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市场解读:群雄逐鹿,难成霸主

发布时间:2015-07-27 阅读量:8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国产手机市场是个恩怨江湖,充满了血雨腥风。当三星在国内失意时,国产手机厂商会开启“抵御外敌”模式要合力突围干掉三星,而当苹果凭iPhone 6系列新机所向披靡时,国产手机厂商却启动了“全面内战”模式拉帮结派,大打价格战。如果不是身处手机江湖,你很难理解,国产手机市场的丛林生存法则究竟是什么?

国产手机市场分析

 从这段时间热议的半年成绩单来看。中兴、华为、小米、TCL、联想等手机厂商纷纷亮出了2015年上半年出货量,从整体数据上来看四平八稳,没有了小米放卫星式的鸡血涌动,也没有了传统手机厂商被淘汰出局的恐慌,众厂商都各尽其优势,市场也没有绝对的垄断的霸主,也没有徘徊在死亡边缘的弱者,一切都很稳健,按理说这才应该是国产手机行业正常的业态,但这几天媒体却在酝酿一股“焦虑”情绪,让人很难理解。我总结了下,大概有三种论断:

其一、小米上半年的手机销量为3470万台,全年1亿台的销售目标有危险。潜台词是,像小米、魅族这样的基础专利、渠道功夫不扎实,靠饥饿营销在国内市场笑傲称雄的手机厂商,好日子已经走到头了。

其二、传统“中华酷联”解体,唯有华为守擂成功。潜台词是,在这场传统手机厂商的互联网转型大战中,除了华为,中兴、TCL、联想等其他厂商都比较失败;

其三、中国市场的全球市场份额下降,饱和度甚至超过美国和欧洲市场。潜台词是,国内市场已经近夕阳,国产手机厂商都被逼到不得不向海外进军的窘境了。


从潜台词中大家不难读出,这些媒体论断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如果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目前整个国产手机市场都充斥着一种江湖气,国产手机厂商都习惯用“帖标签“”结帮派“的形式给自己设置竞争壁垒。

贴标签背后的逻辑其实就是晒概念,以小米为例,当别的厂商都在埋头搞科研,建工厂的时候,小米抛出一个”互联网手机“的概念,全新的软件 硬件 互联网铁人三项玩法,以及实实在在的高性价比便利,让其很快便拥有了庞大的粉丝基础和出货能力,也因其高明的饥渴营销手段和粉丝经济逻辑,帮助其在资本市场一度赢得了450亿美元的估值,但快速的资本助推和营销失节让其互联网手机的发展趋向略显浮夸,虽说是暂时赢得了市场,但最终会因为技术和专利问题遭遇发展瓶颈。不过既然是概念复制起来成本并不高,小米屌丝逆袭之后,后来华为出了荣耀,酷派出了大神,中兴出了努比亚,联想出了乐檬等主打互联网手机的子品牌,以期自身品牌也能贴上互联网的标签。但这种趋向能够鼓动一些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但概念终归是概念,玩得转是财富,玩不转就会流于形式,然并卵。 

结帮派背后的逻辑是比出货量,为了让自己的手机品牌出现在第一梯队当中,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竭尽全力晒出货量,晒全球、全国排名,亟待通过一个刚性的老一、老二排行在消费者心中塑造权威品牌形象,所以,国产手机诞生了一个国家队阵容,能入选该阵容的手机厂商都被视为是当下的佼佼者,不过其参考标准其实就是出货量,从最早的中华酷联,到中华米魅,再到华米联T等等,仿佛能入选这个梯队的厂商才有未来可言。显然这种论断也是有失偏颇的。

那么,该如何正确解读,2015年各大国产手机厂商晒出的成绩单呢?

1、数据显示,小米并没有完成全年1亿指标的一半,但并不代表小米模式就已经过气了,小米的发展是存在大量的泡沫不假,但小米模式着实给诸多太依赖供应链、渠道商的手机厂商提供了一个把重产业用轻模式打造出来的办法,让一大批传统厂商,老树发新芽,有了新的希望。只不过,过去一两年小米模式被过度妖魔化了,如今出货量的降低倒是市场从浮躁归于平静的表现。雷军在公布出货量时还特意强调3470万台是实际到消费者手中的数据,并没有再大肆的放大出货量,变得低调收敛了好多。因为小米们已经明白,在市场整体低迷的前提下,概念玩得再好,鼓吹起来的也只是泡沫,终归有破裂的时候。而这份数据报告正是市场从互联网的狂躁气氛中回落的一次镇定剂,来得正是时候。近来,小米、魅族的全球化进程受阻就是最好例证,当互联网回归冷静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曾经鼓吹互联网的公司会集体哑言,他们很清楚靠营销、靠噱头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对小米、魅族而言如何保证品牌的持久性是接下来会临的大考。

2、中华酷联解体,华为是守住了擂,但并不代表中兴、酷派、联想、TCL等厂商就都是loser,何况后边还跟着步步高、oppo等一大票呢?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手机行业的竞争归结到底是OS的竞争,同在一个安卓系阵营,国产手机市场不可能有绝对的霸主,单纯靠硬件的出货量而没有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很难树立竞争壁垒优势。况且,目前大部分国产厂商比拼的都是市场占有率,通过打价格战,在初期可以帮助手机厂商跑马圈地,但当市场格局成型之后就会发现,靠高性价比圈来的用户是没有忠诚度可言的,今天小米的低价圈定了市场,明天出现一个更低价的大白菜就可能颠覆掉这一切。所以,以国产手机目前的业态来看,不可能有绝对的霸主,各厂商都有自己的优势。

华为:华为应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技术公司起家的敦实底子,让其在软硬件创新和供应链渠道上都有先天优势,在这场以互联网之名掀起的转型大潮中,华为也反映迅速,只今年上半年荣耀系列就将近2000万台,此外在海外市场华为也一直顺风顺水,如果要评一家综合素质都很强的国产手机厂商,理应华为莫属。

中兴:中兴应该是个闷声的技术宅。你很难用外在的感官直接评价它的好坏,在国内市场论出货量和技术创新表现等指标,中兴都中规中矩,但在国外市场中兴似乎享受的却是国母级别的待遇,在大部分国产手机(小米、魅族)都望而生畏的美国市场,中兴早已站稳了脚跟,凭借和美国主流运营商以及亚马逊、eBay等电商渠道上的优势,中兴在美国市场的表现都超过其他厂商,前阵子对NBA的壕气赞助,正是其在海外市场强大自信的表现。不过,中兴也没有回避在国内市场的失意,最近中兴又发布了一款双HIFI新旗舰级AXON,加之其一直主打智能语音的星星系列手机,不难看出,技术宅寻求突破的手段就是扔技术创新榴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联想:联想应该是个运筹帷幄的老将。前阵子联想召开了Tech World大会,把创新作为其老品牌的战略核心,老将柳传志晚年更是跨界打劫,以联想控股投资 实业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让其PC和移动智能手机的推进有了很强大的后盾支撑。况且联想最大的看点在于能否发挥MOTO的品牌价值,在智能手机整体进入颓靡状态下的当下,一款有着过硬技术实力的手机品牌,传递给用户的魔性有多大,我想只有联想反转的营收成绩可以说明这一切。

不过,近几年国产手机市场发展的实在太快,以至于在成绩和荣耀显赫的同时,也蕴藏着许多危机。就在各大厂商竞相晒成绩单的时候,TCL集团却爆出了多位高管离职,手机业务停滞的消息,令人唏嘘不已。按理说TCL也是根壮描红,依靠华星光电和TCL通讯、TCL多媒体多项业务,也不至于被甩太远,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TCL暴露出来的手机业务不佳以及高层变动问题,却反映出了国产手机在转型过程中都会面临的基因换血,组织磨合之痛。这也给了国产手机一个警示,一边埋头发展的同时,也一定要化解因此而产生的矛盾。

纵观整个国产手机市场,各家都有各家长,当然也有短处,不过,在技术、专利、软件、硬件、粉丝、海外市场等多维度考量一家公司的时候,你会发现,国产手机市场呈现一幅百花齐放的景象,很难出现一个绝对的霸主,也许这才是这片扩张中的丛林制衡的法则吧。

国产手机市场分析

3、中国市场的全球份额下降,但并没有饱和,而是一次重新归零。因为海外市场并非是国产手机角逐最好的选择,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对一家厂商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且海外智能手机市场相对成熟,少了点中国特色大跃进的味道,不好玩。那是不是国内市场就一定饱和了呢?有数据现实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看似没什么空间了。但换一种角度考虑,近两年小米、魅族等成功的借上功能机换代的风口迅速的成长了起来,但他们主打的核心战略就是高性价比,说白了就是低端机,而如今没有了待开发的低端市场,众厂商发力重点则会放到中高端机型上,但那批手里捧着低端机的用户群体刚刚从功能机过渡过来,尚属于网络小白,想刺激他们更新迭代自己的智能手机挑战有点大。中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功能机换代已经完成,厂商没发刺激消费者去做智能手机的更新迭代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智能手机拼杀的战场正在从功能机换代的红利转向以品牌为引擎的中高端机型迭代红利上,暂时的市场低迷,是低端市场价格战造成的后遗症所在,当网络小白变成网络达人,手机体验被重视起来后,新一波的低端机更新潮,会孕育多大的商机,相信值得每个国产手机厂商为此一搏。
相关资讯
HBM4制程技术竞赛白热化 三星重注1c工艺布局高端存储市场

在全球高端存储芯片产业格局加速重构的背景下,HBM4技术研发已成为DRAM三巨头战略博弈的核心战场。三星电子近期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显示,该公司正通过大规模技术投资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力图在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国产高精度运放崛起:解析RS8531/2如何攻克微弱信号处理难题

随着工业4.0和智能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运放)作为信号链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精密测量系统的可靠性。2025年,润石科技推出的RS8531/2系列超低噪声、零漂移运放,以0.15μVpp的1/f噪声和1.2μV失调电压的突破性参数,展现了国产半导体企业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该产品不仅对标国际大厂同类器件,更在多个关键技术指标上实现超越,成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优选方案。

苹果折叠屏手机+AR眼镜双线出击:2026产品矩阵首曝光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迎来重大技术革新,苹果公司近日被曝出正在加速推进其首款人工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进程。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苹果工程师团队正致力于在2026年底推出代号N401的智能眼镜产品,该设备将集成摄像头阵列、定向麦克风及骨传导扬声器系统,通过深度融合环境感知与AI运算能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

汽车智能化催生高可靠性供电需求,豪威推出四通道高边开关芯片

2024年5月23日,豪威集团(OmniVision)宣布推出车规级智能高边开关芯片ONXQ000系列,计划于2025年6月投入量产。该产品针对车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智能驾驶与数字座舱中的供电痛点,通过四通道集成设计、ASIL-B功能安全认证及创新负压保护技术,为域控制器供电方案提供更高安全性与灵活性。

半导体巨头组织重构引发产业格局猜想:三星代工业务分拆可行性分析

据韩国半导体行业媒体5月22日报道,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DS Division)正面临战略性抉择。继三星生物制剂拆分CDMO业务后,市场对三星晶圆代工业务独立运营的预期显著升温。当前决策的核心矛盾源于客户企业对"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模式的信任危机,以及该部门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