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瓶颈与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21 阅读量:79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受困于规模较大,操作复杂,面临着许多发展困难。而拥有着互联网特质的智能家居单品则更为灵活,但是它也面临着智能硬件所特有的发展困境。下方将详细解读智能家居的瓶颈与发展。

传统的智能家居是一个面向家庭智能控制的系统,然而,它的市场规模在国内非常小,因为国内房价非常高,使得拥有大型住宅的用户非常少,因此,传统智能家居厂商需要从品牌、线下渠道、商业模式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而新兴的智能家居单品则摆脱了传统模式的臃肿,其更容易上手,能快速获取用户,然而,这类产品的制造商通常为初创企业,不成熟产品居多,发展也更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同系统厂商开放合作,开拓市场通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系统与单品各有优势及瓶颈

传统的智能家居系统受困于规模较大,操作复杂,面临着发展困难:

1. 更加高端专业,面向全宅式的体验,而且市场体量比较小,偏向于前装市场,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高端客户,使得用户面非常窄,发展艰难。
2. 购买之后,用户的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非常多,使得后期服务工作量很大。
3. 不太适合互联网的操作方式,互联网的方式是考虑用低成本的方式快速获取用户,而传统的智能家居厂商获取在线用户慢,模式较重。

图1:智能家居系统包含多个单品

而更为“轻巧”的智能家居单品则更为灵活,拥有着互联网特质:

1. 价格比较低,易上手。比如,智能插座,买来之后就能用,为用户带来了便利。
2. 不用太注重模式,只需做到专注,容易做到极致,容易出爆品。
3. 面向个人,面向极客,受发烧友喜爱,可以提升舆论接受度。

然而,它也面临着智能硬件所特有的发展困境:

1. 伪需求比较多。更多的是产品经理构想出来的需求,用户体验差,功能比较单一,使用场景单调。
2. 销量差,存在在京东等平台上刷单的情况。
3. 缺乏好的商业模式。更多的产品是电子产品厂商在找新的突破口,没有形成良好的盈利模式。
4. 同质化严重,低质化严重。比如,市场上的智能插座,功能大多雷同,又比如,智能穿戴产品,手表,手环,外形相似,功能相似,没有抓住用户痛点。另外,部分产品的质量也不敢恭维,这是由于一些初创公司的出货量比较小,找不到供应链支持,产品的品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供应链问题也使得智能家居单品的跳票率及死亡率变高。
5. 存在站队现象。一些初创公司需要找到大的云平台,建立市场通路,但是,这些小企业也容易被平台企业“绑架”,限制发展。

同时,初创公司自身还存在一些致命问题:好高骛远,看不清实际需求,容易被心理预期所迷惑,思路有待突破。一些初创公司开始时是有很好的想法,但是不能快速变现成消费者的需求,在推出产品之后,受到市场冷落,往往会出现迷茫的情况,因此,还要突破一些自身限制。

图2:手表手环类产品:外观及功能大多雷同,且与国外品牌非常相像

开放合作有助于发展壮大

为解决单品发展所遭遇的瓶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

初创公司应该保持中立,避免站队,与平台公司开放合作。“我们中控公司在找第三方单品合作,做接入的时候,有的公司会提出达到一定的订货量,才谈合作,这样对于通路的形成非常不利。” 何家平说,“单品公司只有在广泛对接之后,才能发展更快。”

另外,海外市场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因为一些海外市场的用户倾向于DIY,非常喜欢新兴的智能硬件。

从产品实际使用出发。比如,对于红外转发产品来讲,大部分用户使用该产品是用来控制空调的,而不是控制电视的,因为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了。了解到用户的使用需求后,可以再对产品做优化,以适应这种使用场景。

分享用户数据。许多单品公司的想法是通过硬件产品获取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一些东西,以做进一步开发。但是,大数据商用的梦想还比较遥远,因为,拥有数据分析能力国内公司并不多,即便能够分析出数据,但也不能马上变现。数据是属于用户的,不是数据设备制造方的,所以,因为不想让平台公司获取数据而不同它建立连接,是错误的想法。

颜值&品牌&线下渠道

不同于单品,传统智能家居厂商应利用自身优势,完善产品,做好渠道。

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场开始出现一种趋势——小系统与单品开始有机结合:目前单品公司在发现其功能过于单一之后,倾向于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功能更加多样的小系统,投资方也开始将目标从单品转向了小系统,因为小系统有生态链特征,接触面更多,生存能力更强。这为系统厂商提供了机会,毕竟系统厂商成为了主体。

另外,建立品牌很重要,而且现在是品牌建立的黄金时期,因为在智能家居市场还没有一个强势的品牌。但是,品牌需要包装,更需要时间证明,因此需要持之以恒地将产品质量做好。

产品的颜值与质量都很重要,产品颜值高了之后,才能吸引用户使用,同时,质量还要过硬,系统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应该要和房子的使用年限一样长。

传统厂商应努力做好线下渠道,因为通过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出售产品是不切实际的。另外,传统智能家居的业务核心在前装,“但是,其市场体量非常小,全国的市场规模大约在50亿-90亿元,做得大的公司可能仅有2亿元左右。” 何家平说。“为了避免这种小体量市场弊端,可以从后装市场或者商业模式上找突破口。”

单品+系统要遵循市场规律

智能硬件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从B2B到B2C的发展,先要面向企业,再面向消费者,从高端到低端,从高频到低频。比如,手机是从以前的大哥大,到GSM手机,再到智能机,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智能家居也要遵循这个规律。

智能硬件只是一种模式和手段,用户需要的是内容和服务,在今后的推广中,应该更注重内容和服务的建设。

最重要一点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做好产品定位。

相关资讯
红外传感器的选型要素与应用场景解析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DigiKey发布《机器人技术探秘》系列:联合Eaton与SICK深入探索机器人自动化新纪元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 2025深圳半导体展9月启幕!全产业链覆盖,超千家龙头集结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