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10 阅读量:77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FPGA 开发套件容许系统开发人员不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系统就能评估 FPGA。
图 1 和图 2 示出了 Altera 的新型 20nm Arria 10 FPGA 和 Arria 10 SoC (片内系统) 开发板。这些开发板由 Altera 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并举例说明了布局、信号完整性和电源管理方面的最佳设计方法。
图 1:Arria 10 GX FPGA 开发套件板
图 2:Arria 10 SoC 开发套件板
针对内核、系统和 I/O 的电源管理
谨慎地选择高端 FPGA (包括 Arria 10) 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应谨慎地选择。经过审慎考虑的电源管理设计可缩减 PCB 尺寸、重量和复杂性,并可降低功耗和冷却成本。而且,它对于实现最优系统性能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从 12V DC/DC 稳压器提供 0.95V/105A 以给图 1 的 Arria 10 GX FPGA 内核供电,这有几个特点以配合 SoC 的节能方案:
Arria 10 的 SmartVID 采用 DC/DC 稳压器的集成型 6 位并行 VID 接口,以控制 DC/DC 稳压器以及降低静态和动态状态期间的 FPGA 功耗。
DC/DC 稳压器的非常低值 DCR 电流检测通过尽量减少电感器中的功率损失来改善效率。温度补偿可在较高的电感器温度下保持准确度或 DCR 值。
表 1 概要给出了图 1 所示 Arria 10 开发套件的电源轨和功能。该表罗列了针对每种功能的凌力尔特器件型号和描述。
表 1:用于图 1 所示 Arria 10 GX FPGA 开发套件的电源管理物料清单
利用 LTpowerPlanner 设计工具进行电源树的定制
如果您的电源要求与开发套件中举例说明的设计不同,将怎样呢? 对于此类场合,可使用基于 PC 的 LTpowerPlanner® 设计工具以实现系统电源树的个性化和优化。从开发套件中给出的建议着手,然后容易地重组电源模块 (power block)、更改功率额定值、计算效率和功率损耗、进行每个电源模块的仿真、选择 DC/DC 稳压器的型号、并认证一款定制的解决方案。LTpowerPlanner 可针对 Arria 10 开发套件的 FPGA 和系统要求产生电源树 (图 3),并可在涵盖面更广的 LTpowerCAD® 设计工具内提供。
图 3:用于 Arria 10 GX FPGA 开发板 (图 1) 的电源树。采用 LTpowerPlanner 进行设计,一款分析性和简单的首步设计工具以用于映射系统的电源要求。
LTpowerCAD 使用户能够:
选择特定的凌力尔特 DC/DC 稳压器以与某种给定的电源规格相匹配
选择合适的功率组件 (例如:电感器、电阻器和电容器)
优化效率和功率损耗
优化稳压器环路稳定性、输出阻抗和负载瞬态响应
把设计导出至 LTspice® 以进行时域仿真
半导体行业在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渐显复苏势头,芯联集成(UMC)于2025年中交出的成绩单显著超越市场预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2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尤为亮眼的是,公司首次在第二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实现单季度盈利突破;综合毛利率同比大幅跃升7.79个百分点至3.54%,标志着其经营质量迎来根本性拐点。这份成绩既源于公司精准的战略执行,更深刻映射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爆发与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激增的时代红利。
针对中国网信办约谈事件,英伟达于8月6日发布正式声明,否认其H20算力芯片存在任何形式的"后门程序"或"终止开关"。公司明确表示,其芯片设计严格遵循全球安全标准,不具备远程访问或控制功能。
明尼苏达州锡夫里弗福尔斯市,2025年07月30日 – 全球电子元器件和自动化产品分销领导者 DigiKey,宣布其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阵容迎来创纪录扩张。通过其核心平台 DigiKey 商城和 DigiKey 代发服务,DigiKey 成功引进了127家全新供应商,并为其庞大的现货库存新增了超过 32,000 款即订即发的新产品。此次大规模扩充使得 DigiKey 平台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总数攀升至超过1650万种,持续巩固其提供业内最广泛元器件选择及即时交付能力的地位。
在USB4®和Thunderbolt™接口传输速率突破10GHz的产业背景下,静电放电(ESD)和意外短路引发的系统失效已成为消费电子与通信设备的核心痛点。传统保护方案在射频性能与防护强度间的取舍矛盾,特别是不合规Type-C接口中Vbus与TX/RX短路风险,迫使行业寻求突破性解决方案。Nexperia最新推出的五款1V保护二极管,通过创新架构实现鱼与熊掌兼得的技术跨越。
2025年8月1日,璞璘科技自主研发的首台PL-SR系列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正式通过验收并交付国内特色工艺客户。该设备攻克了步进硬板非真空贴合、喷胶与薄胶压印、压印胶残余层控制等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