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6 阅读量:391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andytang
这是今早8:30朋友圈里的一张图片,坐标成都。尘都!
今年冬季,雾霾已经成为朋友圈刷屏的新常态,同时也成为大家出门的首要困扰因素。而在这样的雾霾天里,如何防霾抗霾也成为了雾霾地区消费者的关注焦点,这让人们的眼光瞄准各种抗霾神器,其中防霾口罩以及体积小巧、可随身佩戴的随身空气净化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品。戴上这种口罩就能真的防雾霾吗?
户外防霾乱象:许多神器看似有效,实则无用
虽然目前防霾除霾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内和国际许多公司、环保机构、创业者、消费者、业内人士的关注,人们在室内防霾除霾用品包括净化器、防霾窗纱、防霾口罩等各种形态的产品市场上逐渐多了起来,消费者也有了很多选择,但是在应用范围更广的户外,所能选择的令人满意的产品却非常局限。
许多随身穿戴户外净化器宣称它可驱散佩戴者周边一米内的污染物颗粒,100%去除粉尘和花粉,去除99%的病毒和98%的PM2.5,将人“包裹”在洁净空气里。但事实上,许多户外净化器的颗粒物黑尘容易落在人的皮肤、衣服上,如不及时处理,随着人体运动、空气流动,颗粒还是会被吸入呼吸道。
其次,也有许多空气净化器的滤棉层级低,过滤效果差,单次即可有效去除微米级的污染颗粒非常有限,所以它的效果很有限。
另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厂商推出了许多防霾口罩,包括活性炭口罩。但事实上,雾霾中有颗粒、硫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活性炭口罩虽能吸附一些气体,但一旦饱和就无法再吸附。许多消费者用了之后声称更多是一种心理安慰,因为这种普通口罩并不是完全封闭式的,也没有内部的送风净化机制,有消费者表示带着连汽车尾气啥的都能闻得到,靠这类防霾口罩来抵抗PM2.5效果也非常有限。
另外,车载净化器市场也是鱼龙混杂,所以许多防霾神器看似有效,但实则是无用的装备,更多的只是给人们一种心理安慰。
户外防霾有哪些标准?
之所以目前市场上许多防霾神器更多是无用的装备,其实源于这些厂商对于户外防霾的标准了解不到位,所以其生产的产品跟不上目前的雾霾的实际情况。
前面许多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宣称可以在工作范围内能驱散穿戴者头部周围一米范围的污染物。但实则效果很多颗粒物会落到身上皮肤上,有专业人士质疑,空气是流通的,人也是移动的,这东西处理有害颗粒的速度会比空气流动的速度快?
所以,户外防霾的标准之一是需要能在移动环境下改变风进入口罩的方向,使得吹进来的空气不会直接喷在脸上或身上。
其次是能否真正净化PM2.5以及净化能力的可持续性。这一点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根据新修订的GB/T 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购买时需参考洁净空气量和累计净化量两项核心指标。其中,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技术指标为“洁净空气量”和“累计净化量”,即空气净化器产品的“净化能力”和“净化能力的持续性”。
再次,户外防霾产品是否具备高效的污染物过滤机制与增强净化效果。如何能够更好的防霾,且在运动状态下不气闷是我们所追求的重点。由于目前许多用户外抗霾依然通过戴口罩的方式,但口罩并不能很好的处理气闷,因为口罩不会提供氧气,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呼吸的阻力,呼吸的动力来自膈肌等呼吸肌的运动,也就是说佩戴者需要费更多的力来实现气体交换。由此可看出,戴口罩并不是解决过滤雾霾,保持空气流通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许多空气净化器依然是使用静电吸附技术,但这种技术去除的污染物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
从目前空气净化器的主流产品来看,产品机能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静电吸附技术,另一种是使用HEPA高效过滤纸。例如一台功率相同、适用面积是20㎡的净化器,过滤棉净化率可达到95%以上,而静电技术最高也就只能达到92%,市面上利用静电技术能达到92%如此之高效果的产品,也是凤毛麟角。事实证明使用HEPA高效过滤纸是大势所趋。虽更换滤芯成本较高、但净化能力和净化时间更为强悍。
总的来说,防霾神器的产品设计不仅应该考虑产品质量与设计如何对抗雾霾现状、还需要考虑雾霾标准与用户需求在哪里,才能创新产品形式,落地市场才能真正打开市场。
十面“霾”伏之下,每个人都在为自身的健康与生存环境忧心,“防霾消费热”也折射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重视程度。对于空气净化器等防霾产品来说,技术是根本,如何通过技术匹配市场需求达成防霾标准,也有赖于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方向的不断整合研发,让防霾神器真正转化为用户健康的保障,这是支撑着空气净化器能否在市场中站稳脚步的关键。毕竟人们最终需要的是要让科技产品去改变生活,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安慰。
防霾方案推荐:
1、基于STM32的智能WIFI空气净化器模块 :适用于各类空气净化器远程控制和驱动。方案详情>>
1、 硬件部分:雾化器、加液泵、抽液泵、风机等硬件控制和驱动,LED屏显示设置和远程控制;GPRS通信等。
2、 软件部分:mysql数据库程序、JAVA WEB服务器远程通信程序;
3、 APP手机端:Android 手机APP空调控制软件;实时查看状态、模式、温度和定时情况,可以改变各种设置,开关机等功能。
2、智能空气净化器:方案设计架构简单,成本低,周期快。提供一站式硬件+APP+云一体化方案,最快一个星期产品上市。 方案详情>>
1 智能模式切换,通过大数据识别,自动开启/关闭
2 智能学习:自动感知需要开启空气净化器
3 远程控制,联动其他家居产品
3、BLE美颜口罩方案
此方案物理结构部分有别于市面上的一些产品,采用独特的工业设计方案,在使人佩戴的时候感觉舒服的同时利用内部结构布置的导电板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刺激面部肌肉,起到面部按摩的作用,以达到美颜的功效。内部电子结构采用电池供电,对元器件要求低功耗。导电板通过TI的模拟前端芯片AFE4300与主控相连,主控采用基于TI MSP430 低功耗MCU, 搭载TI CC2541的BLE模块作为无线传输,与手机、平板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手机、平板App实时掌握佩戴时导电板上的弱电流大小及生物曲线并通过App进行实时调节达到个体感觉最舒服的状态。
1、佩戴口罩时利用生物电流对人脸部进行美颜,既卫生健康又满足人们的爱美需求;
2、BLE无线与手机/平板等设备互连,既操作简单又满足人们在使用时的乐趣;
3、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既满足绿色能源的环保要求又使产品外观赏心悦目;
4、为产品后续升级换代预留空间,后续产品升级时搭载PM2.5检测,温湿度检测等功能方便扩充;
为加速智能家居的普及与创新,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贸泽电子重磅推出全新的 “智能家居资源中心”。该中心汇聚海量精选技术资料,为工程师打造下一代自动化与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强力支持。随着智能恒温器、冰箱等物联网设备深入家庭生活,用户对个性化体验、能源效率与安心安全的需求激增。工程师们正面临着融合如三频通讯、Matter协议等前沿技术以构建无缝智能生态系统的挑战。贸泽的资源中心正是为此而生,致力于简化设计流程,将未来互联家庭的愿景变为现实。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浪潮中,高可靠、高性能的车载图像感知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视摄像头作为感知车辆周边环境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驾驶安全与辅助驾驶功能的体验。2025年7月,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Automotive Sensor (AT) Series系列的重要成员——SC326AT。这不仅是一款3MP(300万像素)高性能车规级CMOS图像传感器新品,更是思特威车载系列中首款实现设计、制造到量产全流程国产化的里程碑式产品。它基于思特威自研的CarSens®-XR工艺平台打造,在核心成像性能、环境适应性及系统集成度上均实现显著突破,直指高端环视应用的痛点,为提升智能汽车感知系统的韧性与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国产化支撑。
根据近期知名开发者社区曝光的最新信息显示,苹果正在加速其芯片自研进程,计划推出至少7款尚未对外公开的全新芯片设计。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涵盖了其核心终端产品线,包括应用于未来iPhone的A19系列、下一代Mac的M5系列、新款Apple Watch处理器、第二代5G调制解调器C2,以及一款具备突破性集成设计的通信芯片Proxima。多项证据表明,苹果正加速推进全产品线核心处理器代际更新,深化垂直整合优势。
在现代电子制造业,提升自动化装配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持续追求的目标。通孔元件(THT)在贴装环节往往需要额外的插件工序,相较表面贴装元件(SMD)效率较低。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全球领先的电子元件制造商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 NYSE: VSH)宣布其广受欢迎的AC03-CS系列轴向绕线安全电阻推出创新的WSZ引线版本选件。这一设计革新使得原本需要插件工艺的轴向电阻能够无缝融入标准的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显著缩短装配周期并有效控制整体制造成本。本次升级为汽车电子、工业驱动及智能能源等领域的关键安全电路设计提供了兼具性能与成本效益的全新解决方案。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公司近期以突破行业纪录的薪酬方案招募前苹果公司AI模型研发负责人庞如明(Ruoming Pang),据悉该方案总价值逾2亿美元,包含现金奖励与长期股权激励。此举标志着科技巨头对顶尖AI人才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