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米Note2换屏门反思手机虚标现象

发布时间:2015-09-1 阅读量:9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郑凯

【导读】今天一大早,小米就跳出来对昨日小米note2换屏事件发表声明,承认是“失误”,并非有意欺骗。而这个“失误”是怎么来的,答案见仁见智。手机配置存在虚标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这次换屏门,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这种现象呢?

从红米Note2换屏门反思手机虚标现象
 
昨天,红米NOTE2手机因为涉嫌屏幕虚假宣传而被媒体扒到体无完肤。业界舆论一片倒之后,小米官方微博终于发出了一篇更令人错愕的公告。

小米官方微博公告称:“在红米NOTE2上线销售过程中,由于失误,导致在小米官网之外的部分产品图和文字存在错误信息……”。比照蓝鲸TMT的深度报道,我们可以发现,不仅小米官网在事发前后的对比是修改过的,包括京东、国美、一号店在事发前后的信息全部是错误的?所谓自己的失误,是怎么在这么多渠道中同步产生的呢?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小小的“文字存在错误信息”能够解释的。

本文以此为引,却并不想就小米而论小米。小米不过是被枪打的出头鸟,手机产品的各种虚标事件,在过去一直不断的发生。用户普遍不具备拆机分辨的能力,厂家就不断的打各种擦边球,这些虚标事件没有被大幅的曝光,真的要感谢这些强大的公关团队。

摄像头总被虚标
 
很有趣的是,还是在昨天,央视曝光称: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十几种手机拍摄性能进行测试:iPhone6、三星Galaxy S5、诺基亚Lumia 930、OPPO R5等多款手机拍照摄像成像性能不合格。

从红米Note2换屏门反思手机虚标现象
 
主要问题集中在色彩还原准确度,曝光量误差,动态分辨率等项目上。

对此,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崔砺金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带有拍照摄像功能的手机时,要先了解手机成像的影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镜头等基本性能指标,不要盲目轻信商家宣称的像素,而应该仔细比较。

这条新闻,由于央视并不非常正面的媒体形象和苹果、三星强大的品牌效应,被大家一笑而过了。但其实,摄像头作为很多手机主打的性能指标,在整个手机组建中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就出现了很多的虚标事件。

其实,差不多早在一个月前,浙江省消保委的测试报告就出来了。但在央视曝光之前,这个结果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前后摄像头性能都合格的仅两款,合格率只有20%。这说明,手机在摄像头性能的虚标,已经变成了常态,形成了潜规则,只有消费者被蒙在鼓里,仍然乐此不疲的比较着不同品牌手的像素。

除了虚标之外,手机摄像头也存在很多的虚假宣传。而不仅仅是小米。

比如,今年3月份,广东省消委会发布2月投诉案例,其中酷派大神F2因涉虚假宣传摄像头信息被消费者投诉。原来,酷派在2014年12月底发布会上称,酷派大神F2配套1300万像素的索尼堆栈式摄像头,但消费者杜先生在酷派官网购买该款手机后发现,摄像头型号为安美森ar1335,杜先生因此投诉了酷派大神F2。

摄像头虚标,很难被消费者发现的原因是,数字化很模糊,比如1300万像素,这个数字本身是没有完全意义的,还有很多其他软硬件的因素会影响到画质。

重灾区 手机存储容量虚标


这也是手机上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容易被虚标的一个组件。

从红米Note2换屏门反思手机虚标现象

早在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网站就曾发布消息称,目前智能手机存储容量存在标识不规范、标识容量与实际可用容量不一致的现象,涉嫌误导消费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当时,据北京市工商部门调查,市面上超过60%的智能手机存储容量存在“缺斤短两”的问题。北京市工商部门接到关于智能手机的申诉,其中以内存显示容量不够及标称问题的反映最为突出。

我曾看过某网友,自行购买了6款不同的标示16GB内存的手机,直接开机进行测试,结果同样是标为16GB的手机,实际的容量从12.38GB到7.88GB不等。而按照手机存储空间,最多达到标注的93%的话,16GB的理论空间也该有14.88GB。可惜的是,竟然没有一款达到这个标准。

最近,很多朋友在议论智能手机厂家该不该允许软件预装,和该不该允许预装卸载的话题。我倒觉得,第一步,先来解释一下到底是什么吃掉了标称的存储空间,对消费者才是最靠谱的“向前一大步”。

为何虚标总是屡禁不止

原因无外乎几个

1、  违禁成本低,很多厂家都忙着打擦边球,产品质量问题,通常也是不告不理,偶尔有个别消费者发现了虚标,最多赔偿个体了事。一旦发生了负面传播,公关部总能第一时间出来摆平。

2、个别品牌总试图奇招致胜。因为手机的产业链已经比较透明了。比如同样的芯片,同样的摄像头,同样的存储指标。手机的售价就基本相同了,为了弥补品牌的缺失或是试图在用户苛刻的性能比较中胜出,很容易剑走偏锋,在关键的组件上,虚标那么一下下。

3、虚标会成为惯性。这是一个心理问题,一旦仅仅依靠“错误信息”,或是错误的少写了一个“等”字,就可以形成对竞品的挤压,或是迅速占领市场。那么,这些品牌就会习惯于经常地那么“错一回”。久而久之,就从底限低下,到毫无底限可言。

总的来说,屡禁不止的源头,在于监管缺失,在于纠错成本低下,更在于要不要守住底限的心理关卡。

推荐阅读:

get技能:如何避免电子产品细菌堆积?

成本低至8美元:百度云智能手环开源方案

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无线充电”有戏吗?

相关资讯
2mm²颠覆快充技术!ROHM发布全球最小双MOSFET芯片"

全球半导体制造商ROHM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推出突破性30V耐压共源Nch MOSFET产品"AW2K21"。该产品采用2.0mm×2.0mm超小型封装,典型导通电阻低至2.0mΩ,兼具业界领先的功率密度与效能表现,标志着双向供电电路设计进入新一代技术阶段。

AI驱动半导体产业革新,台积电A14制程引领技术突破

在2025年5月15日举行的台积电技术论坛上,其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张晓强指出,半导体产业正迎来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动力的增长周期。台积电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值将同比增长超10%,而到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AI贡献的占比将达到45%。这一愿景的背后,是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封装技术及多场景应用生态上的持续创新。

全球微电子巨头Melexis董事会注入亚太基因,战略锚定60%营收核心区

全球领先的微电子工程企业Melexis(迈来芯)于2025年5月15日宣布,其年度股东大会正式通过决议,任命齐玲女士与Kazuhiro Takenaka先生为董事会新成员。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公司深化亚太市场战略布局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行业资深人才的多元视角,赋能全球业务增长与区域本地化运营。

工业智能化浪潮下的技术创新图谱:从感知设备到系统集成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半导体与电子元器件领域正经历着技术范式变革。2025年5月,知名NPI代理商贸泽电子联合Analog Devices与Samtec发布的《工业应用中的机器人、AI与ML深度解析》电子书,系统阐述了智能技术如何重构现代工业体系。该著作汇集九位行业专家的前沿观点,重点揭示了三大技术演进方向:

全球半导体巨头加速扩产布局 台积电启动九大新厂建设计划

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TSMC)在5月15日举办的2024年度技术论坛中国台湾专场上,首次披露了年度产能扩张蓝图。据该公司营运/先进技术暨光罩工程副总经理张宗生透露,今年将在中国台湾地区及海外同步推进九个生产设施建设项目,包含八座尖端晶圆制造厂和一座先进封装基地,彰显其在半导体先进制程领域的持续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