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了!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北上广”的塞车问题

发布时间:2016-10-27 阅读量:1124 来源: 发布人:

交通混乱、拥堵和事故对于中国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来说,是一个长期顽症,而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有望借助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产业的发展得到解决。



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发布的一份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该产业自2016到2022年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并在2022年形成一个475亿美元(约3170亿人民币)的市场。其中,亚太地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继续扩展,会成为增长的主力。这一领域的应用非常之多,并且都指向如道路安全、交通顺畅以及运输效率这些痛点。



智能交通定价系统(Advanced Transportation Pricing System)可以让每个人的出行更加省时。系统可以根据各地拥堵情况智能调节价格,人们可以合理选择交通方式、交通路线,避免拥堵,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时间成本。智能定价技术在2014年已经形成了一个48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在 2022年会达到 132 亿美元。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s),即汽车界俗称的ESC,是一种辅助驾驶功能, 它能自动对车身的不稳定性进行矫正,有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ESC应用高级的传感技术来判断驾驶者行驶方向的意图,在车辆开始偏离道路时,系统启动干预措施,将车辆引导回正确路线。
报告指出,该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大规模应用,让出行更加安全。此外,特斯拉的自动驾驶(Autopilot)可以看作是ESC的进阶版。而目前Google全自动驾驶的应用,则让我们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此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目前已经应用到国内主要城市的市内交通与许多高速公路上,这一系统可实时报告天气情况,并帮助躲避危险地段、道路施工及事故。

据该报告称,这套系统会在未来几年变得更高效智能,并将继续渗透进交通系统,变得无处不在,其市场规模在 2022 年将达到 184 亿美元。

当然,交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将极大的有利于公交系统。这一产业将以每年约 13% 的速度增长, 并可能在 2022 年之前在一些地区实现全自动化的车辆定位与运行,以及实时乘客信息记录。

这一领域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如西门子、日立、IBM等公司都已在其中有较大投入。
这些技术对我们来说都已不再陌生,而未来几年将是其应用逐步拓展、普及的过程。当智能系统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整个交通的安全性与效率将可能实现质的提升。

相关资讯
第四代Tandem OLED技术突破!LG显示双路布局高端显示器市场

LG Display于6月27日宣布正式启动27英寸OLED显示器面板的全面量产计划,标志着高端显示器市场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该面板基于革命性的第四代Primary RGB Tandem OLED技术,通过红、绿、蓝三原色四层独立堆叠结构,实现1500尼特峰值亮度与280Hz刷新率的卓越性能组合。

美国PC市场2025Q1强劲增长15%,惠普重夺榜首,全年增速或放缓

根据Omdia(原Canalys)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1690万台,同比增长15%。这一超预期增长主要源于厂商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调整的提前备货,导致渠道库存短期内激增。

三星第二代2nm GAA工艺获突破 高通或重返代工合作阵营

三星电子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据产业链报告确认,该公司已完成第二代2nm全环绕栅极(SF2P)技术的基础设计验证,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该节点将首次应用于三星下一代旗舰SoC Exynos 2700的生产,并有望成为其晶圆代工业务重返竞争赛道的核心筹码。

美国芯链缺口显现:台积电亚利桑那晶圆空运台湾封装应对AI热潮

美国雄心勃勃的芯片本土化战略正经历一场现实考验。尽管政策推动与巨额投资不断加码,其芯片供应链距离完全自给自足仍有显著差距。最新的行业动态揭示了一个关键瓶颈:尖端芯片封装能力的缺失。

解析Sensirion新品传感器:±0.2℃精度+可拆卸保护盖技术突破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高精度环境传感技术已成为智能设备的关键核心。全球知名环境传感器制造商Sensirion公司近日通过其全球代理网络正式推出SHT40-AD1P-R2与SHT41-AD1P-R2两款全新数字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突破性防护设计与精度优化,为严苛应用环境树立了全新的性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