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2 阅读量:1415 来源: 发布人:
这就是物联网世界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并非遥不可及。下面的数据和解析将会告诉你,一个物联网的时代正在向你走来。
物联网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1990年,施乐公司发明的网络可乐贩售机拉开了人类追梦物联网的序幕,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技术时,提出了在计算机互联网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也即IoT)的设想,物联网的概念由此正式诞生。
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新一波信息产业浪潮。在这股浪潮下,人们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小到手表、钥匙,大到汽车、楼房,只要嵌入一个微型感应芯片,把它变得智能化,它就可以“自动开口说话”。因此简单来讲,物联网能够充当人与物、物与物间沟通的枢纽。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下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与其他概念不同,物联网开始火热是始于政府方面的推动。在2012年的时候,工信部就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培养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之前广泛讨论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2015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有人预测,如果物联网全部构成,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通信业务。如今,在物联网产业还没形成大规模商业的阶段,产业利润的获取主要集中在设备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同时网络运营商、平台供应商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
更科学的数据来自于权威调研机构IDC的测算,IDC预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有望影响的下游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美元,超过250亿台系统/装置联网,而同时使用因特网的用户总数达44亿人。与此同时,麦肯锡2015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则指出,全球物联网有望渗透的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以前成长达到3.9-11.1万亿美元,达到约11%的全球经济占有率,并与城市管理、生产制造、家庭事务、汽车驾驶、能源环保、物流运输、工作办公、消费结算、个人健康等重要领域结合形成9个千亿级规模以上的细分市场。
物联网布局概况
单从网络层次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而从产业链角度看,与当前的通信网络产业链类似,不同点在于上游新增了RFID和传感器,下游新增了物联网运营商。
作为上游的另一部分,RFID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部分,主要在感知层。
当前,微软、IBM、谷歌、惠普、思科等纷纷加入物联网市场,国内阿里、美的、海尔、格力、思必驰等也加快布局物联网。
中国物联网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国物联网逐渐形成了“云+网+端”的新模式,以“数据驱动”为用户主动、无感、精准提供“所需即所得”个性化服务催生了众多商机。互联网时代,人主动搜索数据;物联网时代,人想要的数据会自主找到人,这就是物联网的魅力。在实践中,物联网必然会产生大量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就成了物联网系统的一个自然延伸。同时,大数据业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国务院也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如何处理大数据、大数据发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
中国物联网各层面技术成熟度不同,传感器技术是攻关重点,而其也是物联网建设的底层基石。消费电子、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机器人、生物医疗等物联网领域应用创新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中国本土半导体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2015年8月,物联网平台创业公司机智云(杰升科技)宣布,获得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这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国内物联网云服务行业最大一笔融资。
面对物联网,需要各行各业动起来。其中便需要有完整解决方案:数据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和数据展现。
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几大优势:
第一,我国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第二,在世界传感网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专利拥有量高;
第三,我国是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
第四,我国无线通信网络和宽带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
第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发展。
寻找突破打造物联网生态:未来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各个领域
家电行业借力物联网技术,已经率先开展拓展价值空间并改善产品服务的模式探索,进军智能家居。2014年3月美的与阿里巴巴宣布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阿里巴巴和美的宣布,今后将开放相关协议标准,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标准API接口,形成一个开放的智能物联网平台,未来将可支持更多类型设备的接入。
我爱方案网小编留意到,众多新兴的技术如无人机、VR/AR都可参与到物联网的生态领域中。例如无人机已经被用于农业和建筑业等,一些农场已经使用无人机来监测作物健康,而建筑业则使用无人机检查建筑质量及进度;而VR/AR也已应用到城市规划、医疗领域。
2025年7月18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正式在浙江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拟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德恒和容诚。根据计划,中信证券将于2025年10月对宇树科技进行上市条件评估,并协助其提交IPO申请文件。若顺利上市,宇树科技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近日,日本半导体新创企业Rapidus宣布,其位于北海道的IIM-1晶圆厂已启动2nm制程的测试晶圆生产,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量产。这一进展标志着日本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台积电2nm制程技术将按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由于苹果、AMD、英特尔等首批客户订单需求强劲,加上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厂商后续跟进,台积电2nm产能供不应求。为此,台积电计划大幅提升产能,目标在2025年将月产能从今年底的4万片提升至10万片,增幅高达1.5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