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扬长避短,计划用CPU来做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6-09-30 阅读量:22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Intel声称,目前全世界有97%支持机器学习的服务器都是采用Xeon/Xeon Phi芯片,但这些服务器占据全球服务器的比例不到10%;不过Intel也表示,机器学习是成长速度最快的AI应用,因此该公司准备好以Nervana的Engine芯片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找回因GPU竞争而流失的市占率。

Intel在高性能运算(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HPC)市场居主导地位,Nvidia则以其复杂GPU在深度学习领域有大幅进展;而Nervana Systems的GPU则是以兼容于Nvidia的Cuda软件与自家Neon云端服务在市场获得关注。

Intel收购Nervana的目标在于取得其预计2017年问世的深度学习加速器芯片,如果该芯片的性能表现如预期,Intel的深度学习加速器硬件开发板可望超越Nvidia的GPU开发板,同时收购自Nervana的Neon云端服务之性能表现也将超越Nvidia的Cuda软件。

“通过这次并购,Intel给了Nvidia一记重击,”市场研究机构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深度学习暨高性能运算资深分析师Karl Freund接受EE Times访问时表示:“但这是进军一个成长非常快速的市场之合理策略。”

Freund进一步解释:“GPU是训练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一个热门方法,Nvidia在该领域是领导厂商;Intel则有自己的多核心Xeon/ Xeon Phi处理器,以及收购自Altera的FPGA,却没有GPU。收购Nervana是以一个非复制通用GPU策略进军深度学习市场的方法,也就是透过提供为神经网络量身打造的特制处理器。”

Nervana指令周期号称可达每秒8 terabit的Engine芯片,是一款以硅中介层(silicon-interposer)为基础的多芯片模块,配备terabyte等级的3D内存,环绕着3D花托状架构(torus fabric)、采用低精度浮点运算单元(FPU)的链接神经元;因此Freund指出,该芯片与竞争通用GPU相较,能以更小的尺寸支持每秒更多次数的深度学习运算。

英特尔扬长避短,计划用CPU来做人工智能?
Nervana 的Engine芯片架构

Freund表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能摆脱通用GPU在理论上过度夸大的较低精度运算;虽然Nervana的芯片要到明年才问世、因此目前并没有公布任何性能量测基准数据,但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量身打造的特殊应用芯片,性能应该会超越在通用GPU的相同算法。”

Intel声称,目前全世界有97%支持机器学习的服务器都是采用Xeon/Xeon Phi芯片,但这些服务器占据全球服务器的比例不到10%;不过Intel也表示,机器学习是成长速度最快的AI应用,因此该公司准备好以Nervana的Engine芯片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找回因GPU竞争而流失的市占率。

针对Nervana的收购,Intel执行副总裁暨数据中心事业群总经理Diane Bryant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转变商业运作以及人们参与世界的模式,而它的子集──深度学习,是扩展AI领域的关键方法。

据了解,Intel将把Nervana的算法纳入Math Kernel Library,以与其产业标准架构整合;此外收购Nervana将让Intel取得Neon云端服务,因此为旗下的云端服务增加支持Nvidia深度学习技术的产品。

Freund表示,Nvidia若要维持竞争力,可能也需要以低精度特制深度学习处理器来响应Intel+Nervana。目前Nervana的团队有48位工程师与管理阶层,将归入Bryant负责的Intel数据中心事业群(Data Center Group)。


相关资讯
500Wh/kg凝聚态电池破局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试飞4吨级验证机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