子行业首家正式宣告盈利的电商平台。

“迟”来的平台盈利

云汉芯城作为聚焦电子产业的深度垂直平台,在线提供电子元器件、PCB电路板、开发工具等产品的一站式采购及技术支持等服务。自2011年上线,云汉芯城的销售额每年以三倍速度增长:2011年上线当年收入500万元;2016年实现年收入10亿元。尽管每年的收入翻倍增长,过10亿的年收入,但云汉芯城直至今日才公布首度实现月度盈利,就电商平台的本质而言,用5年的时间来实现盈利似乎用时过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今年3月份刘云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坦言,云汉芯城的发展模式早已经过了需要依靠单纯的价格优势去吸引客户的阶段,“只要我愿意,这个月就能盈利,稍微调整下费率就可以了,而我们现在采用的经营策略是为了获得更快的增长”。 对于盈利这件事儿,刘云锋的确有足够的底气。

以行业垂直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云汉芯城的盈利驱动是多元化服务取代比价,聚焦“平台+社区”的基本模式同时多项拓展特色定位,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深入优化系统体验,从大数据角度辅助实现平台变现。

云汉芯城实现盈利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这大概是刘云锋最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在刘云锋自己看来,云汉芯城在行业竞争中并没有秘不可宣的必杀技,更无所谓的超前战略战术,“回顾云汉芯城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电商领域打拼的这五年多的经历,如果一定要说云汉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的话,应该是‘聚焦’,一如既往的坚持聚焦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平台+社区”的发展战略,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化,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秉承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专注于用户服务和客户体验”。

聚焦“平台+社区”电商战略带来的数据红利

作为电商平台而言,平台的用户流量和质量是考核电商运营的基本指标,而平台的销量则是实现平台盈利的重要数据。

云汉芯城有这样一份数据报表:截止至2016年11月份,注册用户数突破20万,月均搜索量(电子物料型号)超过300万,成单用户数超过2万家,月均订单量超过2万笔,成单用户中80%为终端企业用户,云汉芯城自营渠道的在线销售比例接近70%。由此可以看出,云汉芯城已经完全完成了从终端用户到产品渠道的资源整合,就算剥离开社区平台、大数据变现等战略,云汉芯城也已经完全具备了“自我造血”的能力,当然云汉芯城不断自我整合的自营渠道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用户聚焦—整合自营产品线 提高用户黏性

刘云锋自己形容电子工程师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正是云汉芯城“聚焦”战略思想的最好体现。社区平台上线伊始,始终围绕电子工程师在产品研发阶段对样片申请和技术咨询等在线服务的需求,克服各种压力和困难的同时,保持着专业团队的长期投入和资源倾斜,同时不断引入如创客大赛、创客嘉年华、智能硬件大赛等多种的创客方式,吸引吸纳行业用户提高新老用户的黏度,同时还增加如“库存寄售”等具备行业特色的增值业务,为平台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所谓“库存寄售”功能,是云汉芯城可以回收用户的尾单产品进行二次销售,一方面以帮助客户消灭尾单,清理库存盘活资产,另一方便也为平台销售提供了一种新型产品渠道来源。

截止至11月底,云汉芯城社区平台已经吸引了近10万电子工程师成为专业高活用户群;先后获得200多家知名原厂的授权推广和在线合作。仅今年6月以来,云汉芯城就先后与风华高科、艾华电容、罗彻斯特((Rochester)、伊萨电子(ISA)、SiTime等多家知名电子元器件厂商达成签署代理协议,获取官方代理授权,加大原厂支持力度,增加了行业用户粘性,因此云汉芯城在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垂直电商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平台聚焦—自主研发打造开放性、智能型大数据平台

无论是聚焦电子元器件行业还是平台社区,云汉芯城都离不开自主研发的IT系统平台——基于分布式设计理念和SOA体系架构搭建的电子产业智能型大数据平台。通过多年对用户数据的积累和研究,云汉芯城架构的大数据平台可实现自主分析建模、构建客户画像、产品画像和供应商画像等,再依托数据分析结果驱动精准营销和销售运营的闭环进行改进,实现可持续性的根据行业需求变化而快速更迭。

此外,除了自主研发和对系统的不断优化,云汉芯城也在致力于平台系统的开放性建设,持续完善的提供用户端的在线自助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对合作供应商开放越来越多的标准接口和协作服务,从而在提高供应链执行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扩大盈利。

结语:

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此起彼伏离不开平台对产业的聚焦,云汉芯城的盈利正得益于此,这也是垂直电商高呼“深度垂直”的初衷。相较更多的产业互联网,电子元器件行业更贴近前端的发展,特别是身处在全民创业的环境下,更多的企业与个人热衷于颠覆和创新,甚至涉水去跨界整合,但越是在这样的趋势下越应清晰的是:考验企业运营的核心标准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谁都不能偏离商业行为盈利的本质。
相关资讯
全球首发全风冷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中国技术领跑绿色航空新赛道

2025年5月16日,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上正式发布AGS1000型航空发电系统。作为我国首型兆瓦级全风冷、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该产品实现了从材料到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混合电推进领域迈入国际领先梯队。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析这一跨时代产品的战略意义。

艾迈斯欧司朗VCSEL技术革新:高精度3D传感如何赋能工业4.0与智能机器人

2025年5月20日,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正式发布两款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的3D传感核心组件——BIDOS® P3435 Q BELAGO 1.2点斑投射器与BIDOS® P2433 Q/V105Q121A-850泛光投射器。这两款产品通过优化红外激光技术与集成化设计,显著提升了3D传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工业机器人、多模态人脸识别、无人运输系统等场景带来突破性进展。

高通联手英伟达:异构计算如何颠覆AI数据中心?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上,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Cristiano Amon)发表了题为《AI重塑计算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高通在AI PC、数据中心及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安蒙强调,高通正通过“混合AI”架构与定制化硬件创新,推动终端侧与云端协同的智能革命,目标是在全球计算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第五代互连技术登场:NVLink Fusion突破AI算力瓶颈

"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数十年来的首次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在COMPUTEX 2025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揭示了NVLink Fusion技术的战略意义。这项突破性互连技术通过开放NVIDIA AI平台生态系统,使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AI基础设施,标志着异构计算新时代的开启。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专业计算解决方案,加速AI产业化进程

在Computex 2025展会上,英特尔正式推出面向专业计算领域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锐炫Pro B系列GPU、Gaudi 3 AI加速器及AI Assistant Builder开发框架。此次发布的硬件与软件组合,标志着英特尔在AI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致力于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加速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