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魔镜大裁员 VR泡沫破灭在即?

发布时间:2016-10-21 阅读量:95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资本市场对VR的关注度,最近降到这几年来最低的程度。前期一些资本已经通过投资的方式,完成了VR项目的卡位。随着整个智能硬件市场投资更加理性,VR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据本站从VR产业链获得的消息,暴风魔镜公司最近启动了一轮裁员。信息称,这次裁员可能会涉及公司一半左右的人员,预计这轮裁员本周能够完成。

暴风魔镜正式成立于2015年初,是暴风集团旗下公司,主要专注于VR内容、硬件领域。2015年年中,冯鑫对外发布了暴风魔镜在VR领域的战略,从内容生产、线下渠道合作、VR孵化器、开放SDK、投资等方面阐述了暴风魔镜之后的发展思路。冯鑫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魔镜2015年要发展210个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扶持100个做全景拍摄的团队,暴风影音提供播放平台,推出商业模式帮助内容方盈利;帮助100个游戏创作单位,初期暴风不收取任何游戏分成;此外,暴风影音将寻找10名创业合伙人,共同做大虚拟现实影像市场。

冯鑫称,2015、2016年两年,暴风在这个项目上的投入会继续大涨,这个VR项目近两三年内都不会实现赚钱。预计前期会投入10亿元左右用于拓展用户群、升级魔镜产品等。对于这种烧钱的状态,暴风方面有预期和准备。冯鑫同时认为,这几年中国很多互联网公司会加入VR业务的争战中。这之后,暴风魔镜连续推出了五、六款VR眼镜产品。

据本站了解,暴风魔镜此次裁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VR市场趋冷

除了资本市场外,零售市场产品出货量最近几个月来也开始下降。本站从深圳几家VR眼镜工厂了解到,年初以来,移动VR眼镜(需配合手机使用)的出货量节节攀升,到今年7月份,整个市场的出货量达到最高,保守估计当月的出货量约为600-700万台左右。而8月份后,出货量开始出现下滑。目前估计整体月出货量最多400-500万台。

从本站获得的资料来看,VR市场变冷后,由于临近感恩节、圣诞节,国外市场的出货量变化并不大,主要萎缩的是国内市场。据称,现在市场中绝大多数的销量都是国外市场贡献的。有厂商对本站透露,目前国内市场月出货量可能已经降到50万台左右。

与VR眼镜出货量一起降低的,还有产品的价格。此前本站曾专门报道过移动VR眼镜的生产及价格情况,由于产业链配套非常齐全,在外界看来技术含量较高的移动VR眼镜,很多厂商都认为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中间就是简单的物料采购和装配。虽然稍有档次点的眼镜出厂价在15-80元人民币左右,但只要敢买,低端8、9元人民币的眼镜也随处可见。

VR一体机是介于移动VR眼镜和专业PC头盔式VR眼镜之间的产品。在4月份时,低端产品的出厂价大约在500元上下,短短半年的时间,已经有厂商出售基于之前MP4或平板方案的头戴“VR”播放器,价格低于200元。带体感功能的低端VR一体机眼镜,也只比播放器贵几十元。

2、魔镜的业务出现问题

由于暴风魔镜进入VR领域较早,前期暴风在VR领域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介入VR市场,移动VR眼镜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魔镜此前推出的几款产品销售情况不如预期。在用户对产品价格非常敏感的阶段,暴风魔镜的产品很难与深圳的山寨产业链做竞争。

有厂商对本站透露,此前,暴风魔镜已经出现过砍单(下单后毁约)的情况。不过,暴风魔镜的相关人士对本站称,这与魔镜最近的产品规划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小M”即将上市,魔镜需要积聚产能,因此削减了旧款产品的订单,这是正常的迭代。

3、巨头入场魔镜平台优势不再

随着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入场,暴风魔镜先入为主的优势已经不再。在优土、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开始发展VR业务后,原先内容合作伙伴开始向这些平台流失,同时也带动了用户的流失。

从之前各厂商的套路来看,一般稍有点规模的厂商都会做自己的开放平台,试图给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务,聚集更多的用户。但据本站了解,这些厂商做的联盟、平台基本没有什么约束力,绝大多数利益相关厂商会加入各种平台,这也导致一旦有更好的平台,就会出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尴尬。

据了解,暴风魔镜已经经过两轮融资,其中2015年4月,融资1000万美元,估值约5000万美元。2016年初,获得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2.3亿元人民币,估值达14.3亿元人民币。据称,此前暴风魔镜已经启动第三轮融资。

如果暴风魔镜此次裁员信息属实,可能预示着整个VR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调整。在低端VR眼镜无法提供更好的体验、高端VR头盔产品消费级市场规模有限、内容还无法快速跟进的情况下,半年多以来快速膨胀的VR泡沫,已经到了将要破裂的边缘。特别是对于部分技术门槛不高或没有“亲爸”的VR创业团队,可能已经要有过冬的准备。

在得到暴风魔镜裁员的传言后,本站联系到暴风魔镜市场部相关人士,其称暴风魔镜最近内部有所调整,但相关运营一切都很正常。

相关资讯
解密伍尔特电子高温LED:PLCC封装实现100℃全彩照明方案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浪潮下,高温环境中的电子照明技术面临严峻挑战。传统LED在温度超过85°C时容易出现性能衰减、颜色漂移及寿命缩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自动化设备、医疗仪器等关键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一痛点,伍尔特电子(Würth Elektronik)通过创新研发,升级了其WL-SFTW SMT全彩高透明LED系列,引入全新RGB LED产品。这些器件将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前所未有的-40°C至+100°C,显著提升了高温工况下的可靠性和色彩稳定性,不仅克服了行业瓶颈,还为工业、户外及特种场景开辟了创新空间。本系列产品的推出,标志着高温LED技术向高端应用迈进的里程碑,满足了对耐热、节能且可变色照明的迫切需求。

华硕高管谈关税不确定性对PC市场的冲击策略

华硕联席CEO许先越近期发表了关于美国对中国台湾地区关税政策影响的评论。他强调,当前美国对台湾关税的税率尚未正式公布,华硕已探讨了多种应对预案,但最终策略调整将取决于税率的具体确定。因此,公司目前采取“观望”态度,暂不进行重大行动。许先越指出,这一不确定性结合汇率波动,使得2023年下半年全球PC市场的走势难以准确预测,公司将密切监控外部环境变化。

重塑格局受阻?中芯收购Imagination GPU部门传闻遭多方否认

近日,一则关于“中芯国际以5.6亿美元收购英国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PU IP部门”的消息在部分自媒体平台流传。传闻称交易已于7月6日公告并获中欧监管部门批准,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经多方核实与权威信息查证,该传闻纯属虚假。

六九冗余架构问世!IBM Power11重新定义企业服务器可靠性标准

2025年7月,IBM正式发布Power11服务器系列,这是该产品线五年来首次架构级革新。据IDC研究显示,全球企业面临AI转型与混合云部署的双重压力,到2028年将新增10亿个逻辑应用。在此背景下,Power11通过颠覆性设计解决了高可用性、AI集成和网络安全的协同难题,为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基座。

8μA精准电量计问世:Nordic nPM1304攻克小电池续航难题

在可穿戴设备小型化的浪潮中,智能戒指、运动传感器等微型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然而,空间与能耗始终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体积受限导致电池容量骤减,精准预测电量成为行业痛点,传统高性能库仑计动辄几十微安的功耗难以负荷。如何破局?Nordic Semiconductor交出了答卷——nPM1304 P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