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RK1108发布:IoT智慧视觉已来

发布时间:2016-10-28 阅读量:1205 来源: 发布人:

10月13日,中国芯片厂商瑞芯微Rockchip在香港秋季电子展正式发布“智慧视觉开发平台——RK1108,该芯片内嵌DSP,具有智能图像处理等关键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了高能效智能视觉和图像感知的革命性进化。


瑞芯微RK1108具备强大的开放性和可编程,可为合作伙伴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思路和方向。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安防监控、家用辅助机器人、运动相机、无人机等领域。




官方资料显示RK1108具有五大技术特性:
1、功能强大的DSP:内嵌CEVA XM4视觉处理器DSP,最高可达600MHz。
2、微光夜视成像:专业的图像处理单元。
3、高性能编码器:2K/H.264,高画质低码率。
4、多功能语音处理能力:最多支持8路MIC阵列,支持回声消除、噪声抑制等3A语音算法。
5、高集成、高扩展:支持多Camera sensor输入,HDMI OUT/CVBS OUT/CVBS IN/Audio Codec。

瑞芯微全球副总裁陈锋表示:“嵌入式视觉正在广泛的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包括移动终端、汽车和消费类电子设备。RK1108 IoT开发平台通过内嵌CEVA XM4视觉处理器DSP以及瑞芯微独家图像算法技术(3D降噪、电子稳像、畸变矫正、前车防碰预警、车道偏移预警、人脸检测)、语音算法技术(包括回声消除、单/多麦的噪声抑制、自动增益控制、基于多麦的声源定位),让RK1108在图像与音频表现上更加智能,应用于物联网IoT多终端均表现出色。”

RK1108内嵌的DSP采用了可编程宽矢量架构、定/浮点处理能力、多重同步标量单位,以及一个专门针对计算机视觉处理需求的低功耗指令集,性能强悍。可满足最复杂的图像学和视觉应用的极端处理需求,通过从CPU和GPU卸载这些性能密集任务,高效的DSP降低了整体系统的功耗,同时提供完全的灵活性。

该DSP架构还具有其他多特性,诸如支持最新的深度学习技术,利用CEVA的全面深神经网络 (CDNN2) 软件框架,利用 DSP的计算能力,可创建最低功耗和内存带宽的深度学习解决方案,以提供实时、高效的目标识别与视觉分析功能。

另外,在其音频、视频编码、系统平台方面,RK1108表现可圈可点。音频技术方面,可实现多路MIC阵列、噪声抑制、回声消除、声源定位、主声跟随、智能语音处理能力(MIC阵列的算法),可极大提升监控系统、摄像头、对讲系统、VOIP可视电话等语音质量。视频编码方面,RK1108编解码均可实现2K/H.264画质,配合移动侦测、人脸识别、微光夜视,在汽车安全、无人机、安防、360度运动摄像机等领域,新技术应用获得的效果提升显著。而在开发者关注的系统平台上,RK1108基于Linux OS,支持MiniGui和其他UI、可内嵌WiFi/BT/GPS驱动、支持手机互联 (Android/IOS),这能为开发者提供更友好和深度的二次开发环境。

分析人士认为,多样化平台化的销售策略,促进瑞芯微各类新技术在各个IoT深入,开放性和生态化,也为瑞芯微RK1108构建了坚实的竞争壁垒。瑞芯微近年已发力成功构建多个的生态链,RK1108是其构建物联网IoT生态链大战略的核心。据瑞芯微官方透露,RK1108将于10月底正式量产。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