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寡头垄断智能语音市场 中小企业如何破局?

发布时间:2016-08-23 阅读量:404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前不久,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发布了《2015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提及:2015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61.2亿美元,并且保持高速增长趋势,而这其中超80%语音资源仅掌握在五家企业手中。由于智能语音行业壁垒过高,这种垄断格局还将持续下去。面对语音市场的蓝海,中小企业如何打破壁垒,异军突起? 
 
智能语音产业

图一:2011-2017年全球以及国内智能语音企业市场份额
 
智能语音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大小企业纷纷布局
 
进入到智能操作系统时代,手机、平板、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不断出现,各种业务、软件、应用也迅速普及,作为人工智能最自然的交互方式,语音识别功能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种产品当中,加之于语音技术的成熟与突破,语音交互迎来了春天般的新时代机遇。
 
据白皮书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61.2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34.2%。其中,中国智能语音产业规模达到40.3亿元,较2014年增长41.0%,远高于全球语音产业增长速度。预计到2017年,中国语音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00.7亿元。
 
智能语音产业

图二:2011-2017年全球以及国内智能语音产业规模
 
在语音技术与市场的推动下,大小企业纷纷布局。以苹果、三星、创维、长虹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厂商和以谷歌、百度、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产品,为智能市场打前站。而像轻生活科技、丁一科技、狗尾巴草科技等新兴企业凭借自身创新技术亦纷纷加入战局,语音市场好不热闹。
 
语音识别行业壁垒太高 奠定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作为技术先导型的新兴产业,智能语音产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特点和很高的行业壁垒,包括核心技术壁垒、行业应用壁垒以及语音资源壁垒三大方面。技术领先型企业占据行业市场先机后,通过数据积累在后续竞争中表现出更大的应用优势,以树立后来着短期内难以赶超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市场垄断的格局。
 
智能语音核心技术壁垒

图三:三大语音识别行业壁垒
 
行业巨头大行其道,中小企业如何破局?
 
语音市场的垄断,导致语音这块蛋糕虽大,能够分到的人却不多。数千家中小企业只能在智能语音这片蓝海里争一席之地,激烈的竞争环境又不得不逼中小企业相互厮杀,展创意、比价格、拼性能,然而由于资金链以及销售渠道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在这种局面下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比于大公司,中小企业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以及产品更新迭代迅速的环境里,一般公司不可能做到集技术、产品、销售于一体,中小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必须学会扬长避短”在前不久的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上,我爱方案网CEO刘杰博士表示,“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是中小企业的最大优势,把握住核心技术,做到垂直领域的小而精是中小企业能够发展的关键,因此确定好什么事情自己做,什么事情外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快包助力行业对接 提供从产品变现到销售渠道拓展一条龙服务
 
由于资源受限,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服务商进行外包合作,具体体现在产品外包对接难、选择难、评估难三方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值得信任第三方平台,汇集海量的技术团队和资源,能够根据中小企业的需求,从资源库中自动进行匹配,筛选出你需要的团队或者个人,助力企业完成技术突破、创意变现或者产品销售。
 
国内领先的智能产品众包服务平台——快包,就是这样的一个第三方平台,平台汇集百万工程师资源,1500+的外包服务需求以及500+的外包服务成交量,拥有丰富的行业对接服务经验,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完成创意到产品的落地问题。
 
同时,平台的设计方案搜索引擎——方案超市可以展示这些成熟可量产方案产品,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发现合作商机,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中小企业从创意到成品生产再到销售渠道扩展的战略发展目标,助力中小企业突破核心技术、行业应用、语音资源三大壁垒,在语音市场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相关资讯
全球车企竞逐中国芯片市场 恩智浦本土化战略全面升级

2025年7月2日,恩智浦在大连举办的“汽车领导力媒体开放日”宣布中国战略升级,通过成立独立事业部、强化本土研发、构建区域供应链三大路径深化“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战略,应对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格局重构。

苹果AI核心负责人加盟Meta,基础模型团队面临人才流失危机

据多方信源证实,苹果公司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Ruoming Pang已确认离职,将加入Meta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苹果推进自研人工智能技术以来遭遇的最重大人才流失,凸显科技巨头在AI顶尖人才争夺战中的激烈态势。

艾为超小封装LDO突破毫米级极限,重塑智能终端电源设计格局

在智能手机、AR眼镜、笔记本电脑加速向轻薄化、高集成度演进的浪潮下,PCB板上的毫米级空间已成为稀缺资源。据行业数据统计,主流消费电子产品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每年需提升8%-12%,而电源管理芯片的封装尺寸直接制约着整机设计。艾为电子作为电源管理IC创新者,推出全球领先的FOWLP封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以0.645mm×0.645mm的突破性尺寸,为行业提供空间优化新范式。

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持续供不应求 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前景获机构上调

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期,其中NVIDIA的先进图形处理器(GPU)系列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根据Wedbush证券公司近期发布的供应链调查报告,NVIDIA的B200/GB200 GPU产品线正面临显著的供应缺口,尽管公司已持续提升产能以缓解压力。分析师Matt Bryson和Antoine Legault在报告中指出,这一短缺现象突显了NVIDIA在多个季度内维持强劲增长动能的潜力,预计客户需求将持续超出预期水平。

乐鑫科技2025H1业绩预增:物联网芯片龙头盈利跳涨,新兴场景驱动高增长

7月7日,物联网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龙头企业乐鑫科技(68801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多项核心财务指标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显著超出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