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地下停车场照明方案,哪种更“亮”

发布时间:2015-09-8 阅读量:122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地下停车场因为处于无光地面下,所以照明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提出三种地下停车场LED照明解决方案,应用声控、人体感应和雷达技术,哪种技术方案更适合打造节能环保的照明方案呢,各种方案的特点又是什么?

地下停车场的照明,由于是长时间连续照明,如果用普通的LED日光灯照明,一是灯珠受高温度长时间的影响,衰减很快;二是在半夜没有人的时候,浪费电力,所以,要解决地下停车场的照明,就必须要做大幅度的延长LED日光灯的寿命,同时要节能,这就必须考虑停车场的环境,做到智能化。本文列出三种停车场LED照明解决方案,为解决停车场照明提供思路。

三大地下停车场照明方案,哪种更“亮”

智能声控方案

1. 采用自主开发的CPU控制,智能检测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2. 静止时超低照明功耗,一般为2-2.5W,并且根据环境可调;

3. 汽车进入时,自动感应满负荷工作,10-18W(0.6或1.2米灯具)

4. 满载工作时间:2秒-60秒根据环境可调;

5. 动作感应灵敏度:45dB;

6. 日平均功耗:4.8 瓦;(按工作8小时,静止16小时计,满负荷10W)

7. 适用于地下停车场,商场,楼梯等长照明场所。

8. 宽电压输入,适合全球使用。

声控方案的特点是检测周围的声音环境,如果周围环境太嘈,就容易一直亮灯;反之,如果周围太静,则可能不触发,所以灵敏度的设置很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可提出灵敏度和时间可调的方案,用户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行设置感应灵敏度,但有的用户不熟悉,反而把可调电位器拧坏了,这点要特别注意。

智能人体感应方案

1.采用自主研发的CPU控制,智能检测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2. 静止时超低照明功耗,一般为2-2.5W,并且根据环境可调;

3. 人体进入时,自动感应满负荷工作,10-18W(0.6或1.2米灯具)

4. 满载工作时间:2秒-60秒根据环境可调;

5. 感应灵敏度:1-2.5米;6. 日平均功耗:4.8 瓦;(按工作8小时,静止16小时计,满负荷10W)

6 适用于地下停车场,商场,楼梯等长照明场所。

7. 宽电压输入,适合全球使用。

人体感应方案的特点是检测人体发出的热释电红外线,利用菲涅尔透镜收集人体红外线的能量,一个肥胖的人,发出的红外线能量多些,反之,瘦小的人发出的红外线能量少些,因此,肥胖的人和瘦小的人感应的灵敏度不同,一般感应距离为2-4米,而且要适合有人的场合。由于热释电红外感应是检测人体的红外线,人体的体温一般是37.5度,而LED日光灯头附近的温度一般40-45($0.8415)度左右,所以受日光灯温度和光的干扰比较大。针对这个问题,可特别开发一款隔光和隔热的灯头,能有效地解决光的干扰和热的干扰的问题。一般建议,人体感应的日光灯更适应于楼道,如果应用于停车场,需要仔细确认周围的环境与人的关系。在第一次使用时,CPU需要一个周期的复位时间,第二次开始的触发才是准确的。

智能雷达感应方案

1.采用多普勒原理,自主研发雷达发射接收电路,智能检测周围环境,自动调整工作状态;

2. 静止时超低照明功耗,一般为2-2.5W,并且根据环境可调;

3. 有物体进入雷达区域时,自动感应满负荷工作,10-18W(0.6或1.2米灯具)

4. 满载工作时间:2秒-60秒根据环境可调;

5. 感应灵敏度:3-5米;

6. 日平均功耗:4.8 瓦;(按工作8小时,静止16小时计,满负荷10W)

7. 适用于地下停车场,商场,楼梯等长照明场所。

8.宽电压输入,适合全球使用。

智能雷达感应方案利用多普勒原理,发射5.8GHz左右的微波雷达信号,当有移动物体进入到雷达的电磁场内时,就能反馈信号给接收电路,从而触发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一般感应距离可以达到为5--9米,只要物体移动就可以触发。物体虽然在其触发范围内,如果不移动,仍然是不会触发的。雷达感应能穿透非金属物体,如石膏板,木板等,特别适合于隐蔽安装。如果有金属物体挡住发射面,会大大降低其灵敏度,这点要特别注意。雷达感应受干扰的影响比较小,而且灵敏度又比较高,特别适合于地下停车场的照明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infineon 车身控制器设计方案

第三代防盗感应器解决方案

可穿戴设备大局已定 这是真的吗

相关资讯
寒武纪,暴增4300%:AI芯片独角兽的爆发式增长

近日,AI芯片企业寒武纪(Cambricon)发布业绩预告,其营收或利润出现惊人增长,同比增幅高达4300%,引发资本市场和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这一数据不仅标志着寒武纪自身发展的重大突破,也折射出中国AI芯片行业在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显著进展。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全解析:技术优势引爆智能应用新纪元

BLDC电机控制与驱动器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方向持续演进。

高精密数字源表在霍尔效应测试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优势

霍尔效应是指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体时,在导体两侧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半导体工业中,霍尔效应测试已成为表征材料电学性能的重要手段,能够精确测量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电阻率等关键参数。然而,精确的霍尔测量面临着多重技术挑战:微弱信号的检测(通常为微伏级)、高精度电流源需求、复杂的温度环境影响以及多参数同步测量需求。

揭秘芯片制造“隐形守护者”:Seal Ring 技术究竟有何玄机?

Seal Ring,中文常译为“密封环”或“保护环”,是位于芯片最外层的一圈特殊结构,通常由多层金属和介质材料构成,环绕在芯片有源电路区域(即核心功能模块)的四周。它并非用于信号传输或数据处理,而是作为一种物理和电气的“防护屏障”,主要作用是保护芯片内部精密的电路结构免受外部环境和制造工艺的影响。

14名"内鬼"窃取华为芯片技术获刑,商业间谍案敲响警钟

14名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获取、泄露华为公司商业秘密,被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