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发布时间:2015-08-24 阅读量:9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目前,可穿戴在当代的应用可谓是越来越广泛,可穿戴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我爱方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如果触摸一下衣服就能接打电话、开启音乐,甚至能跟踪你的身体健康状况、调节家中的灯光,会不会觉得那些智能手环、项链、脚链什么的都弱爆了?

一家名为TE Connectivity(以下简称TE)的公司正在帮助谷歌开发这种酷酷的智能服装技术。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早在今年6月份,谷歌曾发布过受到不少科技爱好者追捧的Project Jacquard项目。该项目要把看似普通的纺织品变成触控感应的平面,如果穿在身上便可以直接用衣服来接听电话、进行运动跟踪等等。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随后TE宣布已开发出一个概念验证,能够帮助传统服装生产企业通过整合车间和工序,以研发智能或通过网络互联的纺织品。也就是说,谷歌所描述的智能服装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它真的有可能在某一天被我们穿在身上。

在谷歌之前,智能服装的概念已经存在,但大多是对成品服装进行改造,例如通过在服装上增加硬件、电路、传感器的方式监测用户的心率、呼吸,或者添加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缆,这样出门时手机可以直接连接衣服上的USB口进行太阳能充电。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这种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但谷歌显然觉得这不够高科技,反而瞄准了衣服的原材料“开刀”——将导电纤维和普通纱线纺织在一起。这样机器做出的布料本身就可以具有触控功能,使用这种布料制作的服装穿起来也更加舒服,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笨拙的“机器人”。

谷歌曾表示,这种传导纺线非常强韧,足以承受非常残酷的纺织品制作流程,但同时又十分美观,可用在任何东西上,包括亚麻、丝绸、棉和羊毛制品等等。普通纺线多是捻成的,因此非常脆弱,很容易断。而谷歌设计的纺线采用了编织工艺,如果对其进行拉伸,纺线会产生收缩并变得更加强韧,甚至徒手也无法扯断它。

介绍智能服装才是究极可穿戴设备形态

按照谷歌的设想,在未来即使是不了解电子器件的服装设计师也能用这样的布料进行多种多样的设计,任意添加新的功能,制作出极富创意的服装产品。目前实现智能服装的各种应用功能主要是通过蓝牙来连接。

从布料本身来解决服装智能性的想法固然炫酷,但是就一件衣服而言,它必然会被放在洗衣机里反复清洗或烘干,也会面临各种力度的揉搓,加入电子器件的服装材料能经得住这些考验吗?

而从生产环节来看,制作添加各种线路的智能服装显然比生产普通服装要难的多。要知道电子设备工厂的环境和服装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服装厂常有的高浓度的粉尘和热量非常不适合处理那些电子元器件。

为此,TE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可穿戴设备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一套全新的生产流程,它既能保留纺织工人所熟悉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同时还可以确保新的技术不会影响服装的智能连接性,以成功生产出耐磨损和清洗的智能布料。

TE称在该项目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提供灵活、可洗的超小连接器,来支持普通织物纤维和导电纤维之间的电信号传输。

除TE外,谷歌也与知名牛仔服装品牌Levi’s签订了合作协议。如果研发顺利,谷歌预计明年将有2600万件智能服装在美国上市,并随之向开发者社区开放API,以便让开发者们自由设计可在衣服上使用的应用。

只是对于这样一件极具科技感的服装,不知道又得花多少钱才能穿在身上了。

相关文章

TI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最理想的充电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可穿戴式医疗系统芯片的无线收发器

东芝TZ1000系列处理器在医疗行业可穿戴设备的应用
相关资讯
Meta豪掷2亿美元争抢AI顶尖人才,超级智能团队组建引发行业震动​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公司近期以突破行业纪录的薪酬方案招募前苹果公司AI模型研发负责人庞如明(Ruoming Pang),据悉该方案总价值逾2亿美元,包含现金奖励与长期股权激励。此举标志着科技巨头对顶尖AI人才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

OLED面板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2025年Q1收入回暖,但全年增长承压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于7月9日发布的全球OLED面板市场追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成功扭转了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的颓势。这一复苏主要得益于增强现实(AR)眼镜、车载显示、智能手表、电视及显示器五大品类出货量的加速增长,推动整体出货量同比上升4%。

TCL中环2025H1预亏超40亿元,光伏产能失衡与价格下行成主因

TCL中环近日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在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之间。与上年同期30.64亿元的亏损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扣除包括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业务亏损额预计达41亿至46亿元。基本每股亏损约在1.0017元至1.1269元区间。

折叠屏定价策略生变:三星Fold 7提价5%,Flip 7 FE下探899美元

2025年7月9日,三星电子正式推出全新一代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系列折叠屏设备。此次产品迭代聚焦核心痛点优化,其中Fold 7实现厚度缩减26%与重量减轻10%的突破性进展,通过结构创新显著改善过往折叠屏的厚重体验。

深圳华强:电子元器件价格触底,海思与昇腾AI业务驱动增长新引擎

近期机构调研中,深圳华强管理层深入剖析了电子元器件市场现状与公司战略布局。经历2023至2024年持续下行周期后,大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已探明底部区域。残酷的价格竞争加速了上游芯片设计行业洗牌,低效产能逐步出清,为行业格局优化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与市场话语权的优质原厂存在提价动能,但涨价能否形成持续性、广泛性趋势仍需密切跟踪终端需求复苏强度及库存消化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