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快速充电3.0技术:剖析30分钟充电80%的秘诀

发布时间:2015-09-23 阅读量:136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小言

【导读】从某品牌手机的广告语“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效果来看,快速充电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刚需。尽管快速充电技术到目前为止技术仍不能满足需求,但各大技术厂家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最近高通发布了快速充电3.0技术,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它的技术原理。

先来了解什么是快速充电?

快速充电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顾名思义,就是让你的智能手机充电比以往更快速。最初能够让设备实现快速充电的最简单方法,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加大充电的电流,以实现最大化的充电效率。而最新的快速充电技术,现在还支持电池以更高的电压充电,电源线实现更高功率传输。

然而,无论是智能手机和充电器,正常来说都必须兼容相同的充电电压和电流,不然执行快速充电可能会碰到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于,如果你的手机支持以 9V/2V 的充电,但你的充电器电流仅为 1A,那么整个充电过程将会变得相对漫长;而另一种情况在于,你的充电器电流为 2A,但你手机仅支持 0.7A 的电流进行充电,同样会导致慢速充电;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你用高电流的充电器为兼容快速充电的设备充电,但由于非认证产品的原因,充电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

说实话,早期问世的快速充电技术,大多都是类似的技术,即优化初期充电过程中的传输功率,使用户电量不足时,能够以很短的时间充到合适的电量,然后拔掉线路继续使用。

Quick Charge 3.0

关于高通最新的 Quick Charge 3.0 快速充电技术有什么神奇的表现呢?按照高通的说法,在大约 35 分钟内就能将一部传统的手机从 0% 电量充电至 80%。

高通快速充电3.0技术:剖析30分钟充电80%的秘诀
 
还有两个高通宣传 Quick Charge 3.0 必说的点,一是与 Quick Charge 2.0 相比快速充电速度最高达 27%,减少功率损耗最高达 45%;二是比 Quick Charge 1.0 快 2 倍的充电速度。

听起来的确令人相当惊讶,不过高通没有宣传电池在充电的后期,实际电力传输效率就会变得低很多,所以虽然快速充电技术可以让你电池充满的时间缩减了 50%,速度更快,但仍然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充满电。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高通并不是吹嘘充电速度有多快,减少多长时间,重点是“提高充电效率”。为此,高通特别研发了一个特别值得称道的技术,称之为“最佳电压智能协商算法 INOV(Intelligent Negotiation for Optimum Voltage) ”, 并认为可以优化功率输出,保护电池寿命周期。

首先是优化功率输出,该算法具体所在的事情就是让便携设备具备选定所需功率电平的能力,以在任意时刻实现最佳功率传输,且最大化效率。例如,Quick Charge 3.0 可实现比 QuickCharge 2.0 最高达 38% 的效率提升。

再者,在电池充电的周期过程中,INOV 具有能够动态地调整充电电压的功能。当电池充电时,它吸收地电流慢慢地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最后 20% 的充电时间会比前面 80% 更长的原因。高通指出,只要在符合规定范围的电压,在 INOV 技术的帮助下,手机都能够获得敲到好处的电压以及预期的充电电流。

高通快速充电3.0技术:剖析30分钟充电80%的秘诀

动态调整电压的 INOV 技术,自然带来了充电选项方面的灵活性增强。之前 Quick Charge 2.0 支持四种模式以不同的功率电平充电,分别为 5V/2A、9V/2A、12V/1.67A 和 20V 四档充电电压。新的 Quick Charge 3.0 则以 200mV 增量为一档,提供从 3.6V 到 20V 电压的灵活选择。

总的来说,Quick Charge 3.0 技术重点无非就是大幅减少了充电期间电被浪费的量,“充电效率”成为了该技术的关键词,38% 的效率提升可喜可贺。相比之下,此前充电过程中不少额外的功率无法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流失并导致发热,手机整机的温度也因此升高从而减少了电池的寿命。高通通过对充电销量的更多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而最小化电量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充电效率并改善热表现。

Quick Charge 3.0 与 2.0 和 1.0 对比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了解,我们将高通每一代 Quick Charge 快速充电技术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具体如下图:

高通快速充电3.0技术:剖析30分钟充电80%的秘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Quick Charge 每一代技术发展始终保持了相对一致的电流,但增加了充电电压有助于提供更迅速的充电时间,而 Quick Charge 3.0 更广范围的电压则进一步为快速充电提供了更高的充电效率。

Quick Charge 3.0 对于充电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要求,所支持的峰值充电功率先比 Quick Charge 2.0 也没有发生改变,同样都是最高 18W。也就是说,一些设备里的电池尽管电压较低,但通过充电效率的提升,也可以比之前充电速度更快一些。但是,这一切取决于实际硬件。

还需要说明一点,高通 Quick Charge 3.0 保留了与 2.0 和 1.0 的向后兼容性,之前任何认证的充电器都能提供给最新支持 Quick Charge 3.0 的手机充电,并保证最好的充电效率,但是新手机配旧低功率充电器的做法,无法实现相匹配 Quick Charge 3.0 充电器所能提供的充电速度。此外,Quick Charge 3.0 也支持 USBType-C 接口标准进行充电。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高通是推出了 Quick Charge 3.0 技术,还公布了一大波新的处理器提供支持,不过具体是否能与我们走得更近,还需要 OEM 设备制造商来实现,而且要求充分利用专门的充电器配件。目前与高通合作的 Quick Charge 技术厂商超过 20 多家,不出意外的话,Quick Charge 3.0 将于 2016 年年初的新设备上出现。

高通快速充电3.0技术:剖析30分钟充电80%的秘诀

推荐阅读:

简易手环设计开发方案

第七次信息革命——人工智能,已经到来?

拆解魅族快充移动电源,探究mCharge是何方神圣

相关资讯
性能倍增在望:三星、SK海力士、美光联手推进DDR6平台验证

全球头部存储器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美光科技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均已完成DDR6内存标准的首个工程原型开发。这标志着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式迈入实质性验证阶段。目前,三巨头正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核心处理器设计厂商展开深度协作,加速推进DDR6内存平台的整体适配与验证流程,为后续产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全球最大容量SSD诞生!铠侠发布245.76TB存储怪兽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日本6nm芯片量产延迟!台积电熊本二厂工期延长一年半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大尺寸LCD面板2025年预计增2.4%,中国厂商份额近七成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LG Display Q2亏损1160亿韩元,OLED业务逆势增长56%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