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六大LED封装技术谁将独占鳌头?

发布时间:2016-03-16 阅读量:72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还记得吗?2015年的这个时候开始,CSP技术渐渐成为一大热门话题。那么,2016年什么技术将独领风骚呢?

2015年LED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技术创新成为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和优化供应链的一大利器。在终端价格压力下,市场倒逼LED企业技术升级,也进一步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速度。

技术创新始终是企业增加产品价值的重要砝码。一方面,CSP芯片级封装、倒装LED、去电源化模组技术逐渐成熟并实现规模化量产,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下一步重点是提高性价比;另一方面,EMC、COB及高压LED的市场持续爆发,未来的增长空间将聚焦于细分市场。

CSP芯片级封装

关注指数:★★★★★


提及2015年最热门的LED技术,非CSP莫属。CSP因承载着业界对封装小型化的要求和性价比提升的期望而备受关注。目前,CSP正逐渐被应用于手机闪光灯、显示器背光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CSP成为直下式电视背光设计重要的器件。随着电视机从2K到4K,清晰度越高,对光源光通量要求就越高,传统中功率器件亮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其要求。而无封装芯片由于能减少发光面积、提高光密度,使光效更高,极大地优化系统结构,在背光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然而,CSP要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还面临着技术和性价比两大挑战。一方面,CSP比传统芯片体积更小,对贴片设备的精度要求更高,这要求封装企业对产品线进行改造或更换设备;另一方面,相对于SMD产品,CSP光效(lm/W)与性价比(lm/$)优势还不明显,大多数照明厂家持观望态度。

简而言之,现阶段国内CSP芯片级封装还处在研究开发期,将沿着提高性价比的轨迹发展。随着CSP产品规模效应不断释放,性价比将进一步提高,未来一两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照明客户接受CSP产品。

去电源化模组

关注指数:★★★★★


近几年,“去电源化”发展得如火如荼,那么“去电源化”到底是什么?“去电源化”就是将电源内置,减少电解电容、变压器等部分器件,将驱动电路与 LED灯珠共用一个基板,实现驱动与LED光源的高度集成。与传统LED相比,去电源方案更简单,更易于自动化与批量化生产;同时,可以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去电源化”方案的低成本优势促使其迅速发展,现在约占LED照明市场10%的份额,主要集中应用在以洗墙灯为代表的对光品质要求不高的场所。随着技术进步,去电源化产品在应用领域上会向吸顶灯、面板灯以及筒灯等高品质照明灯饰领域延伸,预计未来1~2年,可占到30%~40%的市场份额。

就目前而言,电源化产品还存在“频闪”和不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这导致去电源化产品只能用在户外远距离照明,而无法用在室内高端照明场所。一旦频闪瓶颈被突破,去电源化技术将冲击整个电源生态圈。从长远来看,去电源化由于具有较高性价比将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倒装LED技术

关注指数:★★★★★


“倒装芯片+芯片级封装”是一个完美组合。倒装LED凭借高密度、高电流的优势,近两年成为晶元光电、普瑞光电、三安光电、德豪润达、晶科电子等LED芯片企业研究的热点和LED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当前CSP封装是基于倒装技术而存在的。相较正装,倒装LED免去了打金线的环节,可将死灯概率降低90%以上,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优化了产品的散热能力。同时,它还能在更小的芯片面积上耐受更大的电流驱动、获得更高光通量及薄型化等特性,是照明和背光应用中超电流驱动的最佳解决方案。

从“光源体积更小、光效更高”的角度来看,倒装LED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倒装芯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光效持续提升,已经进入起量阶段。 2019年倒装LED出货额占比可增加至32%。随着越来越多LED厂商投入倒装LED技术领域逐渐形成规模经济,将有机会促使成本进一步下滑,预估 2017年倒装LED将达到55亿美元的规模。

现阶段,良率不高、工艺制程方面尚不成熟,加大了倒装芯片的市场化难度。未来,芯片与封装需要通力合作,制造出低成本、高效率、高性能的倒装LED以满足市场需求。

EMC封装

关注指数:★★★★


EMC是指环氧塑封料,具有高耐热、抗UV、高度集成、通高电流、体积小、稳定性高等特点,在对散热要求苛刻的球泡灯领域、对抗UV要求比较高的户外灯具领域及要求高稳定性的背光领域有突出优势。

EMC自从2014年在LED封装领域开始引进使用后,在室内照明得到大幅发展,迅速成为与SMD和COB相“抗衡”的主流产品。

据了解,EMC目前主要有3030、5050、7070等几种型号,其中3030性价比已经相当突出。2015年光亚展上,随处可见的3030封装产品,除了国内瑞丰、斯迈得、鸿利、天电以及亿光,还有欧司朗、首尔等国际大咖都布局3030。

相关资讯
欧洲手机市场洗牌:小米23%份额反超苹果,高端化战略剑指三星

2025年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市场格局迎来重要变动。小米集团手机部总裁卢伟冰8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小米以23%的市场份额超越苹果跃居欧洲第二,同比增长11%,成为当季增速最快的头部品牌。三星仍以31%的份额领跑市场,苹果因4%的同比下滑退居第三,联想(5%)和realme(4%)分列第四、五位。

海光信息2025年H1财报:营收净利双增超40% 国产算力驱动AI产业升级

2025年8月5日,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达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增幅33.31%。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提升40.54%,核心财务指标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华为开源CANN套件,昇腾生态开放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在北京举行的昇腾计算产业发展峰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正式公布了一项重大举措:华为CANN Mind系列应用套件及工具链实现全面开源。此举旨在通过支持开发者的深度挖掘和自定义开发,显著降低昇腾AI平台的使用门槛,推动其"更好用、更易用"目标的实现,加速产业创新步伐。

三星推迟DDR4停产计划 供应链策略急转应对HBM困局

据韩国媒体The Elec最新报道,三星电子正式调整其DRAM产能规划,将原定于2025年底停产的1z纳米制程DDR4 DRAM生产线延期至2026年12月。这一重大策略反转源于全球DDR4供需结构的剧烈变化,以及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市场竞争中的阶段性承压。

从财报看英飞凌战略:收缩1亿欧元投资背后的精准布局

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于8月5巨头英飞凌于8月5日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多项关键指标表现强劲。尽管面临美元汇率波动及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公司仍实现营收37亿欧元(约合42.7亿美元),环比增长3%,符合市场预期。若排除汇率影响,当季营收增幅可达9%,突显其业务内生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