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智能硬件开发者创客大会上,我爱快包举行了开发者与投资人对接的专场活动——春融行动,在春融行动中,我爱快包请来了投资专家孙昕和创客们分享在众多的智能硬件创新项目中,具有什么特质的项目才能脱颖而出,打动市场,打动投资人。以下为根据现场演讲整理的文稿。
在投资领域,我们也见过了很多的投资项目,智能硬件的项目如何脱引而出呢?投资专家孙昕将一些所得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孙先生将自己的积累的经验用两点概括了出来。
一、典型场景,典型应用:产品的价值
在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星爷引述过一句话叫:典型人物,典型性格。这句话有什么用呢?当每一位进入到智能硬件行业创业,寻找行业方向的时候,创客们要谨记引申的这句话,叫:典型场景,典型应用。
在硬件产业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它并不是完全由需求来驱动的产业,很多情况下,它是由硬件的上游厂商,甚至更上游的如芯片厂商这些来主导了这些产业的发展。我们在60年代就可以登月了,那时候的CPU比现在慢一百万倍甚至一千万倍,反而现在的CPU没有更突破的发展,这说明我们的硬件发展已经过度,导致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硬件产业是由上游驱动的。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看到一些芯片,一些方案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他们的功能非常齐全,基本上我们想要的功能它全部都有,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小心,因为其中有些功能是根本用不上的。以智能手机为例,功能齐全,但是总有一些功能是从来不被使用过的。
所以在智能硬件行业创业,一定要记住“典型场景,典型应用”,我强调第二遍。就是你一定要想清楚,你创造的产品能够给社会和用户提供的“典型场景,典型应用”是什么,创造的价值是什么。比如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的概念被热炒很多年,很多芯片公司会告诉你,我的芯片很强大,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可以在用户回家前远程开空调,煮开水,可是这是用户需要的吗?不是。
在此,需要强调第四遍“典型场景,典型应用”,创客做项目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会需要这个产品吗?要先打动自己,再去问身边的人,我做这个,你们需要吗?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个项目才是比较靠谱的事情。而不仅仅是说我的项目可以实现这个那个功能,可以实现一百个一千个功能都没用,要对用户有价值的功能才是有用的功能。这也是我们看到很多同质化的产品的原因,因为这些项目用的都是同一块厂家出的板子。同质化的项目有些可以挣钱,有些不可以,这还取决于项目的市场能力和定制化改造能力。将同质化的开发板定制改造突出其中的一个功能,抓住用户的典型场景,典型应用,满足了一个很好的细分化的小众市场,它就有可能成功。方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是你是否满足了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在创客开始创业之前,一定要问清楚自己,我的典型场景是什么?我的典型应用是什么?我的典型客户在哪里?每天都要明确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你回答清楚了,我相信你的创业之旅会顺利很多。
第二点:看好供应链,把握产品周期和库存
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的很不错的创业项目,第一阶段做得很好,创造了一个貌似还不错的产品,但是会死在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供应链。以罗永浩的锤子为例:锤子差点就是死在供应链上的一个典型例子,他以为中国就是最大的代工厂,最不稀缺就是工厂。不是那么简单的,供应链一样遵循摩尔定律,摩尔定律讲什么呢?每隔18个月,性能翻一番,价格降一半,现在这个周期还在缩短。这说明什么呢?如果没有掌控好供应链,当产品出来的话,产品不是那么独特,那你在市场就已经没有竞争力了。生产延期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产品降价一般去销售,运气好的话才能卖得掉。九个月没有销完第一批货,这批货基本就成为一堆垃圾了。这就是硬件,这就是供应链。
掌握不好供应链,你会把投资人的钱变为一堆堆的库存,一堆堆的垃圾倒到垃圾桶里面去。到处都是工厂,但是供应链不仅仅是由工厂来构成的,这是非常复杂的体系,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控制。连中国最顶尖的投资人也不一定可以控制好供应链,这也包括小米。小米的缺货有炒作的原因,但也有实际的情况,就是他们也解决不了供应链的事情。
这就是和大家分享的两点
。一,当你创业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需求,不要看上游的芯片技术,向客户去看,向市场去看,向投资人去看,不要向上看,要向下看。第二点:渡过了第一阶段之后,你的产品开始上市,一定要看好供应链,不要把你的产品变为库存,把库存变成垃圾。
以上,希望各位创客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