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在无线电工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10-20 阅读量:82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爱方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天线在无线电工程中的作用一切无线电设备(包括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系统)都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工作的,而从几十MHz的超长波到四十多GHz的毫米波段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要通过天线来实现。
现在天线已随处可见,它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收听无线电广播的收音机需要天线,电视机需要天线,手机也需要天线。在一些建筑物、汽车、轮船、飞机上等都可以看见各种形式的天线。

收音机、电视机使用的天线一般是接收天线,广播电视台的天线则为发射天线。而手机天线则收发共用,但须经过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转收和转发。

实际上,一切无线电设备(包括无线电通讯、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等系统)都是利用无线电波来进行工作的,而从几十MHz的超长波到四十多GHz的毫米波段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都要通过天线来实现。天线是这样一个部件,作发射时,它将电路中的高频电流或馈电传输线上的导行波有效地转换成某种极化的空间电磁波,向规定的方向发射出去;作接收时,则将来自空间特定方向的某种极化的电磁波有效地转换为电路中的高频电流或传输线上的导行波。

综上所述,天线的功能主要有四点:

(1) 能量转换

对于发射天线,天线应将电路中的高频电流能量或传输线上的导行波能量尽可能多地转换为空间的电磁波能量辐射出去。对于接收天线,天线应将接收的电磁波能量最大限度地转换为电路中的高频电流能量输送到接收机。这就要求天线与发射机源尽可能有好的匹配,或与接收机负载尽可能好的匹配。一副好的天线,就是一个好的能量转换器。

(2) 定向辐射或接收

对于发射天线,辐射的电磁波能量应尽可能集中在指定的方向上,而在其它方向不辐射或辐射很弱。对于接收天线,只接收来自指定方向上的的电磁波,在其它方向接收能力很弱或不接收。

例如,就雷达而言,它的任务是搜索和跟踪特定的目标。如果雷达天线不具有尖锐的方向性,就无法辨别和测定目标的位置。而且如果天线没有方向性,或方向性弱,则对发射天线来说,它所辐射的能量中只有一少部分到达指定方向,大部分能量浪费在不需要的方向上。对接收天线来说,在接收到所需要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其它方向的干扰信号或噪声信号,致使所需信号完全淹没在干扰和噪声中。因此,一副好的天线应该具有完成某种任务而要求的方向性。

如果我们要接收卫星电视等信号,由于距离远,则必须采用定向性好,增益很高的一类天线,如旋转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仑天线、阵列天线等。

(3) 应有适当的极化

即天线发射或接收的是规定极化的电磁波。例如一个垂直极化的天线,不能接收水平极化的来波,反之亦然;一个左旋圆极化的天线不能接收右旋圆极化的电磁波,反之亦然。一个圆极化的天线对线极化的来波将有一半能量损失。

(4) 天线应有足够的频带宽度

任何天线都有一定的工作频带。在这个频带范围之外它的工作失效。

一副天线的收和发是互易的。根据电磁学中的互易原理可以证明,只要天线和馈电网络中不含非线性器件(如铁氧体器件),则同一副天线用作发射和接收时,其基本特性保持不变。因此,在分析接收天线的特性时,可以采用分析发射天线的方法。

相关文章

基于GNSS天线模块的全球定位解决方案

智能手机点对点通讯微波天线的设计方案

智能网络新MIMO架构天线助Wi-Fi、LTE提速的设计方案
相关资讯
TVS管和稳压二极管的本质区别与选用指南​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系统保护中,TVS管(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又称齐纳二极管)是两种常见且功能各异的半导体器件。尽管它们在外部形态和电路符号上较为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核心参数及应用场景存在本质区别。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TVS管与稳压二极管的区别,帮助工程师做出正确的选型决策。

工程师必读!英飞凌CoolSiC™ MOSFET G2导通特性分析与选型要点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碳化硅(SiC)MOSFET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英飞凌科技推出的第二代CoolSiC™ MOSFET(G2)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工业驱动等应用树立了新的标杆。

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工作原理与分类

串口通讯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或其他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基本方式

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揭幕!开启嵌入式技术新纪元

2025年8月26日,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elexcon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电子与嵌入式技术领域的专业大展,本届展会以“All for AI, All for Green”为主题,聚焦嵌入式AI与边缘计算、存储、功率半导体、电源、元器件以及SiP/先进封装等方向,全面呈现电子与嵌入式技术在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方向的最新进展。展会致力于为AI时代的产业升级提供全栈式技术与供应链支持,为工程师和技术决策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交流机会,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协作的重要平台。

工业机器人常用相机分类及性能特点

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业机器人领域常用的相机分类及其关键性能特点,揭开其“火眼金睛”背后的科技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