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把智能家居联起来,还要五年

发布时间:2016-02-1 阅读量:9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智能家居的概念也热炒了一年多,但现在来说它还是要称之为新兴的智能产业,因为行业标准还处于混乱状态,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智能家居还只是概念。但是物联网时代是如此诱人,作为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家居注定是崛起的,它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本文观点认为这个时间大概是五年。


大卫·弗里德曼还预期,2019年物联网智能家电产业价值将达到4900亿美元,发达国家将占六成市场空间。

记者近日接连采访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不同企业,从智能硬件上游部件的供应商和交易平台、智能终端产品的生产商,到第三方云平台接入服务商,以及拥有强大云平台能力的电商,大家都对破解智能家居“孤岛”有很大的期待。

不过,有业内资深人士预言,智能家居产品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还需要五年。

品牌家电不联通

作为中国电子制造业供应链电商平台,“硬蛋”一直在推动家电智能化。硬蛋的总裁助理文东坦言,现在智能硬件的通信协议没有统一,不同的云平台有不同的通信协议。

【观点】把智能家居联起来,还要五年
 
“竞争是必然的,新市场会出现混乱,没有统一标准。”文东说,通信接口标准,有WiFi、蓝牙等;操作系统层面,iOS、安卓是两大系统,厂家开发两个App版本就解决了;比较大的问题是云接入,无论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公司,还是三星、海尔、美的等厂家,它们的云接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你接了我,就不能接别人”。

一位电商平台的相关人士也直言,智能家居的痛点,就是产品之间不能进行联动。老百姓家里不一定买同一个品牌的全屋家电,比如美的空调、海尔冰箱、三星电视之间,它们不能互联。即使各大品牌它们内部纵向所有产品之间可以联通,但是横向与其他品牌产品之间是有隔阂的。这家大型电商平台,正计划推动品牌商之间形成互动。

其实,无论阿里、京东,还是苏宁、国美,都有这样的想法。问题在于,厂家也有自己的顾虑,对于用户数据、产品使用数据的话语权,不敢轻易拱手让人。

万和研究院院长孙颖楷坦言,企业担忧自己数据的保密性。“未来,数据就是钱呀,你会把钱送给别人吗?”所以,大型电商的云平台与厂家之间必然存在博弈过程,有实力的厂家也会建自己的云平台。

孙颖楷说,从万和的角度,产品智能化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先是“单品单云”,一个产品对接一个云,阿里销售的产品接阿里云,京东销售的产品接京东云,70%~80%的厂家都是这样做的;第二个阶段是“一品多云”,一个产品兼容不同的云,现在已经出现“机智云”这样的第三方的云服务商,但业务云的层面还不是很成熟、很稳定,因为考虑的因素越多、技术难度越大;第三阶段“多品一云”是最高境界,不同品牌的产品都共用一个云平台,那时的用户体验将最好。不过,“一品多云正在推进,多品一云还在泥里呢!”

第三方云接入平台崛起

“机智云”公司总部在广州,成立于2005年。创业之初,它主要给欧美公司做软件技术服务;五年前切入苹果周边外设的生态链。因为珠三角有许多电子企业,产品如血压计、手环等,但它们缺乏软件实力,因此需要合作伙伴帮助它们实现硬件的智能化。

回顾起公司成长的历程,“机智云”公司总经理黄锡雄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012年前后的“服务平台化”,仅仅是基于许多中小电子企业无法承担软件开发费用,因此他们采取了按产品销量抽取佣金的收费模式。“有的产品不到100元人民币,销量要到10万以上才能覆盖开发成本,所以我们搞了云平台,监测产品激活量、使用时间等。”

顺理成章的是,伴随苹果生态链的成长,“机智云”的业务也切入到家电领域。事实上,苹果已于两年前发布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而海尔、美的等已成为其合作伙伴。

黄锡雄说,他们的收费模式分两类,对小企业,一般采取按产品销量收平台服务费的模式,“机智云”以公有云方式提供一站式的产品云接入和管理服务;对大企业,像海尔、美的等,希望建设自己的云平台,那么“机智云”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私有云服务,智能家电的数据由这些大企业自己掌握。

“智能硬件有三个要素,传感器、云接入和服务器端的智能系统”。黄锡雄认为,未来大数据都会放在云端。比如,智能插座体积很小,它的运算、学习、储备能力都在云端,云端分析后再告诉插座。又如,温度、红外、激光等传感器,就是人的眼、耳、鼻,把信息收集起来,而云端就像大脑,汇聚信息后做出决定,再通知终端来调节。

现在就是云接入的通信协议,各不相同,家电企业层面,有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创维等不同厂家;电商平台层面,有阿里、京东、苏宁和国美。正如美的开放出来的协议,海尔不一定会用;先给阿里的智能产品,也许京东云就不接入。“过去一年工厂很难,京东、阿里、苏宁、国美,都要求按自己的标准(指云接入协议)来做智能家电。”

这正是中立第三方云接入平台的价值所在。“我们已跟70~80家通讯模块商合作,开放源代码,制造商发现通过机智云,可以联系到多种通讯模块商。”黄锡雄说,对于不同电商平台的协议,机智云充当“翻译”的角色,比如,“我们跟京东云打通,我去适配你”,机智云希望衔接不同协议的产品,让它们实现互联互通。

美国也在崛起这样的第三方云平台服务商,像创立于硅谷的“艾拉物联”。艾拉物联公司的CEO大卫·弗里德曼2015年年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自建云平台投资大、回报不确定,用第三方云平台的服务省钱、省心。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都在收购物联网平台,实施自己的物联网战略。

在中国,BAT三大互联网公司也竞争激烈。“艾拉与它们不是竞争关系,我们做的是企业级的云平台,希望跟它们都展开合作,亚马逊、微信已与我们合作”。他还预期,2019年物联网智能家电产业价值将达到4900亿美元,发达国家将占六成市场空间。

目前,艾拉物联已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达到2000万美元;而机智云去年也拿到2亿融资,成为国内物联网云服务行业里至今最大的单笔投资。

必由之路

尽管第三方云接入平台正在崛起,但是毕竟阿里、京东等巨头的体量太大了,要打破智能家居的“孤岛”现象,还是需要各大制造、流通巨头“坐下来”,推进开放合作。文东认为,这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的引导,同时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融合,并在全球形成几大联盟,像4G已变为两个标准。因为如果大家不合作,用户就不会有好的体验,对智能家居就“不买账”。

作为阿里智能业务的合作伙伴之一,上海庆科是一家通讯模块的供应商。上海庆科的副总裁任建宏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智能家居行业还是发展很快,2015年双十一,阿里平台上有120多款智能单品,而一年前只有不超过10款,预计2016年双十一阿里平台上的智能单品将超过300款,涵盖各类智能家电产品。

“我们服务了500个客户,去年有150个客户量产智能单品,预计今年量产的客户会更多。”任建宏说,上海庆科的WiFi模块里嵌入了阿里的云接入协议,所以只要厂家把模块组装到智能产品里,这些智能产品就能接入阿里的云平台。他透露,阿里今年将推进各品牌家电产品之间的互通。而目前,上海庆科跟京东也有合作。

家电龙头的推进力度也很大。美的2016年8月后所有的空调都将标配WiFi模块。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去年年底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硬件、软件、云端系统三方面,构成美的智能家居系统。2016年美的将发布全系列的智能家电和美的智能家居系统,并与所有外部系统联接。

在任建宏看来,打破智能家居“信息孤岛”的思路,一是继续推进单品智能化,只要联上网,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通过产品迭代,更准确地找到用户的痛点;二是各大标准联盟进一步开放合作;三是呼吁更多中立的第三方服务商,包括硬件智能化的服务商、第三方云接入的服务商、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服务商等,一起推动各产品间的互联互通。

WiFi模块的成本近年快速下降,从两年前的约100元,去年降至20多元,今年还会降到10多元,甚至低于10元。因此,黄锡雄认为,联网功能将逐步成为家电产品的标配。只有互联了才会产生价值,比如,空气净化器一开,同时也驱动空调启动;灶开了,抽油烟机就自动吸油烟,一旦烟的深度超标,烟雾报警器就会响。“缺乏开放心态,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任建宏预计,智能家居要真正实现人工智能、互联互通,还需五年。

推荐阅读:

原始时代有龟壳,智能时代有BLE动作模式搜集方案

老龄化社会必备方案:小型病患生理监测系统

Google人工智能击败围棋选手,下一步呢?

相关资讯
NSD3602-Q1:国产车规半桥驱动芯片如何破解车身控制EMC困局?

随着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车身控制模块对多电机驱动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纳芯微电子推出的NSD3602-Q1双通道半桥栅极驱动芯片,以其高集成度、低EMI特性及全面的诊断功能,成为车身域控架构中的关键器件。本文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创新价值。

2025边缘AI爆发:存算一体与异构计算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被视为边缘生成式AI(Edge Generative AI)的应用元年,其核心特征是将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能力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工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据Gartner预测,到2026年,全球50%的边缘部署将集成AI能力,而80%的企业将采用生成式AI技术。这一趋势的背后,是行业对实时性、数据隐私和能效需求的迫切响应。例如,医疗设备需在本地处理敏感健康数据以避免云端传输风险,而自动驾驶系统依赖边缘计算的毫秒级决策能力。英特尔与百度等企业已通过联合实验室推动5G+AI边缘计算技术的研发,加速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落地。

能效提升35%:揭秘下一代GPU如何统一图形与AI计算架构

"边缘设备对实时AI处理与高性能图形的需求正在重塑半导体行业格局。"(引自IDC研究总监Phil Solis)。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推出的E-Series GPU IP,通过架构级创新实现了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协同加速,其200 TOPS的INT8算力与35%的能效提升,为智能汽车、工业物联网及移动设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关税风险叠加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2025年4月,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剧烈波动。据市场调研机构DRAMeXchange数据显示,用于个人电脑的通用DRAM DDR4 8Gb产品固定交易价格较3月飙升22.22%,达到1.65美元;128Gb MLC NAND闪存价格亦上涨11.06%至2.79美元。这一轮价格异动不仅反映供需失衡,更与国际贸易政策、技术升级及产业周期深度交织。

DigiKey Standard工具生态发布 重新定义电子工程研发效率

DigiKey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企业,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宣布扩充其自有品牌产品线DigiKey Standard,该系列聚焦工程师日常研发与制造场景,提供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工具支持。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DigiKey从传统分销商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深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