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新能源空中列车试“飞”啦 它的“真面目”的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16-11-23 阅读量:112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jiangliu

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试验线21日在中国西南部城市成都成功投入运行。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第三个造出空铁列车的国家,不同的是在成都试运行的新能源空铁不需要高压电设备输送动力,而是将锂电池包代替高压电用于列车的牵引动力,这在世界上属于首创。接下来,我爱方案网带为读者揭开这款列车的“真面目”吧!


以新能源为动力,它是如何工作的?

它的基本原理与地铁、轻轨相似,在设计思维上与地铁则相反,采用悬挂式动力转向架,车厢亦是悬挂式。空中铁路主要由控制中心、运行车辆、动力装置和轨道建设四个部分成。空中列车由电脑自动控制,锂电池为其提供动力。监控和辅助任务由控制中心管理。运行监测、控制车辆在任何时候的位置和状态。


“悬挂”在空中,它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

与传统的地铁、轻轨不同,这款空中列车以“悬挂”的方式运行,因此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据我爱方案网了解到,车辆走行机构始终封闭于箱形轨道梁内部,永远不会发生脱轨事件。列车在空中专线上也不会与其他物体碰撞,充分保障了系统的运营安全。


在不会“掉下来”的前提下,最大的安全风险便是电池用尽了,空铁在空中停摆。那么如果空铁停在空中,乘客如何逃生或者疏散?我爱方案网了解到,团队设计了疏散乘客的方案,比如车厢前后可以开窗,放置5米高的滑梯,乘客可以坐滑梯离开。也可以用简易梯疏散乘客,还可以开另外一辆空铁过来接走被困的乘客。因此大家的安全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啦!

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能源空铁的六大优势

地下有地铁,地上有轻轨,路面变得越来越拥挤,空铁的出现让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形成城市立体交通,以解决繁忙交通的问题。空铁的建设成本低、建设工期短的特点,让它更加适合在二三线城市发展,在这类城市,空铁完全可能成为老百姓出行的主流交通工具。与其他出行方式相比,新能源空铁有以下六大优势:

1.绿色环保低噪音,新能源空铁采用锂电池驱动,无废气排放,无高压输变电设备,车轮采用橡胶包裹,运行噪音极低,对运营周边环境基本无污染;

2.占地少适应性强,新能源空铁通过坚固轻巧的立柱将轨道梁架设于空中,占地面积少,拆迁量小,线路最大坡度10%、最小转弯半径30米,地形适应能力强;

3.投资少工期短,每公里建设成本仅为地铁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采用模块化制造、流程化组装,施工简便,建设周期短,全部工程一年内便可投入运行;

4.运能适中快捷准时,列车最高时速60公里,编组灵活,最大运能可达每小时2万人次;

5.运营安全性高,车辆走行机构始终封闭于箱形轨道梁内部,不会脱轨,列车在空中运行,也不会发生与其它物体相碰撞,充分保障了系统的运营安全;

6.其美观舒适融于自然,新能源空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元素,对列车外观、轨道涂装、车站建筑进行个性化设计,与自然交相辉映,成为一道风景线。

空铁这么好,拿他的出现能否改变城市拥堵的难题,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出行交通工具?对于这一点,我爱方案网认为目前汽车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工具,这使得城市地面交通变得不堪重负,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悬挂于空中的铁路是现代城市立体化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锂电池电量、轨道搭建等因素,空铁将会和汽车、铁路一样,成为众多出行工具的一种。
相关资讯
RSA240电流检测芯片:突破-5V~100V宽压采集的国产解决方案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储能及多节电池管理系统中,高精度电流检测是保障系统安全与能效的核心环节。传统检测方案常受限于共模电压范围窄、抗浪涌能力弱、温漂误差大等痛点。国产RSA240系列电流检测芯片的推出,以**-5V~100V超宽共模输入范围和0.1%级增益精度**,为高压场景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TMR134x磁开关芯片:高精度液位测量的工业级解决方案

在工业4.0浪潮推动下,液位测量作为过程控制的核心环节,其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化工、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的生产安全。传统霍尔传感器受限于功耗高、温漂大、响应慢等瓶颈,难以满足智能设备对实时性与稳定性的严苛要求。多维科技推出的TMR134x磁开关传感器芯片,通过隧道磁阻(TMR)技术突破传统局限,为高精度液位监测提供新一代解决方案。

英飞凌300mm GaN技术实现突破,2025年Q4交付客户样品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其基于300mm(12英寸)晶圆的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量产技术已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生产流程全面步入正轨。根据规划,首批工程样品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交付核心客户,标志着英飞凌成为全球首家在现有大规模制造体系内实现300mm GaN工艺集成的IDM(垂直整合制造)厂商。

AI浪潮推高日本芯片设备销量,2026年有望突破5万亿日元大关

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7月3日发布修订报告,预计2025年度(2025年4月-2026年3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48,634亿日元,同比增长2.0%,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纪录。2024年度销售额同比暴涨29.0%至47,681亿日元,首次突破4万亿日元大关。更关键的是,2026年度销售额预计跃升至53,498亿日元(约合5.3万亿日元),年增10.0%,成为史上首个跨越5万亿日元大关的年度;2027年将进一步增长至55,103亿日元,实现连续第四年创新高。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华为以12%增速重登榜首,补贴政策缩减或成下半年变数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小幅增长1.5%。这一温和回升主要由华为与苹果两大品牌驱动,其中华为以12%的同比增速领跑市场,时隔四年重回季度出货量第一宝座,而vivo则以9%的跌幅成为前五厂商中唯一下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