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环境感知和个人健康管理平台

发布时间:2016-02-10 阅读量:107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最近一篇标题为《别被CES带歪了,智能手机统治世界才刚刚开始》的微信文章挺火,其作者认为,未来五年是激活智能手机经济的关键期,而去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发布《移动经济2015》报告预测,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将从2014年37%增加到2020年的65%。反观中国国内,一波一波的新机发布会的确丝毫没有热情减退的意思。

话虽如此,不过如今手机的创新点可谓乏善可陈,那么,是否存在激活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创新的应用场景和实现技术呢?在最近EEVIA第五届ICT媒体论坛暨2016产业与技术展望研讨会北京站上,Maxim移动事业部高级业务经理Allen Tsai总结了如下几点值得期待的下一波手机演进方向:

下一波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环境感知和个人健康管理平台

1.从大电池到能量收集/复用;
2.从直板屏幕向曲面显示屏发展;
3.从基本的传感器向传感器网络发展;
4.从以电话应用为中心到以生物/环境感知为中心。

Allen表示:“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发布新机时还是主要在强调手机本身的功能或硬件配置如何如何。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要看手机对人类生活和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而下一代手机又会改变什么呢?Maxim认为手机除了各种硬件技术和应用APP的演进,还将在不远的未来对个人所处环境的监测及健康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手机将从电话、社交娱乐为中心的平台过渡到以生物、环境感知为中心的平台,这也是未来手机的创新方向之一。”
他特别阐述道,人们对环境及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动了环境和生物传感器在手机中的应用;而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进行聚合与分析形成了新的服务商业模式诞生,并推动手机的感知计算系统的发展,作为泛在计算环境的一部分,感知系统能感应物理环境并使自己的行为进行适配。
对于生物传感器,除了常规的体征信号监测外,Allen重点阐述了心电图(ECG)在手机安全认证应用中的展望。相比指纹和虹膜,将心电图用于安全认证具有以下优势:
1.重复率低至四百万分之一,而指纹的重复率为十万分之一;
2.安全系数高:心电图是一直变化的,不易被他人获取,而且只有生命体的心电图信号才有意义,因此不用担心被伤害。

但是采用心电图进行安全认证也有它的缺点。举个例子,现在手机屏幕滑动开锁,用时大概不到一秒钟。如果采用心电图解锁,则需要手放在手机上大概6秒至8秒,这对开机应用来说太长,所以就不适合做手机解锁之用。然而,对于需要高级别安全保护及认证的应用场景来说(比如金额很大的网上汇款和金融交易),采用心电图进行安全认证就再合适不过了。此外,众所周知,心电图也是个人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配合脉搏波(PPG)测量可以检测用户身体的血氧含量,从而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下一波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环境感知和个人健康管理平台

Allen随后具体介绍了采用Maxim健康(生物)和环境传感器方案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应用案例,包括非接触式NFC温度计;甲醛、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检测;紫外线指数监测:网购时的商品颜色比对等等。上述应用场景的设计需求具有共同的特点:超低功耗、高准确度、最小的占位面积、完整的解决方案(即适用于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工业设计)。

下一波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环境感知和个人健康管理平台

下一波智能手机的创新方向:环境感知和个人健康管理平台

虽说不少公司在提供生物和环境传感器,但Maxim的理念是做简单好用的方案,提供惠及下一代手机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创新技术和完备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复杂的光电系统、以应用为导向的先进算法、集成软件、围绕日常生活并支持连接云端的应用程序(App)。

 

相关资讯
深度对接产业链!电子展组委会走访三省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

贸泽开售适用于智能和工业物联网应用的Murata Electronics Type 2FR无主机三频无线模块

Type 2FR模块可以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游戏控制器和智能配件应用提供出色的集成度、效率和多种无线电功能

贸泽电子授权代理英飞凌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