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无人机的痛点 就算技术再好也很难普及

发布时间:2016-10-28 阅读量:104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说到无人机,也是这两年来兴起的科技产品,无人机到底能做什么用,或许还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这也是无人机为什么市场到现在还比较冷门的原因。

其实无人机的作用还是很多的,使用最多的就是航拍,拍照成了无人机的主流,比如户外玩,海边拍摄,旅游之类的不仅可以拍摄还可以录制视频,尤其是在婚礼上录制视频,这是高大上的玩法目前也越来越多的玩了。最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传输在手机,实时分享,还有人玩烂漫,无人机送钻戒。当然无人机现在也还有很多痛点没有解决,现在使用的也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人群,户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
  

现在的无人机先不说技术怎么样,就在操作上来说,比较复杂,而且还有遥控器之类的,重要的是续航时间不是很长,大部分都飞行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这对于户外的人来说,远远的不够使用的,二十分钟也不好干什么。而且还有遥控器之类的,外出旅游东西本来就很多了,还要提着飞机和遥控器,不少人会说,还是手机拍照方便点。当然,无人机的价格也不便宜,因为技术要绝对的过硬,所以好点的无人机都在四五千,不过目前好点的,有不少无人机都在一千多,两千多,价格也适当降了不少。但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无人机拍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无人飞机外形说大也不是很大,但也不小,携带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去爬上之之类的驴友行动,那要专门的包装,否则就这样放包里,怕弄坏了。原本轻装上阵,结果一个无人机就让一个包满了,那其他的东西往哪里放?这也是很多驴友不愿意携带无人机的一个原因。不过对于专门拍摄风景,尤其是新闻爆料的人来说,无人机倒也非常实用。 
  

前段时间看到一款无人机,据说速度非常快,百米加速3s,最大速度能飞行120公里每小时,直超小轿车,这速度不是一般的快,不过这又有什么用呢?难道速度快,以后会有无人机飞行比赛么?这么快的速度,前方有障碍物能停下来么,到时候飞机估计都要撞坏了,就算有避障功能,惯性也不可能让他停下来,重要的是遥控的距离有那么大么,超出了遥控范围会不会飞机这么操控,这都是问题,个人觉得无人机这样的速度并没什么很大的作用,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毕竟还需要在视线范围之内,否则很容易出问题,航拍嘛,把续航时间和相机像素提升上去,才是硬道理。
  

说到无人机太大,其实小的也有,在京东众筹上发现一个只有巴掌大的安果智能无人机,飞行高度差不多三十米左右,最重要的是小,而且还有专门的收纳包。这对于携带来说,确实方便了不少,直接放在包里,还有一个收纳包保护,不用担心会不会被压坏,这一点或许能博得不少户外爱好者,驴友和普通消费者的欢心。
  

外形小的无人机目前来说也比较少见,像安果智能无人机还有一个优势,因为小,所以飞行速度也不是很快,就算遇上操作不当坠机,也不用担心会摔坏,更不用担心会造成安全隐患。重要的是不需要遥控器,直接用手机控制就可以了,而且拍摄的相片和录制视频可以实时保存在手机上,随时分享,这功能还是很不错的。对于续航也不用担心,可以用移动电源给它充电。小巧,携带方便,续航延长都解决了,至于价格,也不是特别贵,也就一千多。
  
无人机,在2016年的CES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也会成为今年的主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它的出现,会给我们带来不少乐趣,尤其是拍照。虽然说现在无人机还有很多痛点,但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升级,获得消费者的关注也不是不可能,前提的,续航时间,便携,操作,外观,像素之类的都得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没准以后拍照就玩无人机了。还放什么风筝,直接放无人机就好了,还能拍照分享。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