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是可穿戴设备的终极目标吗?

发布时间:2015-07-28 阅读量:78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近几年来,可穿戴的概念逐渐被普及,但是可穿戴产品的销售情况却不进如人意,最被看好的applewatch据预测,至今的销售量约为400万块,就被疯传:再也卖不动了!到底可穿戴的前方在哪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智能服装目前的一个可行方向。

可穿戴设备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未来设备趋势,主要是由于其设计形式,而最终极的方向,毫无疑问是服装。即便一个人不佩戴手表、眼镜,但他需要每天穿上衣服出门,这边给予了智能服装先天的优势。那么,目前智能服装的发展形势如何、未来又将怎样呢?一起来探讨一下。

智能服装的现状:实穿性是一个问题

“穿”是可穿戴的终极目标吗?
 
事实上,人们一直在尝试创作智能服装,具有连接性、数字功能的产品已经比比皆是。比如,市场中拥有集成音乐播放器的滑雪服,用户可一边滑雪一边听音乐;著名牛仔裤厂商Levi's曾经尝试设计“iPod牛仔裤”;Tommy Hilfiger的太阳能外套看上去略显怪异,但能够为手机通过持久的电力。在各种科技展会上,我们也能经常看到一些“奇装异服”,比如集成LED灯的礼服、采用3D打印、能够表达穿戴者情绪的英特尔“突触裙”。

然而,大部分智能服装都突出了前卫、智能的体验,却忽略了服装最基本的元素:实穿性。显然,没有人会在公开场合穿着一款布满20个LED灯的衣服,只是为了让别人通过灯光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从实穿性角度来看,智能服装们甚至要比高级定制礼服更难以企及。

先进运动监测是可行方向

“穿”是可穿戴的终极目标吗?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服装目前的一个可行方向,是集成织物传感器、具有先进运动监测功能的运动服。比如Athos、OmSignal等产品,通过肌电图传感器监测用户运动时的肌肉运动,呈现出更细腻、准确的数据,从体验上要比集成加速度传感器的手环们更出色。另外,其设计与一般紧身衣无异、穿着感也比较舒适。当然,智能运动服的市场定位相对小众一些,可能仅有注重专业训练的体育爱好者会感兴趣,这是市场化的问题。

小结


不论什么时候,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永远是时尚、得体、舒适,所有智能服装均需要以此为基础,在保证实穿性的同时,还搭载现代科技功能,这与智能手机等纯电子产品是不同的。所以,那些看上去像是外星人战斗服的智能服装并不成为未来趋势,人们在等待更好的产品,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

来源/Inside:戴客网

相关阅读:

【趣论】Apple Watch要兼容Android平台?

国产手机市场解读:群雄逐鹿,难成霸主

为什么富士康做得出全球热卖的苹果却量产不了锤子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