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首创!能够实现电压骤降的DC/DC转换器IC技术

发布时间:2016-05-5 阅读量:83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年来,随着节能意识的高涨,几乎所有领域都在致力于降低功率转换损耗。在汽车领域,燃油效率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的12V电源系统、搭载考虑到安全性的48V电源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备受关注,要想实现这种电压的骤降从目前的技术考虑是相当有难度的。然而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开创了这个先例,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知道,要驱动一般的车载用MCU和控制系统,需要可从48V直接降压到3.3V或5V的高降压比电源IC,而这种电源IC又不存在,因此只能生成12V等中间电压通过二段式降压来解决。而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对无线电频段的影响,又要求2MHz以上的高频工作。

要想满足这种"高输入、低输出、高频工作"的市场需求,需要缩短开关导通时间,但按以往的方法则容易受噪音干扰,这使开关导通时间的最短化陷入困境。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开创了在汽车和工业设备等领域需求日益高涨的、可从48V等高输入电压直接降到3.3V或5V等低电压的DC/DC转换器IC技术。该技术内置高耐压MOSFET并实现高达80V的耐压,同时利用ROHM独有的脉冲控制技术实现了业界最短的开关导通时间20ns。由此,可实现使用2MHz固定开关频率、从48V稳定降压到3.3V的电源系统。

通过大幅提高降压比,不仅不再需要二次电源IC等的中间转换,而且还可轻松实现电流模式控制的相位补偿,非常有助于各种应用的高效化、小型化并减轻设计负担。

业界最短开关导通时间,有助于高效率、小型化并减轻设计负担

 业界首创!能够实现电压骤降的DC/DC转换器IC技术

<特点>

业界首创!能够实现电压骤降的DC/DC转换器IC技术

 
1. 实现业界最短开关导通时间,可稳定降低电压

此次,通过发挥在短时间内控制脉冲的ROHM独有的技术优势,成功实现了仅为以往产品1/6的业界最短开关导通时间20ns。由此,可从电源系统的48V稳定输出驱动各功能所需的3.3V。另外,驱动频率固定在无线电AM频段1.84MHz(MAX)的范围之外即2MHz,无需担心频率干涉问题。

 业界首创!能够实现电压骤降的DC/DC转换器IC技术

2. 电流模式控制,轻松实现相位补偿

DC/DC转换器这类开关电源,具有反馈控制电路,为防止异常振荡,必须进行相位补偿。电流模式控制可轻松设置相位补偿,但是存在开关导通时间变短、控制本身变难的问题。本IC采用可通过窄脉冲宽度控制电流的电流模式控制,因此,可轻松实现相位补偿,有助于减轻配套产品的设计负担。仅用2个元件即可在广泛的输入电压范围实现稳定工作。

 业界首创!能够实现电压骤降的DC/DC转换器IC技术

3. 输入电压范围更宽,支持的应用范围更广

通过采用ROHM产的高耐压MOSFET,成功将输入电压范围扩大到12〜65V,达以往产品的约4.6倍。因此,可支持从车载到工业设备的广泛应用领域。

4. 采用散热性优异的小型封装

一直以来,提高耐压会带来散热问题,使小型化步履维艰。但是,VQFN24SV4040为背面散热结构,因此可采用4.0 x 4.0 x 1.0mm封装,与以往产品相比,实现了54%的小型化。

5. 搭载各种保护功能,确保安全性

与以往产品同样搭载以下保护功能,可安全地驱动IC。

•支持AEC-Q100标准
•过电流保护功能
•低输入误动作防止功能
•高输入误动作防止功能
•输出过电压保护功能
•温度保护功能
•负载短路保护功能

 

相关资讯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