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未来:中国物联网要来了

发布时间:2015-08-28 阅读量:91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庆科在8月20日举行的“2015MiCO全球开发者大会”已圆满落幕,来自上海庆科、阿里云、中国工程院、体育总局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关于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物联网的发展态势。大会主题“桥见未来”,没错,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的物联网制造时代已在未来静候。

万物互联的时代,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到智能化的行业。但是,目前的产业发展尚未健全,开发者在挖掘用户核心需求及产品创意的同时,如何让硬件变得“智能”,并且产生“连接”,是影响行业生态的关键之处。

“桥”见未来:中国物联网要来了

倪光南:物联网时代看中国,呼唤产业标准化

来自中国工程院的倪光南院士认为,“互联网+”给中国企业带来很好的机会,让他们在壮大的过程中,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领军者。“互联网+”的核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理念,涵盖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等等,通过将传统产业和新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行业和产业。在这种模式中,传统行业界限将会消失,并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倪院士介绍道,中科院在做一个操作系统的产业联盟,这个体系包涵三个类别的操作系统:一是云计算中心,提供基础平台服务;二是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人们通过它可以接受服务;三是嵌入式系统,是在硬件设备上的操作系统,也就是MiCO这样的操作系统。庆科的MiCO系统,已经帮助很多硬件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这个就是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

此外,倪院士还提出:“物联网操作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适合不同的需求,希望庆科能成为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标准化企业。在PC时代,微软引领潮流;到了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苹果的、安卓引领潮流,希望在物联网的时代,中国企业能够抓住机遇、形成行业标准,并且引领世界的潮流。


王永虹:连接孤岛,形成大数据的海洋

“桥”是连接的象征,给人提供方便,给生活带来希望,MiCO也是一种“桥”,将开发者、产品、网络、服务和应用连接起来,或许就能达到“未来所想象的样子”。

庆科做了物联网底层开发的操作系统,MiCO诞生至今经历了第一个365天,一方面与多家芯片原厂深度合作,将MiCO植入不同的芯片,并推出一系列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MiCOKit开发套件,符合物联网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垂直领域,MiCO做了非常多的应用,在家电、照明、健康等领域分别推出“白电盒子”“无限亮智能照明加速平台”“fOS健康操作系统”等方案。

在家电和其它垂直领域,很多公司通过智能化实现了弯道超车,这对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机会。只有所有的设备联网,云端才能形成大数据,把孤岛连接起来,才能形成大数据的海洋。在整个产业里,云端和数据的承载,都需要一个平台,对于开发者来说是一个太过巨大的投入,所以庆科联合阿里、微软、苏宁、微信等云平台,打造一套完全开源的端到云整体解决方案。


金戈:当十亿台设备出现,你是否已准备好?

作为DT(Data Technology)时代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云是物联网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里云事业部总经理金戈提出: 现在是物联网萌动的时代,但真当十亿台设备出现的时候,大家又是否能准备好?海量的数据、专业的成本核算、系统的安全、人和物的互动,这四方面是阿里云在物联网方向上的战略,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数据来了,你接得住吗例如一个运营位置服务的公司,每天产生十几个T的关系性数据,这么大的数据需要多少人力、机器和网线?采用阿里云海量的分布式数据库,在MySQL引擎的基础上,最大可以支持128T的数据,帮助开发者把规模做得更大。

问题二:数据来了,你算得过来吗?遇到海量数据怎么计算?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可能数据中心要买一千台机器。但阿里提供了两种海量计算的产品,一是离线计算产品,二是实时计算数据库,它的特点是能在千亿记录的时候提供秒级查询,阿里双十一活动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系统记录和分析数据。

问题三:你付得起账单吗?对此,阿里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创新,将传统的PC服务器改成分布式数据库,将TPS的计算压缩到12万元,阿里通过供应链的革新,能将存储成本降低40%。

问题四:有人来踢馆怎么办?随着物联网不断地深入,安全话题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常见的网络攻击,阿里可以帮客户承载百G的网络攻击,并且全国最优秀、积累最深的数据库,能保证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系统上运营云计算的应用。

阿里和庆科MiCO的合作,希望在云计算上构建一个繁荣的生态,理想就是:让云成为物,让物触手可及。当云上的内容、生活、政府的各种基础设施、信息服务,都植入到OS上来,大家就能有更多的体验:让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触手可及。


吴拥民:IoT是电子行业和制造业的春天

IoT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也是孕育千亿美元公司的领域。网龙网络公司研发部总监吴拥民说:物联网,它以人为核心,物是载体,仅在中国数量就是千亿级。在硬件开放方面,电子和制造企业会比互联网公司做的更好,比如硬件设计、IC、PCB,固件、组装等等。但他们缺乏的是智能化,第一步是装上一个Wi-Fi,有一个智能的桥梁;第二步是背后必须有服务。通过一个个单独的硬件是不可能达成IoT的,必须通过智能云的服务完成。

ND(网龙Net Dragon)作为一家技术服务公司,并不擅长做硬件,但是在MiCO操作系统的下,其即将推出的可用于教育交互的玩具产品,则充分发挥了网龙在云和解决方案方面的特长。未来,网龙会把概念的整体设计方案免费授权给各个电子制造业和传统制造商,此外还会在各垂直领域的提供智能产品云服务(SaaS),提供免费的云服务和共享的数据分析。期待网龙的服务能够帮助更多的厂商,加入硬件的智造队伍中来。

以上的几位专家分享,仅是大会海量内容的沧海一粟,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的365天,是智能硬件平台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万物互联也只是智能生活的第一步,云端、大数据、标准化都还是函待完善的问题。开放和协作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精神,期待产业链的参与者们,能够抓住机遇,早日实现物联网时代的“中国智造“。(完)

相关资讯
低成本玩转Bode分析!共模扼流圈让普通示波器秒变网络分析仪神器

在电子工程领域,频率响应分析(Bode分析)一直是电路设计和调试的重要工具。然而,专业网络分析仪的高昂价格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一个令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共模扼流圈与示波器的黄金组合,可以极低成本实现专业级Bode分析。通过巧妙利用共模扼流圈的独特特性,配合普通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即使是预算有限的爱好者也能获得准确的频率响应曲线。

高速USB接口PCB设计指南:从2.0到3.0的关键技术突破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USB接口已成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标准配置。一个优秀的USB接口PCB设计不仅能确保信号完整性,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口的理论传输速度

国产半导体重大突破!攻克28nm以下e-Flash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8月2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进展——领开半导体成功研发并量产28nm以下嵌入式闪存(e-Flash)技术,一举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存储芯片的技术空白,更为国产MCU、汽车电子及AIoT设备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支撑。

特朗普政府芯片入股计划引争议,全球半导体格局或生变!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入股包括英特尔在内的三大芯片巨头,以加强对半导体产业的控制。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震动,外界担忧此举可能重塑全球芯片产业格局,并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