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5 阅读量:2062 来源: 发布人:
一说到vivo我们脑中就会出现两个词,一是HIFI,二是超薄,就说一年前谁能想到手机厚度能达到4.75mm,vivo做到了,如果让我来评价4.75mm是什么样的设计?我肯定会说这肯定是疯了,其次是极致,今天我们就通过拆解来看看vivox5max是如何做到4.75mm超薄机身的!
硬件参数:
·5.5英寸1920*1080 Super AMOLED的屏幕(401ppi)
·CPU 为八核64位高通骁龙615处理器(MSM8939)
·GPU为高通Adreno405
·2GB RAN
·16GB ROM(支持最高128GB MicroSD卡扩充)
·2000mAh不可拆卸电池
·1300万后置摄像头,500万前置摄像头
·运行基于Android 4.4 的Funtouch OS 2.0系统
硬件方面因为要保证非常薄的厚度,不得不做出了许多的妥协,尤其是在电池容量方面,在5.5英寸手机3000mAh电池横行的年代,选择了2000mAh的电池也是迫不得已啊。
首先,VIVO X5MAX采用了背盖三段式设计,这一设计一直在VIVO的产品中得以延续,背后三段式设计更大程度上为了照顾凸起的摄像头,顶部摄像头位置凸起,塑料材质更加容易贴合镜头。
其实采用金属后盖,也不仅仅为了手感,外观设计方面的考虑,背后采用金属材质也兼顾了增加整机稳定性方面的考虑,毕竟手机越薄,稳定性也就随之下降,所以采用金属后盖增加整机稳定性,并且金属也能做到令人满意的厚度。
固定螺丝的数量也一直影响整机的稳定性,固定螺丝越多也就表示结构相对稳定,但内部设计也会带来更多麻烦,而VIVO X5 MAX内部固定螺丝是笔者见过的手机中较多的,由此可见,整机稳定性是VIVO 工程师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由于处于超薄设计的考虑,内部底部并没有采用传统PCB电路板,而是采用软性印刷电路板上焊接组件代替,例如MicroUSB接口就是直接焊接在排线上的,为了固定USB接口,VIVO X5MAX也专门定制了金属固定片,保证多次插拔数据线不会导致USB口问题。
顶部为了保护电路板,采用了单独的金属注塑保护罩经行固定,我们可以看到为了追求纤薄,金属保护罩上根据底部芯片部件的高低,经行了专门的规划,力求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不影响整机厚度
内部方面,笔者的第一感觉是主板芯片排列十分的紧密,主板空间利用率超高,而后盖上主板位置和电池位置上也贴了一整块石墨散热层,用于整机散热。
底部超薄的印刷电路板上集成了信号天线,震动模块,通话麦克风,microusb充电和数据接口,还肩负了扬声器底座的功能,相比于采用普通PCB硬质电路板,软性印刷电路板能够节省0.6mm左右的厚度。
即使底部采用软性印刷电路板作为扬声器的基底,仍然不能够满足4.75mm的要求,要知道一般超薄手机光是扬声器厚度就要达到5mm左右,此次VIVO X5MAX采用了定制化的超薄扬声器,厚度达到了2.36MM左右,是史上最薄手机扬声器了。
关注我们拆解的用户应该知道,一般超薄的手机都是将SIM卡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但是对于X5MAX来说,直接焊接在主板上SIM卡槽的厚度就是主板厚度+SIM卡槽厚度,为了极致厚度,SIM卡槽也被独立焊接在软性印刷电路板上,并用金属板固定。
其实为何我们之前有4.75mm是否就是智能手机极限的疑问,因为在摄像头没凸起之后,手机上最厚的不见并且厚度不变的就是这个3.5mm的手机耳机插口,4.75mm剪切3.5mm之后就意味着前端屏幕面至少要薄过1.25mm,很难想像。
前面我们说到要想达到4.75mm,前端屏幕厚度必须控制在1.25mm以下,就连以薄著称的Super AMOLED也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所以VIVO X5MAX采用了定制化的Super AMOLED,最终达到了标准。
VIVO X5MAX 的电池固定采用了无痕胶设计,只要向正确方向抽出无痕胶,就会将无痕胶抽出,不会在电池背面留下任何痕迹,这为更换电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VIVO X5MAX 采用了2000mAh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4mm,让笔者想到了口香糖,其实续航一直是超薄手机的一大难题,目前智能通过超高密度电池和低功耗芯片组来解决这一问题,顺便一说这是所有智能手机当中最薄的电池。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次VIVO X5MAX 采用了三层金属固定,表面两层为不锈钢,而底部采用了镁铝合金,并且用铆钉将三层固定,官方宣城多铆钉固定法是借鉴了飞机机翼的多梁设计,使得整机韧性更强
其实多梁设计也是在保证机身厚度达标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手机稳定性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到手机内部进行了分区域不同方式的固定,其中电池仓采用下沉设计,为了能让电池容量更大,采用双层金属作为固定支架。
Vivo X5MAX采用了摄像头凸起的设计,但仍然采用了超薄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厚度问题目前业界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可以说追求画质,镜头厚度就会越大,摄像头面积就会越大。
在VIVO X5MAX未发布之前,一直认为会为了超薄机身而采用异形的耳机孔,例如microUSB耳机孔等,但任何以损耗音质的方式降低机身厚度的方法,VIVO X5MAX都没有做,耳机孔我们可以看到是标准的3.5mm的耳机孔。
主板厚度方面,vivo X5MAX也选用了单面走线的超薄黑色PCB电路板,厚度达到了0.64mm,采用这种超薄电路板就意味着所有主要芯片近能够在单面进行贴片,十分考验主板芯片布局的设计能力。
为了超薄,主板屏蔽罩并没有采用可拆卸设计,而是直接焊接在芯片周围,并且屏蔽罩几乎是压在芯片上,对于工艺的要求必须十分精湛,图中为笔者费力拆解屏蔽罩之后的SKHYNIX 2GB RAM+16GB ROM组合闪存芯片特写
目前智能手机普遍使用处理器和内存芯片封装技术,而此次VIVO X5MAX 很有可能是考虑到封装芯片会增加单个芯片高度,而采用了处理器和内存分离的设计,这种设计满足了最终厚度的要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一部分性能,图为高通615处理器特写。
高通WTR1605L射频芯片特写,该芯片支持4G LTE网络。
高通PM8916电源管理芯片特写。
WCN3660蓝牙、WIFI、FM芯片特写。
ESS ES9018 DAC芯片特写,VIVO X5MAX支持的HIFI 2.0标准这颗芯片功不可没。
主板背面没有任何主要芯片,集成了光线和距离传感器。
雅马哈YSS205X环绕立体声信号处理芯片。
ESS SABRE S601K二级运放芯片特写。
高速切割C角特写。
拆机全家福。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