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紧逼魅族 芯片老大高通也有无奈?

发布时间:2016-10-21 阅读量:120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面对高通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地对魅族起诉,国内似乎一片倒的吐糟魅族,笔者在这里谈谈这件事的另一面。高通如今依然是手机芯片市场的老大,但是它的优势却在不断降低,面对这种市场的无奈,它并没能反思自己在移动通信市场话语权的逐渐减弱,反而是试图如当初一样继续以高姿态压服魅族。

步步紧逼魅族 芯片老大高通也有无奈?

“高通税”横扫全球

在2G时代,高通推出了CDMA技术,不过当时全球各方都不看好这个技术的前景,因此高通不得不独自继续改进这项技术,并不断的申请专利,最终基本上获得了该项技术专利垄断优势。

及后进入3G时代,全球三大移动通信技术WCDMA、CDMA2000、TD-SCDMA均采用CDMA作为核心技术之一,高通在CDMA上的专利优势延续到了3G时代。

凭借这种专利优势地位,高通发明了收取授权费的业务模式,更通过不断诉讼来确立了以整机作为收取专利费计费标准,被称为“高通税”,这是全球所有拥有专利优势的企业中非常罕见的收取专利费的模式。

高通将“高通税”与其芯片业务结合,迅速横扫全球。高通收取专利授权费虽然公开的说法是按整机价格收取大约3.5%的比例,但是有消息认为各个手机企业签署的协议当中收取的专利费比例其实并不一样的,采用高通芯片收取的授权费可能会比采用其竞争对手联发科芯片的费率要低一点。正是凭借这种捆绑专利费的方式,高通迅速击败了其他芯片企业并成为世界霸主,欧洲方面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中其中一点也是针对这个。

高通的专利话语权正被削弱

由于“高通税”的昂贵,中国和欧洲的通信企业备受压迫,双方合作推动4G标准的制定,力图避开高通的专利,推出了以OFDM、SC-FDMA作为核心技术的LTE标准。

高通则希望继续将其拥有垄断专利优势的CDMA技术延续到4G,继续收取“高通税”,推出了原名为CDMA.REV.C的UMB标准希望与LTE标准对抗,不过最终该项标准由于技术缺陷而终止,不过高通还是凭借收购拥有OFMD专利优势的Flarion公司在4G标准上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不过无论如何相比起它在CDMA上拥有的垄断专利优势,OFDM技术的专利要分散的多,而且4G标准的制定权掌握在中国和欧洲手里,双方刻意避开了部分高通的专利,还是得以大幅度削弱高通的专利优势。

高通在提及收取专利费的时候,往往强调2G/3G/4G专利捆绑收费,也正是借助它在2G/3G专利上的垄断性优势来收取高通税。不过,CDMA专利到明年有部分将到期,如此高通的专利效力必然会大幅度削弱,即使它想通过2G/3G/4G专利捆绑收费也必然惹来更多的反弹。

高通与魅族互有需求

高通如今在手机芯片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渐走下破路,今年更因为中国快速崛起的几家手机品牌大量采用联发科芯片导致后者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它。

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外,高通的地位同样受到冲击。全球最大手机企业三星去年没有采用高通的高端芯片骁龙810导致其骁龙8XX芯片出货量同比大跌六成,而三星正在强化自研芯片并在去年底首次推出整合基带的SOC,同时推出了中端芯片Exynos7870等,市调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指三星LSI在LTE基带市场收益份额高达12%位居全球第三。

高通的另一个大客户苹果也在今年推出的iPhone7上引入了Intel的基带,业界估计Intel最高可能获得iPhone7的一半基带订单。

高通在全球市场俱受到打击的情况下自然急上心头。在中国市场,OPPO、vivo、魅族等正是主要采用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品牌,它们也是去年至今表现最出色的中国手机品牌之一。相比起OPPO和vivo,魅族更是最坚定的很少采用高通芯片的企业之一,至今它只是采用高通芯片发布了一款手机,其他手机俱采用三星和联发科芯片。

高通在此时将魅族树为典型,除了希望迫使它及早采用高通芯片外,还有可能是它希望在明年部分CDMA专利到期之前从这里获得大笔专利收入。

其实面对如今的市场环境,高通更应该放低姿态,与中国手机企业友好协商,毕竟它的手机芯片相比起联发科依然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它拥有的专利是中国手机企业走向海外市场重要保障,毕竟中国大多数手机企业都缺乏专利,只是它如今在移动通信市场的专利优势日益减弱它已无法继续保持当初的那种高姿态,即使今天没有魅族,明天也会有另一个企业反抗。


相关资讯
联发科2025年营收逆势增长:AI生态战略驱动未来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分化的关键节点,联发科(MediaTek)于2025年5月公布的财报数据成为市场焦点。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联发科仍以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5.15%、单月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的成绩,展现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韧性及AI领域的战略潜力。本文将从财务表现、技术布局与行业挑战三个维度,剖析联发科的转型逻辑与未来前景。

突破性2kV SiC器件赋能:解码Sunny Central FLEX如何重塑太阳能发电效率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SMA Solar Technology AG推出的模块化平台"Sunny Central FLEX"标志着光伏与储能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该平台通过集成罗姆半导体(ROHM)最新量产的2kV碳化硅(SiC)MOSFET以及赛米控丹佛斯(Semikron Danfoss)的SEMITRANS® 20功率模块,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的高效能量转换。这一技术组合不仅将系统电压提升至1500V DC链路,还通过碳化硅材料的宽禁带特性显著降低了开关损耗,使整体转换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碳化硅衬底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2024-2030)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压、高温和高频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力、光伏储能等领域。尽管2024年全球导电型(N-type)SiC衬底市场营收同比下滑9%至10.4亿美元,但长期增长潜力仍被业界看好,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议题。

功耗直降65%!全球首发医疗激光二极管深度技术解码

2025年5月12日,全球光电技术领军企业艾迈斯欧司朗(SIX:AMS)在中国上海正式发布第四代半导体激光解决方案——PLT5 488HB_EP型蓝绿光激光二极管。这款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深度研发的高性能器件,在488nm关键波长实现300mW突破性输出功率,标志着医用激光技术进入新纪元。据研发团队透露,该产品通过量子阱结构优化和热管理技术创新,将光子转化效率提升至行业顶尖水平,为精准医疗设备的小型化革命提供核心支撑。

英伟达全球调价背后的供应链重构与地缘博弈

近期,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宣布对旗下几乎所有产品线实施价格上调,游戏显卡涨幅达5%-10%,AI GPU涨幅最高达15%。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升级、芯片制造成本飙升以及供应链转移带来的压力。此同时,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持续收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被纳入禁售清单,导致其二季度计提55亿美元损失。本文将从多重维度解析此次涨价潮的深层逻辑,并探讨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