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监测小助手:神奇的汗液传感器

发布时间:2016-10-14 阅读量:108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不久前,美国工程人员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集成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汗水中持续、无害地监测多种生化物。这项新科技打开了可穿戴设备的大门,当使用者出现类似疲劳过度、脱水、身体温度过高等健康问题时,它就会立即发出警报。


汗液传感器


新型可穿传感器可以从汗液中揭示什么?加州大学的工程师们给出了结果。
  
准确地来说,这个“灵敏传感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皮肤的温度,测算汗水里的代谢物和电解质,并将数据实时同步到智能手机上。尽管在过去十年中,有不少健康监测系统已经出现在消费者的电子设备上,但研究人员表示,这个在《自然》杂志上亮相的新设备,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电子集成系统。
  
来自加州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阿里·捷维(Ali Javey)是这个项目的首席研究员,他说:“人类的汗水包含丰富的生理信息,这为‘无害可穿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别具吸引力的测试品。然而,出汗过程是复杂的,并且需要从多方面提取出与皮肤有关的有效信息。所以我们研发出一种全电子集成系统,它能在同一时间内,有选择地测算多种汗液分析物,而且能把分析数据无线传送到智能手机中。我们的工作为‘以汗液为基础的健康监测’开启了一个新的科技平台。”
  
为了设计和开发这个“汗液传感系统”,捷维和他的团队专门咨询了运动生理学家、加州大学综合生物学教授乔治·布洛克斯(George Brooks)。布洛克斯表示,他被捷维的研究团队所设计的传感器所深深吸引。
  
作为这项研究的合作者,他觉得制作一个可穿的汗液传感器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这个新设备所测算的代谢产物和电解质,对于个人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在无伤害的科技下,终有一日我们无需再挨一针一刀,就能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如何。”他这样说道。
  
从研究团队所制作的样本可以看到,在一个柔性电路板中有五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测算代谢物的葡萄糖和乳酸、电解质的钠和钾、以及皮肤温度。而集成系统则能够让研究者通过测量皮肤温度,实时地校准和配合其他传感器的读取情况,因为葡萄糖和乳酸传感器的反应非常受温度影响。
  
与传感器相邻的,是用现成硅胶原件制成的无线传送电路板。研究人员使用了超过10个集成电路芯片,来负责传感器测算、信号增强、体温变化适应及数据的无线传送。此外,他们还制作了专门的app(手机软件),将传感器的数据同步到手机,并连接到智能手环和头带上。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设备分发给进行各种室内外运动的志愿者们,研究目标踩单车或户外跑步,测试时间从几分钟到长达一小时不等。通过一系列测试,他们希望今后能够把所有电路功能整合到单独一块芯片上,这样便能缩小设备的体积,一次也可以测算出更多结果。
 
布洛克斯认为这个“传感器”充满潜力,未来或可运用在排汗以外的测算。他说:“既然这种‘可穿无害科技’能很好地应用在运动员身上,那么也有可能有更多的科技应用,比如说测量人们日常健康中至关重要的代谢物和电解质级别,或者为受伤或生病的人测量其他体液。”
  
首席研究员捷维则表示,他们的长远目标是,把这个设备运用到医学应用研究中。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