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为何是城市交通监控的首选技术?

发布时间:2016-10-21 阅读量:124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RFID是一种先进的信息采集及识别技术,读写设备通过发射无线视频信号读取标签信息,实现对物品状态及属性的快速、精准获取,是物物相通、数据汇聚、应用挖掘的基础。RFID以其识读距离远、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城市交通管理领域。其中,汽车电子标识系统就是RFID在城市交通的典型应用,通过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粘贴汽车电子标识,在城市道路布设读写基站,实时准确的采集车辆信息,从而突破原有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瓶颈,实现车辆身份的精准识别、车辆信息的动态采集、交通信息的海量采集,有效提升车辆管理智能化水平,满足城市交通管理应用需求。
  
实时精准监控城市交通数据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通过RFID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存储在汽车电子标识内的涉车信息,包括车牌号、车辆外观、年检信息、黄绿标信息、车辆行驶位置等。智能交通综合平台依据RFID技术采集到的城市交通数据可以实现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交通信息智能化统计、交通信息挖掘及大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分区域分时段的拥堵收费和拥堵限行等应用,大数据处理后的交通数据可以作为城市交通拥堵预判、交通规划制定的数据支撑。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城市交通系统能够适应多种采集环境,在低可见度、多车道车辆正常车速行驶下仍可准确识别,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使城市交通更加科学化、智能化。
  
及时全面监察涉车环保情况
  
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监察车辆黄绿标信息以及车辆尾气排放情况,实现车辆环保黄绿标信息电子化管理、车辆尾气排放监测、超标车辆区域限行监管等,进而推动城市交通环保管理的数字化进程,强化环保部门对不符合环保标准车辆的监管力度,提高黄标车淘汰率,加强对黄标车禁行、限行违法行为的监察力度,提高黄标车环保、综合性能检验率,有助于营造绿色环保的城市交通环境。
  
精准有效保障城市涉车安全
  
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形成了完善的防克隆、防伪造、防篡改、防非法识读的安全体系,确保机动车和汽车电子标识的唯一对应关系,能够用于假套牌、盗抢车辆等违法车辆查缉布控、车辆行驶轨迹跟踪及回溯、区域交通动态管制等涉车治安管理应用,提升车辆甑别能力,精确打击各类涉车违法犯罪活动。据中兴智联已建成项目反馈,汽车电子标识已协助当地公安机关完成多起涉车案件侦破,有效保障城市车辆安全。
  
优化行业涉车运营管理
  
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可以实现城市出租车等营运车辆资质管理、公交信号优先管理以及路桥费等各类费用的电子化征稽查验。通过读取汽车电子标识内存储的车辆用途信息,交通监管部门可对公交、运营车辆、校车等不同用途的车辆实施针对性的交通运营管理,提升对特殊车辆的管理力度,营造健康有序的城市交通运营环境。同时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可准确查验车辆缴费信息,实现涉车费用的电子化征稽,提升各类涉车费用收缴率。
  
全方位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可实现包括路况信息发布、公共交通信息发布、智能交通信息发布在内的综合性交通信息服务。汽车电子标识通过RFID技术采集到多维度的城市交通数据,经由门户网站、手机端软件等途径以交通资讯以及出行指导形式发布给公众,使出行者能够根据实时准确的路面拥堵状况、路况等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提升公众出行体验,促进城市交通流量合理化分布,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交通通行效率。

推动多行业涉车增值应用
  
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可以同保险、银行等行业共同运营,带动多种涉车行业发展,如拓展加油、保养、维修等小额涉车支付服务、停车场智能化管理、交通强制险等涉车保险的履保查验等,进而提升城市涉车行业的电子化,推动城市涉车经济发展。
  
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中有着多样化的应用,涉及城市交通监管、车辆环保监察、涉车安全保障、车辆行业化管理、公众出行服务以及涉车增值应用等多个方面,够促进城市交通监管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提升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监管力度,推动城市交通安全有序进行,营造公众满意的城市交通氛围,同时还可以促进相关涉车行业的发展。随着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的不断推广,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相关资讯
突破性2kV SiC器件赋能:解码Sunny Central FLEX如何重塑太阳能发电效率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SMA Solar Technology AG推出的模块化平台"Sunny Central FLEX"标志着光伏与储能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该平台通过集成罗姆半导体(ROHM)最新量产的2kV碳化硅(SiC)MOSFET以及赛米控丹佛斯(Semikron Danfoss)的SEMITRANS® 20功率模块,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的高效能量转换。这一技术组合不仅将系统电压提升至1500V DC链路,还通过碳化硅材料的宽禁带特性显著降低了开关损耗,使整体转换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碳化硅衬底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2024-2030)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压、高温和高频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力、光伏储能等领域。尽管2024年全球导电型(N-type)SiC衬底市场营收同比下滑9%至10.4亿美元,但长期增长潜力仍被业界看好,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议题。

功耗直降65%!全球首发医疗激光二极管深度技术解码

2025年5月12日,全球光电技术领军企业艾迈斯欧司朗(SIX:AMS)在中国上海正式发布第四代半导体激光解决方案——PLT5 488HB_EP型蓝绿光激光二极管。这款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深度研发的高性能器件,在488nm关键波长实现300mW突破性输出功率,标志着医用激光技术进入新纪元。据研发团队透露,该产品通过量子阱结构优化和热管理技术创新,将光子转化效率提升至行业顶尖水平,为精准医疗设备的小型化革命提供核心支撑。

英伟达全球调价背后的供应链重构与地缘博弈

近期,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宣布对旗下几乎所有产品线实施价格上调,游戏显卡涨幅达5%-10%,AI GPU涨幅最高达15%。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升级、芯片制造成本飙升以及供应链转移带来的压力。此同时,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持续收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被纳入禁售清单,导致其二季度计提55亿美元损失。本文将从多重维度解析此次涨价潮的深层逻辑,并探讨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贸泽电子首发Wi-Fi 7全场景解决方案,Qorvo射频前端重新定义无线连接

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5月9日正式宣布,面向亚太市场首发Qorvo®全新一代Wi-Fi 7射频前端模块(FEM)产品矩阵。本次发布包含面向移动终端的QM系列与接入设备专用的QPF系列解决方案,标志着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正式进入商用部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