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公司做智能硬件 是蓄谋已久还是昙花一现?

发布时间:2016-10-20 阅读量:9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盈利模式的单一会限制Snap未来的想象空间。Snap的用户群体相对细分,主要锁定于青少年群体。如果仅仅依靠广告盈利,广告客户范围被强制缩小,该模式背后的商业价值很难达到市场预期。因此便不难理解Snap转型的意图,即通过此前积累的用户流量和人气,转型做商品来拓宽其变现渠道。
 
“Snap是一家相机公司。”在Snapchat母公司Snap的领英主页上,其自我介绍首句言简意赅。这个曾以“阅后即焚”功能搅动社交风云、总被外界拿来与Facebook相比较的社交平台,如今似乎对过去的身份并不满意。
 
不仅仅是招聘信息上的自我介绍,近日Snap对外宣布更名、即将推出智能眼镜的消息,也同样证实了其在战略上的调整。“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更广泛产品的名称,同时又不能丢失我们团队与品牌趣味性的特征,于是我们决定将公司新名称定为Snap。”Snap公司首席执行官埃文·斯皮格尔日前在其个人博客上指出。他同时确认,Snap的产品将不仅止于Snapchat,还包括Spectacles智能眼镜及其他产品。
 
从名字到自我介绍再到产品组合的一系列变动,暗合Snap打响美国IPO市场发令枪的背景。据悉,Snap已选择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家投行领衔上市项目,初步上市日期为明年3月,估值为200亿至250亿美元之间。在华尔街只接受盈利或高成长性两种可能的情况下,Snap的布局与扩张不失为增加盈利能力的一步棋子。
 
“IPO需要给投资人一些新的故事,单纯的社交平台概念目前已不够吸引人了,”艾媒咨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另一方面,目前社交平台基本进入寡头时代,单纯的社交平台极易受到诸如Facebook等巨头的直接冲击,生存空间易受到挤压。从这些角度而言,Snap的多元布局是值得肯定的。”
 

新的故事


短短5年时间内,曾经默默无闻的Snapchat,已成长为广受国外青少年欢迎的社交应用。但要踏上IPO之路并走得长远,Snap还需要讲更多故事。
 
过去的Snap主要讲的是用户广告的故事。经过多年积累,Snap旗下Snapchat已拥有1.5亿日活跃用户,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相较于Facebook而言,Snapchat的用户集中在18-24岁的年龄段,更显年轻化。根据comSorce《2015移动应用报告》数据显示,45%的Snapchat用户在18-24岁,Facebook该年龄段用户仅占其用户总数的16%。
 
稳定的用户群构成Snap广告收入的保障。Snapchat平台上的这些“小鲜肉”们的活跃度极高,每天分享个人图片和视频的用户高达60%,因而成为重视年轻用户广告主的掘金地。根据eMarketer判断,2015年收入为6000万美元的Snapchat,2016年广告收入预计将达到3.67亿美元,2017年广告收入则有望入账10亿美元。
 
但仅仅依靠广告,还远远不够。一方面,Snap的强劲对手Facebook不断“抄袭”其新功能,对Snap的围剿步步紧逼,愈演愈烈。除曾推出与Snap功能如出一辙的Poke之外,Facebook还推出与Snap核心功能Stories类似的Slingshot,发力短视频分享;收购MSQRD滤镜,对标Snap最新的换脸滤镜功能。
 
“在发展初期,Snap本身的自拍或阅后即焚模式可以给用户带来一定新鲜感,但如果缺乏后续持续吸引用户之处,在面临Facebook的竞争下很难持续维持用户黏性。”蒋一帆指出。Facebook的竞争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压Snap的生存空间,也将影响Snap的收入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盈利模式的单一会限制Snap未来的想象空间。Snap的用户群体相对细分,主要锁定于青少年群体。如果仅仅依靠广告盈利,广告客户范围被强制缩小,该模式背后的商业价值很难达到市场预期。因此便不难理解Snap转型的意图,即通过此前积累的用户流量和人气,转型做商品来拓宽其变现渠道。目前,Snap公司已宣布将于近期推出第一款硬件产品Spectacles,这是一款拥有无线视频摄像头的太阳镜,可以拍摄视频并通过Snapchat分享给好友。
 

软硬之路


为筹备企业IPO而从软件跨界到硬件的公司,并非仅仅只有Snapchat,最近的例子便是今年8月底递交上市申请的美图公司。
 
美图公司依靠图片美化软件“美图秀秀”起家,随后推出美颜相机、美妆相机等常年在中国区App Store霸占榜首位置的摄影录像应用。根据美图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图移动端产品全球覆盖设备数已经超过10亿台,用户数过百万的国家和地区达18个。截至2016年6月,美图美颜自拍线产品(美颜相机、美妆相机、潮自拍、BeautyPlus)全球总用户数达7.24亿,成为移动修图类工具的绝对霸主。
 
尽管如此,这些王牌APP在过去并未给美图带来可观的收入。根据美图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自2013年至2016年6月,其以互联网广告为主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40.3%、12.2%、10.1%及4.9%。
 
相比之下,倒是2013年刚刚开始推出的美图手机表现卓著,在历年整体收入中的占比节节攀升,2016年上半年高达95.1%。这也带动美图公司整体收入的逐年上升,从2013年的8587万一跃至2014年的4.88亿元,再到2016年上半年便收账5.85亿元。
 
这便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进军硬件对Snap的诱惑所在。“只要资金充裕,硬件制造几乎没有太多门槛。”一位国内智能硬件从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而硬件的利润是看得见的”。
 
但也并非所有软件公司都适合杀入硬件领域。“这种转型路径适合软件与硬件功能联系比较紧密的公司,”蒋一帆指出,“软硬件功能高度结合,能够使用户自然产生品牌联想,从而便于企业发挥此前在软件领域积累的知名度。”例如,Snap此前虽定位为社交平台,但在该平台上衍生出拍照、修图等功能,因而向智能相机的延伸更容易被原有用户群所接受。美图手机被其用户的成功接受,便得益于此。
 
此外,蒋一帆强调,互联网公司从软件业务向硬件业务延伸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硬件技术较为成熟的行业,从而能够控制技术迁移的风险及成本。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