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ouch压力触控解决方案掀起触控技术新高潮

发布时间:2015-12-15 阅读量:82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cicyxu

【导读】在刚刚结束的石墨烯Z-Touch压力触控传感器及3D触控芯片解决方案新品发布会上,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把石墨烯压力感应传感器应用到压力触控领域,共同推出Z-touch压力触控解决方案,这意味他们的合作将会掀起下一代触控技术的新高潮。

“压力触控”国产手机下一个风口,在积累了众多前人的尝试经验后,苹果终于把压力感应和触控回馈两个独立的功能,通过UI界面集成到了一起,在3D Touch人机交互上再次领先业界一步,但这项技术在国产智能手机领域仍属于新面孔。

这是全球首款应用石墨烯应变感应原理形成的3D触控解决方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方案不仅能够完美的实现3D压力触控功能,而且为石墨烯传感技术、甚至为石墨烯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指出了新的方向。

“苹果公司在iPhone 6S 率先上引用3D Touch技术,可以说引起了一场触控技术革命,但国内触控屏企业也在努力赶超,苹果所采用的是电容屏,而贝特莱用的是电阻技术,这两者在用户体验上并无分别,但在成本上可以满足当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贝特莱触控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贝特莱的压力触控屏结构设计简单,传感器一致性较好,量产调试周期短。而且无需昂贵的压力薄膜,IC和sensor的总体成本比传统压力触控的方案便宜30%以上。

“该项技术目前并没有投入量产,但我们已经开始与一些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做沟通,预计一年内会在国内智能手机上大范围应用。”贝特莱销售总监表示。

健康监测成智能穿戴焦点

此前,外界高度关注的Apple Watch并没有预想的火热,苹果公司甚至没有公开其具体销售数据,这无疑给国内智能穿戴领域泼了一盆冷水。

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穿戴无论在易用性还是便携性方面,均有一定优势,目前,国内各大触控屏企业仍就看好这一领域,贝特莱也不例外。

贝特莱副总经理闫正航透露,贝特莱的压力触控技术已经尝试应用在智能穿戴设备上,以后这也将是公司重点关注领域。

从健康方面说,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监测人体的心率、运动量、睡眠时间等。跟医疗紧密相连的可穿戴设备将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此次分享会上,金康特与贝特莱举办了意向合作签约仪式。

据了解,金康特成立于2007年,注重于为穿戴设备提供云服务系统,专注于穿戴设备的运动健康的传感器算法及大数据分析的研发。

此次签约,也标志着贝特莱将进一步发力智能穿戴触控屏领域。

【相关阅读】

人体感应&光敏控制 LED智能红外感应灯拆解分析

创客好项目|光感触控按键解决方案,可用于消费家电、...

100+爱奇艺视频手机拆解 探背部触控操作的秘密
 

相关资讯
博世德国工厂战略调整:裁员1100人应对转向系统市场变局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于7月22日(周二)宣布,将在其位于德国南部的工厂实施裁员计划,涉及约1100个岗位,占该工厂员工总数的10%。此次调整主要影响装配线与后勤职能部门员工,被视为公司应对欧洲转向系统市场结构性挑战的关键举措。

TCL电子中期净利预增45%-65% Mini LED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一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01070.HK)发布盈喜公告,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9.5亿至1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45%-65%。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实现逆势突围,经营韧性凸显业绩成长动能。

微软启动销售人员薪酬调整计划,AI工具赋能成新财年重点​

微软公司于近日结束2024财年后,对全球销售团队启动专项薪酬补偿计划。根据内部文件显示,在本财年因"系统性挑战或不可控财务因素"导致业绩未达标的销售人员,将获得基于更高配额完成比例的额外奖金。此举被视为稳定核心团队的重要措施。

OpenAI与甲骨文深化合作 全美新增4.5吉瓦AI算力基础设施

OpenAI与甲骨文(Oracle)近日宣布扩大战略合作,计划在美国新增总容量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集群,以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与部署。此次扩容将使双方联合运营的算力基础设施总量突破5吉瓦,预计部署超过200万颗专用AI芯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计算平台之一。

德州仪器Q3盈利预警引股价震荡 芯片需求疲软与贸易不确定性成焦点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TI)于7月22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尽管第二季度营收达44.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但公司对第三季度的保守预测引发投资者担忧。财报显示,德州仪器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区间为1.36-1.60美元(中值1.4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52美元),营收指引44.5亿至48亿美元(中间值亦低于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大幅下挫11.4%,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