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是可穿戴设备的终极目标吗?

发布时间:2015-07-28 阅读量:84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几年来,可穿戴的概念逐渐被普及,但是可穿戴产品的销售情况却不进如人意,最被看好的applewatch据预测,至今的销售量约为400万块,就被疯传:再也卖不动了!到底可穿戴的前方在哪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服装目前的一个可行方向。

可穿戴设备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未来设备趋势,主要是由于其设计形式,而最终极的方向,毫无疑问是服装。即便一个人不佩戴手表、眼镜,但他需要每天穿上衣服出门,这边给予了智能服装先天的优势。那么,目前智能服装的发展形势如何、未来又将怎样呢?一起来探讨一下。

智能服装的现状:实穿性是一个问题

“穿”是可穿戴的终极目标吗?
 
事实上,人们一直在尝试创作智能服装,具有连接性、数字功能的产品已经比比皆是。比如,市场中拥有集成音乐播放器的滑雪服,用户可一边滑雪一边听音乐;著名牛仔裤厂商Levi's曾经尝试设计“iPod牛仔裤”;Tommy Hilfiger的太阳能外套看上去略显怪异,但能够为手机通过持久的电力。在各种科技展会上,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奇装异服”,比如集成LED灯的礼服、采用3D打印、能够表达穿戴者情绪的英特尔“突触裙”。

然而,大部分智能服装都突出了前卫、智能的体验,却忽略了服装最基本的元素:实穿性。显然,没有人会在公开场合穿着一款布满20个LED灯的衣服,只是为了让别人通过灯光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从实穿性角度来看,智能服装们甚至要比高级定制礼服更难以企及。

先进运动监测是可行方向

“穿”是可穿戴的终极目标吗?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服装目前的一个可行方向,是集成织物传感器、具有先进运动监测功能的运动服。比如Athos、OmSignal等产品,通过肌电图传感器监测用户运动时的肌肉运动,呈现出更细腻、准确的数据,从体验上要比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的手环们更出色。另外,其设计与一般紧身衣无异、穿着感也比较舒适。当然,智能运动服的市场定位相对小众一些,可能仅有注重专业训练的体育爱好者会感兴趣,这是市场化的问题。

小结


不论什么时候,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永远是时尚、得体、舒适,所有智能服装均需要以此为基础,在保证实穿性的同时,还搭载现代科技功能,这与智能手机等纯电子产品是不同的。所以,那些看上去像是外星人战斗服的智能服装并不成为未来趋势,人们在等待更好的产品,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

来源/Inside:戴客网

相关阅读:

【趣论】Apple Watch要兼容Android平台?

国产手机市场解读:群雄逐鹿,难成霸主

为什么富士康做得出全球热卖的苹果却量产不了锤子

相关资讯
超11万人次观展,5723名海外买家到场!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圆满落幕​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

IOTE 2025物联网展开启AIoT生态新纪元:千家展商齐聚,首日超5万观众!

​8月27日,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在8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全球展商,涵盖人形机器人、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无源物联网、电子纸等前沿领域。开展首日即吸引超5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现出AIoT融合背景下物联网产业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11月在沪开幕,聚焦“创新强基”助推产业协同生态

在创新驱动与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下,2024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迎来强劲复苏与高质量发展,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2万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展现出显著的发展韧性。行业在移动终端、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关键下游市场的驱动下,不仅产业配套能力实现跃升,一批骨干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也持续增强。在此蓬勃发展的产业背景中,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创新强基 智造升级”为主题,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寒武纪登顶A股“股王”!单日暴涨15.73%,市值破6600亿,公司紧急提示: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

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明确指出:当前股价已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较大投资风险,提醒投资者理性决策,谨慎参与交易。

扫码PDA手持终端助力快递驿站:智能升级,高效处理每日千件包裹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快递驿站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用户体验。面对日益增长的包裹处理压力,传统人工登记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操作要求。而搭载智能扫码技术的PDA手持终端,正成为快递驿站实现数字化管理、提升出入库效率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