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比Kindle(售价499元)、Kindle Paperwhite(958)甚至是Kindle Voyage(1999),Kindle Oasis的2399元售价明显偏高。电子书本来就是小众化市场消费,花了将近24张毛爷爷来消费这个功能单一的电子产品,值得吗?我们从Kindle Oasis的看点和使用体验聊起。
上周,Amazon正式发布了一款全新的电子阅读器—Kindle Oasis(Kindle 绿洲)。在发布之前这款新品的参数已经被天猫这位猪队友曝光得差不多了。不过电子阅览器不是潮流智能硬件,影响也不大,小编作为电子阅览器的爱好者,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新出的电子书有什么特别之处。
先上kindle前几代产品的配置对比图,以供参考
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Kindle Oasis 的几大关键看点:
1. 最薄处只相当于两个硬币的高度,甚至比 iPhone 6s Plus 还要短上几厘米
Kindle Oasis 有别于 Kindle 现有的任何机型,是史上最轻薄的 Kindle 阅读器,机身最薄处仅有 3.4 毫米,设备重量仅约 131 克,比其它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平均薄 30%、轻20%,长度上甚至比 iPhone 6s Plus 还要短上几厘米。
2. 非对称设计的奇葩外形,实际上是为了符合人体工学
Kindle Oasis 的流线型手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一侧厚,一侧薄,将机身重心转移到掌心,厚的一侧就像一本书的书脊,单手握在手里就像拿着一本翻开的书一样。手握的一侧有机身按钮,轻触显示屏或按压机身按钮,就可以进行翻页。Kindle Oasis 内置重力感应,无论你选择左手或右手握持,Kindle Oasis 屏幕都可以 180 度自动旋转。方便左右手交换使用,喜欢侧卧看书的也可以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3.电子墨水屏分辨率高达. 300 ppi
电子墨水屏的护眼性能一直是电子阅读器引以为傲的优点,这一点同样体现在Kindle Oasis ,Kindle Oasis 采用超高分辨率的 300 ppi 电子墨水屏,而且使用的全新设计的内置阅读灯,增加了60%的 LED 光源数量,配合防反光的屏幕表面的纹路可以有效提高屏幕显示的均匀性和亮度范围。与普通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屏幕不同,Kindle Oasis 的阅读灯前置,避免光线直接射入眼睛,可以降低眼部疲劳感。
4. 一个电池不够?上俩!双电池设计,续航能力长达数月
Kindle 内置电池与充电保护套构成的双电池系统,有效增强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时,双电池系统同时充电,非充电时,充电保护套可给内置电池充电。如果每天阅读半个小时,在无线连接关闭的情况下,即使将阅读灯的亮度设置为 “10”,一次充电也可持续工作数月。电池续航时间会根据灯光亮度和无线连接使用而不同。
5.有逼格的彩色的皮质充电保护套
Kindle Oasis 自带可拆卸的皮质充电保护套,有斯诺克黑、波尔多红和羊皮卷棕三款颜色可供选择,翻开或合上即可让设备启动或待机。皮套发挥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充当电池系统,加上原本内置的电池,双电池结构让Kindle Oasis的续航远远优于kindle前几代产品。
这些关键看点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呢?
1、单手持握感好
小编原本手上只有一台入门版的kindle,190克的裸机称不上重,但是131克的Kindle Oasis一上手,就感觉这也太轻了!而且厚度主要是在掌心这一块,握感比较好,单手握持很舒服。Kindle Oasis是一眼看上去非常奇葩的非平面设计, 放包内软外壳的话,更容易压弯,况且它本身还薄!采用的塑料外壳,抗打击不够。
2、翻页稳定,屏幕切换有进步,但不够理想
相对于握持,翻页是看书频次最高的一个动作。体验过 Kindle 第三代翻页按键后,无论是 Paperwhite 的触屏翻页还是 Voyage 的按压翻页,虽然能够接受,但总少了一些畅快的感觉,准确地说,是一种翻页上的不确定感。
现在,新一代的Kindle Oasis 把这种畅快还回来了。Kindle Oasis 两个凸出的按键力回馈非常干脆。只是由于芯片进步不大,屏幕切换还打不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3、中立感应灵敏,操作手势有点怪
由于配备了重力感应,颠倒机身,屏幕翻转,左撇子就能直接上手。唯一的不便是如果你手累了想换只手拿,转体 180 度这个动作确实也有点怪。
总的来说,相对于前代Kindle Voyage,Kindle Oasis是优点和缺点都不是太明显的产品,电子阅读器,从来就不像手机,需要经常更新换代,保持硬件跟得上大环境。只需要保持稳定。保证电量,保证书籍排版精美,就足够了。
做得越薄,用户的钱包就越瘦,所以Kindle Oasis不会是纠结于价格的广大消费者的选择,而是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的土豪设备。
推荐阅读:
【芯片PK场】“触摸”智能方案,按键芯片哪家强?
CITE2016特写:科技温暖生活
正确认识无人机的“眼睛”——无人机图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