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推出首款可智能优化死区时间的数字电源芯片组

发布时间:2015-07-23 阅读量:90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日前,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业内首款具有智能数字控制和独一无二的体二极管感测功能的电源管理芯片组,独有的体二极管感测改善了系统效率,并使 MOSFET 电压应力锐减一半,可优化下一代AC/DC 电源中的次级侧同步整流。

UCD3138A数字控制器和 UCD7138低侧栅极驱动器改善了系统效率,与其他数字电源解决方案相比,可将同步整流 MOSFET 电压应力锐减一半。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ti.com.cn/ucd7138-pr-cn 。

在同步整流器内对死区时间的精准控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率损失,同时降低MOSFET电源故障的风险。UCD3138A和UCD7138芯片组在快速数字控制算法中采用体二极管电压信息来动态地优化死区时间,并可以补偿功率级组件变化,从而无需在批量生产中进行校准或筛选。这能够帮助服务器和电信设备供应商加快80 PLUS 钛金牌认证电源的上市的时间,同时还能帮助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节省能源成本。

UCD3138A   和   UCD7138   的主要特性与优势:

●智能二极管电压感测优化了死区时间:通过更精确侦测同步整流管的寄生二极管的导通能够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同时消除传统 MOSFET VDS ON 感测器件的信噪比难题。

●高峰值电流支持宽负载范围:在使用多个并联FET的情况下,UCD7138 的不对称、轨至轨 4 A 供电电流和 6 A峰值吸收电流驱动可支持从几百瓦到一千瓦的负载范围。

●紧凑型解决方案可实现快速、高效的开关切换:单个 3 mm x 3 mm 的四方扁平无引线 (QFN) 封装缩减了板级空间,并且降低了当布设在同步整流器 MOSFET 的旁边时所产生的寄生电感。

●在高达 2 MHz 频率下实现高效运作:UCD3138A 中的硬件外设以及UCD7138中的14 ns 传播延迟、快速上升/下降时间和最小化容差可实现极高的频率。

和此芯片组相配合,TI最近还发布了新的更低功率AC/DC Flyback转换器。TI 的 UCC24630 同步整流控制器可提供最高的效率以及对于电路板布局和 MOSFET 封装寄生效应的低敏感性。

工具与支持

运用 TI 的 Code Composer Studio™ (CCS) 集成型开发环境 (IDE) 或者参阅 TI Designs 340 W 数字控制式 LLC 谐振半桥式 DC/DC 电源转换 参考设计,设计人员将能快速完成应用的开发和调试。

供货情况

目前,UCD3138A 和 UCD7138 器件可通过TI Store和该公司的授权分销网络供货。UCD7138 MOSFET 驱动器采用 6 引脚 QFN 封装。UCD3138A 数字控制器采用 40 引脚 QFN 封装。

相关资讯
从32%到14%!西门子并购Excellicon破解芯片流片困局

在全球半导体设计复杂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时序收敛已成为芯片流片成功的关键挑战。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公司于2025年5月宣布与美国EDA初创企业Excellicon达成收购协议,旨在通过整合后者在时序约束开发、验证及管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强化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链的完整性与竞争力。此次并购标志着西门子EDA向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组合将覆盖从约束文件编写到物理实现的完整闭环。

英飞凌、纳微半导体入局,英伟达HVDC联盟剑指下一代AI数据中心标准

随着生成式AI模型的参数量突破万亿级别,数据中心单机架功率需求正以每年30%的速度激增。传统54V直流配电系统已逼近200kW的物理极限,而英伟达GB200 NVL72等AI服务器机架的功率密度更是突破120kW,预计2030年智算中心机架功率将达MW级。为此,英伟达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期间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Navitas)、台达等20余家产业链头部企业,正式成立800V高压直流(HVDC)供电联盟,旨在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从分销龙头到智造推手:大联大如何以“双擎计划”重构半导体生态价值链?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深度变革与工业4.0深化阶段,大联大控股以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的双重引擎,再度彰显行业领军地位。据Brand Finance 2025年5月9日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大联大品牌价值同比提升12.3%,排名跃升至第218位,连续三年实现位次进阶。这一成就不仅源于其在亚太分销市场28.7%的占有率(ECIA数据),更与其“技术增值+场景赋能”的战略转型密不可分。面对工业数字化万亿规模市场机遇,公司通过深圳“新质工业”峰会推动23项技术合作落地;凭借MSCI连续三年AA级ESG评级,构建起覆盖绿色供应链与低碳创新的治理架构;而在汽车电子赛道,则以“生态立方体”模式缩短技术创新产业化周期。随着“双擎计划”的启动,这家半导体巨头正以全链协同之势,重塑智造升级的技术底座与商业范式。

AMD对决NVIDIA:Radeon AI Pro R9700能否撼动RTX 5080的市场地位?

2025年5月21日,AMD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正式发布首款基于RDNA 4架构的专业显卡Radeon AI Pro R9700,标志着其在AI加速领域的全面发力。该显卡采用台积电N4P工艺打造的Navi 48芯片,晶体管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51亿个,相较前代提升31%。凭借32GB GDDR6显存、1531 TOPS的INT4算力及四卡并联技术,R9700瞄准AI推理、多模态模型训练等高负载场景,直接挑战NVIDIA在专业显卡市场的统治地位。

革新电流传感技术:TMR电流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市场蓝海分析

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及智能电网领域,电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安全性与能效表现。传统霍尔(Hall)电流传感器因温漂大、响应速度慢等缺陷,已难以满足高精度场景需求。多维科技(Dowaytech)基于自主研发的隧道磁电阻(TMR)技术,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低温漂、高频响的电流传感器,成为替代传统方案的革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