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灯光控制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2015-10-14 阅读量:151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本文介绍的智能化灯光控制方案,可以通用到任一智能家居设计方案中,方便的应用于各种智能家居系统上。通过中央管理平台,让家居生活舒适、安全、便利、节能、健康、环保。

类似名称的还有数码家居、数字字园、网络家庭、家庭自动化、E-HOME等等。目前,智能家电可为用户提供家居安全报警、可视对讲、家电、照明调光、设备的室内外遥控、电话远程控制、INTERNET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产品类型包括有线、无线或者有线和无线结合,无线方式具有无布线,移动,安装方便、应用场合广等优点逐渐成为应用主流。
 

灯光控制部分硬件组成框架

灯光控制部分硬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各部分接口电路如下:
 

图1:无线灯光控制电路

 

图2:非隔离电源电路图

①非隔离电源电路为MCU和无线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如图2所示,采用PI的LinkSwitch-TN,由于功率MOSFET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IC当中,设计过程可得到极大地简化。电路路中所用元件数目很少,无需变压器,即可以利用设计速成部分,使用标准元件完成常用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设计。

②无线模块连接电路如图3所示,PHY只需使用5个I/O口即可工作,同时采用SPI兼容的控制接口作为数据通讯接口,我们测试板也正是使用这种方式与 PHY模块进行连接的。各个接口功能如下:SCK:SPI串口时钟输入;SDI:SPI串口数据输入;NSEL:SPI片选输入(低电平有效);SDO:SPI串口数据输出;NIRQ:中断请求输出(低电平有效);PHY模块用作数据。该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底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无线设备上。
 

图3:无线模块连接电路

③调光模块电路如图4所示,包括一个EMI滤波器、一个无源功率因数校正、镇流器控制和灯谐振输出级,输出级采PWM输出驱动信号,通过驱动变压器驱动半桥MOS管,实现灯光的控制。
 

图4:调光控制电路

手持RF遥控部分硬件组成框架
 

图5:按键电路

手持RF遥控部分硬件组成框架如图5所示,具体电路接口如下:

①按键电路如图6所示,4*4轻触按键作为用户的输入,用户按键的输入判断是采用普通的I/O方式。具体每个按键定义为,可以根据开发着设计需要而定。

②无线模块连接电路与手持RF无线模块的电路与灯光控制部分基本一样,电路如图3所示,都是使用SPI方式与无线模块通信。

③电源电路如图7所示,手持遥控使用5V~9V干电池为系统供电。

 

图6:电源电路

推荐阅读:

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LCD移动电源设计方案
大功率应用的高能效电源设计方案
一套易于落地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八大常见LED灯具检测技术分享
DSP+FPGA实现高速手势识别系统设计

相关资讯
TVS管和稳压二极管的本质区别与选用指南​

​在电子电路设计与系统保护中,TVS管(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又称齐纳二极管)是两种常见且功能各异的半导体器件。尽管它们在外部形态和电路符号上较为相似,但二者的工作原理、核心参数及应用场景存在本质区别。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TVS管与稳压二极管的区别,帮助工程师做出正确的选型决策。

工程师必读!英飞凌CoolSiC™ MOSFET G2导通特性分析与选型要点

在追求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碳化硅(SiC)MOSFET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英飞凌科技推出的第二代CoolSiC™ MOSFET(G2)技术,以其卓越的性能,为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桩及工业驱动等应用树立了新的标杆。

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工作原理与分类

串口通讯是单片机与外部设备或其他单片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基本方式

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揭幕!开启嵌入式技术新纪元

2025年8月26日,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elexcon2025)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电子与嵌入式技术领域的专业大展,本届展会以“All for AI, All for Green”为主题,聚焦嵌入式AI与边缘计算、存储、功率半导体、电源、元器件以及SiP/先进封装等方向,全面呈现电子与嵌入式技术在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方向的最新进展。展会致力于为AI时代的产业升级提供全栈式技术与供应链支持,为工程师和技术决策者提供了绝佳的学习交流机会,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协作的重要平台。

工业机器人常用相机分类及性能特点

本文将深入剖析工业机器人领域常用的相机分类及其关键性能特点,揭开其“火眼金睛”背后的科技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