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CES精彩看点之Atmel发布超低功耗互联平台

发布时间:2016-01-6 阅读量:82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微控制器及触控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Atmel公司在2016CES上发布了一款面向成本优化型物联网和可穿戴应用的完整超低功耗互联平台。该新平台采用全球功耗最低的ARM Cortex-M0+内核之Atmel | SMART SAM L21 和荣获大奖的BTLC1000 蓝牙智能解决方案,为那些需要监测活动和环境的电池供电型应用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低功耗互联平台的关键组件包括Atmel | SMART SAM L21 MCU和Atmel SMART蓝牙智能解决方案,两者均达到业内领先标准。SAM L21的ULPBench™评分高达185,在运行业内低功耗基准测试EEMBC  ULPBench的所有Cortex-M0+内核中,创造了得分最高的记录。其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为35µA/MHz,而在睡眠模式下的功耗仅为200nA。Atmel的蓝牙智能解决方案比最相近的竞品解决方案小25%,采用 2.2mm X 2.1mm的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可让设计人员为下一代互联IoT和可穿戴应用打造各种超小型的工业设计。

市场研究显示,与2015年的200亿美元相比,到202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接近700亿美元,其中,包括医疗和运动健身在内的医疗健康领域将占据主导地位(IDTechEx, 2015*)。鉴于这个增长预期,智能和互联可穿戴应用厂商将需要低功耗以及易于实现的平台,而这些平台应具备更加简约的用户界面、数据采集用嵌入式处理器和环境监测用传感器等。

Atmel的低功耗互联平台是一个设计就绪型单元,展示了其覆盖广泛的超低功耗智能、安全和互联产品以及合作伙伴的先进技术。该平台采用30mm X 40mm规格尺寸,整合了Atmel | SMART超低功耗 MCU、蓝牙智能低功耗连接、电容触控界面、安全解决方案、完整的软件平台、实时操作系统(RTOS)、一个BHI160六轴SmartHub运动传感器和一个Bosch Sensortec 出品的BME280环境传感器。凭借极低的功耗,该平台可以使用一粒纽扣电池供电。此外,厂商还能受益于Atmel广泛的传感器合作伙伴。

为了简化设计流程,新平台还兼容Atmel易用、全面的旗舰型集成开发环境Studio 7以及全球首个基于web的软件配置与代码生成的直观平台Atmel Start。这个全新的超低功耗可穿戴应用平台,将亮相于2016年1月6日至9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国际消费电子展,在位于南二号厅MP25760展位的Atmel会议区中进行展示。

Atmel 公司微控制器业务部产品营销总监Andreas Eieland表示:“作为一家领先的超低功耗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了解,现成的以及易于实现的参考平台对于加快可穿戴应用的普及和新产品的快速上市而言是不可或缺的。Atmel最新推出的这个参考平台,可让我们的客户为医疗、运动健身等成本优化型但竞争力极高的市场开发差异化解决方案。我们将凭借该简单且包含完整软件与硬件解决方案的超低功耗平台,继续推动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市场向前发展。”

供货情况

Atmel的超低功耗可穿戴设备参考平台,将亮相于2016年1月6日至9日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6国际消费电子展,在位于南二号厅MP25760展位的Atmel会议区中进行展示。

 

相关资讯
兆芯发布国产服务器芯片KH-50000:96核突破,自主架构再跃升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国产处理器领军企业兆芯正式发布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开胜KH-50000

突发!台积电AP7厂遭遇洪水

台积电AP7厂遭遇洪水

光芯联动:SEMI-e 2025半导体展引领半导体产业跃迁

2025年9月10日至12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将迎来一场改写半导体产业格局的超级盛会——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本届展会首次与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深度联动,形成30万平方米的巨型展示空间,汇聚全球5000家展商和预计超16万专业观众。

全局快门VS超低功耗:无人机传感器选型指南

无人机技术正深度重构多行业作业模式。无论是精准农业的植株分析、工业设施的毫米级巡检,还是紧急物资的高效投送,其核心驱动力均来自高性能成像系统。作为行业方案引领者,安森美(onsemi)通过Hyperlux系列图像传感器与CQD SWIR技术,打造覆盖全域应用场景的无人机视觉解决方案。本文将从实际场景需求出发,解析关键器件的技术特性与选型逻辑。

射频半导体市场迎战略转折,三大新兴领域驱动千亿增长

全球射频半导体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据Yole Group最新报告,该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3亿美元跃升至2030年的6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2%。驱动这一增长的核心力量包括:5G技术全球渗透率突破45%、6G研发进入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以及汽车雷达与国防电子系统的需求爆发。传统消费电子主导的格局正被打破,汽车、工业、国防领域贡献的射频元件占比预计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