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霸主地位不保 智能手表是否已经过气?

发布时间:2016-10-21 阅读量:12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尽管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度有所“退烧”,但苹果、微软、谷歌、华为等一众厂商仍对该领域未来前景看好。据悉,随着第二代AppleWatch发布后,今年下半年,国内外厂商将进行新一轮抢滩,并聚焦“防水”、运动上。不过,已拥有第一代智能手表或手环的消费者,大多表示升级欲望不大。对于一些运动爱好者,新一代的智能手表尽管在运动功能上较初代强大,而且外形与续航性大大争强,但是否值得投入数千元入手,仍有待观望。
  
智能手表这项智能设备的诞生,与运动、时尚密不可分。在上一代智能手表推出时,绝大部分厂商都强调产品的外形、设计,宣传“时尚”的概念。来到第二波新品潮,厂商们则瞄准了“运动”。确实,当下运动热潮持续,尤其在中国,跑步、健身、游泳、骑行等运动如今成为不少70后、80后的生活方式,每年不同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更是反应了这一潮流。
  
早前9月份苹果秋季发布会上,第二代AppleWatch的运动范儿十足,一方面强调支持防水功能、支持GPS,另一方面与运动品牌合作推特别版。而日前刚发布的荣耀智能手表S1,则支持5ATM防水,也就是说用户可佩戴其游泳。近日被外媒曝光的微软全新的MicrosoftBand3也将支持游泳时佩带。
  
第二代AppleWatch的防水功能可以说得上是黑科技,当用户佩戴游泳后,先点击手表内的“水滴”选项,随后转动手表上的旋转按钮,当手表发出提示音时,便以示其完成“排水”。据技术人士介绍,众多周知,水一直都是IT产品的天敌,尤其是在智能手表上做防水,更是对一家科技公司的考验。
  
除了防水、定制式的运动数据分析和内置GPS外,与运动品牌联手,亦是另一种抓用户眼球的方式。据悉,苹果与Nike合作的首款AppleWatch会在本月底上市。据悉,它与普通款的硬件配置几乎一致,最大的不同是加入了后者众多的元素,例如定制的表带,特有的黄色荧光表面,更内置了专属的App,通过这款App可以显示用户的跑步数据,提供天气状况、跑步历史记录等,也可以与朋友分享。当然,价格也较普通款的贵。
  
有业内人士坦言,这个合作款有“试水”的味道,正如当年的爱马仕款,更多是针对粉丝,或者时尚人士。
  
市场低迷?智能手表更新频率放慢
  
尽管苹果以及部分安卓系厂商已投入更多的技术与功能提升,更携带“运动”概念,准备了新一轮抢滩。但随着资本市场“转身”VR/AR可穿戴设备,以及行业自身的洗牌,智能手表行业从去年底以来陆续遭遇外界质疑。
  
日前,有消息曝出,谷歌原本计划在今年发布的AndroidWear2.0将跳票至明年初。有媒体分析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种信号,意味着连谷歌对智能手表这类可穿戴产品都持观望态度。无独有偶,日前国内智能手表厂商inWatch亦被爆出拖欠员工薪水。尽管苹果在其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AppleWatch销量仅次于瑞士奢侈腕表品牌劳力士。但有分析直指,2016年上半年,由于厂商发布产品较少,智能手表市场遭遇一个低谷期,特别是第二季度出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然而,近日,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公布的2016年最新研究报告似乎为行业打了一支“强心针”。据报告认为,全球智能手表的销量有望在2017年上涨48%,同时预计2016年及2017年的总营收分别将达到115亿美元及175亿美元,平均售价为230美元和262美元。
  
业界专家表示,虽然智能手表可替代性较强以及始终无法独立使用等缺陷存在,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发展空间巨大。不过,对于厂商而言,还需在产品、技术、功能等方面下工夫才能制胜。
  
消费者:第一代产品也能满足使用需要
  
“一方面,是有一批‘尝鲜’的消费者发现智能手表功能未达到自身预期,显得有点失望。另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喜欢智能手表多为男性用户,距离普及二字仍有一段距离”。广州本地一电子产品销售商坦言,“也许是有新产品发布的初期,会比较多客户来询问,但相比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仍非主流设备。
  
相比前两年智能手表刚推出初期的市场热度,近年,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热情显得更为理性。
  
而在国内市场,定价中高端的智能手表同时亦受平价智能手环的冲击。国内不少消费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都不乏兴趣,但是否会花钱去买一款智能手表?“现在不到百元的手环都能基本满足我的需求了。”白领陈小姐表示,将智能手环连接到手机上,通过手机了解自己日常的步数、心率、睡眠情况、消耗的能力……这些已经基本足够,“当然,最重要是价格便宜”。
  
不过,有业内观点却有另一种看法,其认为智能手环无法分析数据,顶多只是一个载体。而随着智能手表功能不断强大,加上消费者需要更多的运动数据分析自身时,相比之下,后者有更大的时间空间。
  
另外,对于已是智能手表的用户,从目前来看,似乎尚未有更多的革新功能令他们有升级换代的欲望。据悉,不少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时,除了初期饶有兴趣地玩各项功能——例如设置个性化表面、安装不同App,但逐渐便变成看时间,像传统手表的使用方式大同小异,以及通过一些运动数据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80后白领vivi是第一代智能手表的用户。她表示,虽然看过新款,功能是有不少提升,但感觉现在的配置已能满足日常使用。
  
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国内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价格接受程度在200~2000元之间。如何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以及说服消费者更新换代,是厂商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手表不能脱离手机独立使用,仍是最大的硬伤。尽管这个观点有点老生常谈,但也确实反映了不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相关资讯
突破性2kV SiC器件赋能:解码Sunny Central FLEX如何重塑太阳能发电效率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SMA Solar Technology AG推出的模块化平台"Sunny Central FLEX"标志着光伏与储能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该平台通过集成罗姆半导体(ROHM)最新量产的2kV碳化硅(SiC)MOSFET以及赛米控丹佛斯(Semikron Danfoss)的SEMITRANS® 20功率模块,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的高效能量转换。这一技术组合不仅将系统电压提升至1500V DC链路,还通过碳化硅材料的宽禁带特性显著降低了开关损耗,使整体转换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碳化硅衬底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2024-2030)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压、高温和高频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力、光伏储能等领域。尽管2024年全球导电型(N-type)SiC衬底市场营收同比下滑9%至10.4亿美元,但长期增长潜力仍被业界看好,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议题。

功耗直降65%!全球首发医疗激光二极管深度技术解码

2025年5月12日,全球光电技术领军企业艾迈斯欧司朗(SIX:AMS)在中国上海正式发布第四代半导体激光解决方案——PLT5 488HB_EP型蓝绿光激光二极管。这款针对生命科学领域深度研发的高性能器件,在488nm关键波长实现300mW突破性输出功率,标志着医用激光技术进入新纪元。据研发团队透露,该产品通过量子阱结构优化和热管理技术创新,将光子转化效率提升至行业顶尖水平,为精准医疗设备的小型化革命提供核心支撑。

英伟达全球调价背后的供应链重构与地缘博弈

近期,全球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宣布对旗下几乎所有产品线实施价格上调,游戏显卡涨幅达5%-10%,AI GPU涨幅最高达15%。这一决策的直接动因是美国关税政策升级、芯片制造成本飙升以及供应链转移带来的压力。此同时,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持续收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芯片被纳入禁售清单,导致其二季度计提55亿美元损失。本文将从多重维度解析此次涨价潮的深层逻辑,并探讨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贸泽电子首发Wi-Fi 7全场景解决方案,Qorvo射频前端重新定义无线连接

全球知名电子元器件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于2025年5月9日正式宣布,面向亚太市场首发Qorvo®全新一代Wi-Fi 7射频前端模块(FEM)产品矩阵。本次发布包含面向移动终端的QM系列与接入设备专用的QPF系列解决方案,标志着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正式进入商用部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