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的无线互联救星是5G WiFi和LDPC技术?

发布时间:2015-08-28 阅读量:22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博通——Clint Brown

【导读】物联网趋势给无线互联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之前的WiFi技术还不足以满足无线连接的巨大流量需求。幸运的是,5G WiFi波束成形技术已应运而生,再结合LDPC技术,有望大幅提升无线连接的性能,帮助满足无线通信行业的要求。

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无处不在。研究人员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无线互联设备数量将升至500亿台1。因此,消费者不仅希望能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和游戏机等不同设备上欣赏到丰富的多媒体内容,还希望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可靠性以及电源效率。幸运的是,802.11ac标准,或第五代Wi-Fi(5G WiFi)技术已应运而生,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其能够帮助无线通信行业满足上述需求。

与之前的Wi-Fi技术相比,5G WiFi在传输千兆吞吐量方面,运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同时,其在5 GHz带宽上运行时,与相同带宽上的其他802.11技术一样支持向后兼容。此外,通过诸如传输(Tx)波束成形和低密度奇偶校验检查(LDPC)等技术组合,它还有望解决“有限的覆盖范围和连接速度(例如:速率)”等越来越困扰Wi-Fi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难题,我们以家庭环境中典型的WLAN设置为例,其通过无线路由器连接不同的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和电视等)。由于家中的楼层和墙壁也可能构成连接场景里的一部分,不是家庭中的所有位置都能实现最佳的连接效果。大多数消费者凭直觉采取行动去改善连接状况,例如,将房门打开以提高安装在家庭活动室中WLAN 接入点(AP)的信号效果。由于频繁地改变家中的AP位置并不现实,我们需要采取其他方法来改善连接效果。

5G WiFi采用了两种可选技术,通过提高限定范围内的速率或吞吐能力来加速连接性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波束成形技术,这是一种非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多种设备,并可将无线连接性能提升2-3倍。波束成形技术能控制射频能量的方向,将其引向打算要接收信号的接收器,从而提高无线连接性能(图1)。这种技术甚至还能让无线信号绕过墙角或穿过墙壁,从而消除Wi-Fi网络的盲点 。

无线连接性能大幅提升的奥秘在于5G WiFi和LDPC技术?
 
图1. 借助 802.11ac(和802.11n)波束成形技术,无论周边有多少设备,集线器或AP都能让无线信号直接传向需要信号的设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传统Wi-Fi技术只能在设定区域辐射无线信号,而该区域内的任何设备都能接收该信号。


LDPC是一种正向纠错编码体系,常用于确保编码可靠性并提高编码增益。该方法于1960年代早期发明问世,能在背景噪声较大、数据容易出现损坏的频率中传输信息。利用该方法,我们能大幅减少噪声通道中信息传输丢失的几率,从而确保传输高效可靠的信息,同时也能渐进地提高更大范围内的传输速率。

当波束成形和LDPC技术结合使用时,相对于802.11ac的256 QAM标准而言,其能够提高整体的无线覆盖范围和速率并扩大其连接范围。事实上,增益提升能达6到8 dBm,带宽提升扩展范围高达3倍(图2)。此外,除了可选用连续的160 MHz通道或非连续的80+80 MHz通道之外,5G WiFi还支持80-MHz通道,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高速线路来支持增加的流量。换言之,5G WiFi只需在80-MHz通道上使用160-MHz频率,就能将带宽提高高达4倍。这些做法确实能大幅提高性能,那么这对终端用户有什么实际价值呢?

无线连接性能大幅提升的奥秘在于5G WiFi和LDPC技术?
图2. LDPC和波束成形技术相互配合,能大幅提高接收器的吞吐能力和灵敏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典型的企业场景。例如,办公空间位于不同楼层,且有办公室和小隔间等不同的办公空间(图3)。办公设施周边设置一个5G WiFi 3x3 WLAN AP和几个5G WiFi站点,为员工提供无线连接服务。我们利用与AP的不同距离来检测是否使用波束成形技术时的吞吐量。距离为10米和20米时,无论是否使用波束成形技术,吞吐能力均保持不变;距离为30米和40米时,我们明显能看到使用波束成形技术提高了吞吐量;不过,波束成形技术最大的效果是当距离达到50米时,这时使用波束成形技术能将吞吐能力提高到157 Mbps,而不使用波束成形技术就只有87 Mbps,也就是说吞吐能力由此提升高达80%。如果再配合使用LDPC技术,那么还能进一步提高吞吐量。

无线连接性能大幅提升的奥秘在于5G WiFi和LDPC技术?
      
图3. 5G WiFi波束成形技术能针对指定客户端或设备提高连接范围和数据速率。在本例中,该技术能将吞吐量提升高达80%。

消费者对更多连接设备和数据的需求无穷无尽,而企业网络则必须努力满足更大密度的用户需求,同时改进用户体验,因此波束成形和LDPC等高级技术如今变得更加至关重要。通过大幅提高无线连接性能,为传统Wi-Fi技术向5G WiFi技术转型铺平道路,并为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需求做好准备。

推荐阅读:

一键掌控:多屏LED显示控制系统方案

除了GPS,你还知道那些定位技术?

家电如何玩转黑白?展望IFA2015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

相关资讯
500Wh/kg凝聚态电池破局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试飞4吨级验证机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