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电动汽车多久才能扔掉那根碍手的充电线缆呢?

发布时间:2016-10-28 阅读量:1259 来源: 发布人:

你认为电动汽车多久才能扔掉那根碍眼碍手的充电线缆呢?

其实用脚趾头也能想到,目前EV无线充电技术迟迟未能实现商业化的主要原因,终究还是落在了“成本”二字上。

如果你因为目前并不统一的无线充电技术标准,而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有所怀疑的话,可能要笑话你是个“老古董”了。

据高通业务发展和市场营销副总裁Anthony Thompson博士介绍,已经有多家OEM主机厂提出了不同形式的询价。所以车云菌借此推测,面向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市场正逐渐走出低谷,呈现正向发展的势头。

七月底,高通宣布同汽车座椅与电气系统供应商Lear签订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WEVC)许可协议。Lear将在其产品组合中纳入高通Halo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支持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及无线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实现WEVC系统的商用。按照协议条款规定,高通授予Lear开发、制造和提供基于Halo技术的WEVC系统的付费专利许可,高通未来将主要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按照Thompson的描述,这是高通同主要Tier 1供应商签订的首个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授权协议。不过在这之前,高通已经和许多小公司签署了其他类型的技术授权协议。据车云菌了解,高通Halo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已分别授权三家供应商使用:Lear,Ricardo和Brusa Elektronik。

一年前,高通和瑞士公司Brusa Elektronik达成了技术授权协议,而Brusa主要为电动汽车开发高效功率逆变器。据车云菌了解,Brusa是戴姆勒向奔驰S500插电混动系列车型提供无线充电技术选装计划的幕后推动者。如果传言属实的话,这款车型很可能会成为搭载高通Halo无线充电技术的首款量产车型。

竞争依然激烈

据车云菌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除高通外,市面上还存在WiTricity,KAIST,Momentum Dynamics,Evatran四家提供面向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尽管绝大多数公司在EV无线充电技术领域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只有高通和WiTricity已经开始将其技术授权给第三方硬件供应商使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2013年底获得了WiTricity无线充电技术专利使用权,有望成为首家提供无线充电选择(下一代普锐斯插电混动车型)的日系车企。不过考虑到该车型日本国内上市时间延期,一切又都变成了未知数。

尽管目前各家掌握的电动车用无线充电技术各异,但车云菌认为,能够推动和加速车企无线充电技术商用化进程的莫过于「SAE J2954无线充电指南」的发布。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International)今年五月底公开发布了以无线供电(WPT)技术为纯电动及插电混动汽车充电的技术指南——SAE TIR J2954。整个汽车产业将这项指南的发布视为推动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化的关键一步,OEM主机厂,Tier 1供应商等便可加快开发用于EV及PHEV的WPT系统产品。但用于保证与其他公司系统间兼容性的国际标准预计2018年才能发布。SAE希望将包括其在内的框架最终发展成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

支持「SAE J2954 WPT」技术标准化的主机厂和Tier 1供应商名录

既然所有该技术领域的关键玩家都参与了J2954指南的讨论和制定,车云菌认为最终形成的无线充电标准对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因为使用SAE的统一标准保证了不同系统(车上和地面的充电板)之间能够适配使用。假设我的旧车上安装了WiTricity的无线充电系统,而我的新车上则使用的是高通Halo的无线充电技术,那么标准统一的好处在于,无需更换相应的设备,你也能够做到随时随地,想充就充。

不过考虑到明年至少可能有一家车企会推出能够进行无线充电的电动车型,因此一开始很难保证不同公司提供的无线充电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彼此适配。
「SAE TIR J2954指南」如何促成标准统一?

我们都知道,无线方式传输电能主要是通过两个线圈(嵌入地面的发射线圈和置于车内的接收线圈)之间产生的电感耦合进行的。发送线圈内的交流电形成电磁场,处于该磁场辐射范围内的接收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
高通的Thompson也提到,面向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最关键的,是包括连接电网的充电墙盒,地面和车上的充电板,以及车辆控制器在内,缺一不可且亟待标准化的设备。

上面这幅图中的①即为充电墙盒,它主要负责将高频电转换为交流电。随后交流电传输至嵌入地面的充电板②,产生感应磁场,使车内的充电板④中出现感应电流。
因此为了保证电能的正常传输,使用相同或类似
相关资讯
苹果惊曝商业窃密案:63份核心文件被前员工携入OPPO

苹果公司正式起诉前Apple Watch传感器系统华裔架构师Chen Shi,指控其在离职前窃取63份健康传感技术核心文件,携密加入中国手机巨头OPPO

石墨烯龙头富烯科技的独立性难题:技术领先与产业链依赖的双重困境

富烯科技作为中国石墨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从石墨烯制备、改性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在石墨烯导热膜、导电浆料等细分市场,富烯科技的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进入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比亚迪2026款海豹07 DM-i:混动技术再进化,重塑中级轿车市场格局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亚迪汽车2026款海豹07 DM-i的推出,填补了比亚迪在中级混动轿车市场的产品空白。2026款海豹07 DM-i搭载比亚迪第四代DM-i超级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3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

电机控制之硬件过流分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控制中硬件过流分析的原理、检测方法、保护策略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仁勋退路被断!英伟达H20折戟,国产芯片成市场新宠

​ 近日,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特供版AI芯片H20传出停产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作为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的“妥协产物”,H20性能大幅缩水却定价高昂,最终未能赢得中国市场青睐。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全球芯片博弈的复杂态势,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程已实质性堵住了国际巨头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