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5的“全功能NFC”

发布时间:2016-02-26 阅读量:659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MWC上姗姗来迟的新旗舰小米5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骁龙820、四轴光学防抖、陶瓷机身……各处细节都展现着这18个月精雕细琢的成果。但最能表现小米野心的还是其配备的全功能NFC模块。
 
小米的NFC与iPhone相比(NFC功能被锁定只能用于Apple Pay),并没有任何限制,支持读写模式、卡模拟模式和P2P模式3大功能,因此不仅可以实现与Apple Pay相同的功能,还可以尽情发挥工程师和开发者们的想象力,实现如刷公交卡等更多的功能。小米将iPhone与小米的NFC功能做了一个对比。
 
 
Apple Pay最近的全面推广唤醒了NFC这个在手机上沉睡已久的功能。三星也一直在推行自己的Samsung Pay。移动支付的市场可能很快就会迎来巨大的变化。而小米此次强调自己的NFC功能,无疑也是不想在这股市场潮流中落入下风。
 
小米5此次配备的是NXP最新的NP66T芯片,这款NFC芯片达到了业内最高的CCEAL6+安全等级,整个NFC芯片除了硬件还包括很多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相比于其他的NFC芯片其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集成方案和服务应用的一站式NFC解决方案。事实上由于NFC本身的技术特性,其安全性已经是目前的IT系统提供的移动支付技术中安全性最高的了。并且在体验上与现有的移动支付相比也有许多优势:由于加密信息本身就存储在NFC芯片里。整个支付过程中不需要打开任何app,不需要联网,甚至不需要开机(想想你平时的刷卡场景,卡本身是没有网络和电源的)。因此,说NFC功能是移动支付的未来完全不为过。
 
 
除了技术上的完善,还有许多现实因素需要考虑,小米和NXP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银联需要认证测试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而其中芯片安全检测认证的时间最长的,至少需要6-8个月,一些深层次的设计,包括代码、管脚等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芯片测试完毕之后还有做相关应用的测试,最后才是手机厂商带认证后的芯片再整体做认证。在整个过程中,小米和NXP一直在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积极进行调整以符合银联的安全标准。
 
最终应用层面上小米也做了许多的努力,目前小米推动将手机当作公交卡的eSE全终端方案已经落实,深圳和上海已经可以使用,其他的城市小米也在努力推进。最近还传出了小米收购捷付睿通的消息。可见其进军移动支付的野心和决心。
 
 
Apple Pay的火爆意味着推广NFC移动支付的最佳时机已经来临,小米此次的NFC宣传表示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小米是你出门唯一携带的东西。也就是说可以用它完成所有的支付。在这里我们先不考虑小米,单单是想想以后可能出门只需要带一个手机就能完成所有的交易,就让人兴奋不已了。
相关资讯
苹果惊曝商业窃密案:63份核心文件被前员工携入OPPO

苹果公司正式起诉前Apple Watch传感器系统华裔架构师Chen Shi,指控其在离职前窃取63份健康传感技术核心文件,携密加入中国手机巨头OPPO

石墨烯龙头富烯科技的独立性难题:技术领先与产业链依赖的双重困境

富烯科技作为中国石墨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从石墨烯制备、改性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在石墨烯导热膜、导电浆料等细分市场,富烯科技的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进入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比亚迪2026款海豹07 DM-i:混动技术再进化,重塑中级轿车市场格局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亚迪汽车2026款海豹07 DM-i的推出,填补了比亚迪在中级混动轿车市场的产品空白。2026款海豹07 DM-i搭载比亚迪第四代DM-i超级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3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

电机控制之硬件过流分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控制中硬件过流分析的原理、检测方法、保护策略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仁勋退路被断!英伟达H20折戟,国产芯片成市场新宠

​ 近日,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特供版AI芯片H20传出停产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作为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的“妥协产物”,H20性能大幅缩水却定价高昂,最终未能赢得中国市场青睐。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全球芯片博弈的复杂态势,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程已实质性堵住了国际巨头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