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全球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小米第二!

发布时间:2015-06-5 阅读量:15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全球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出炉啦~猜猜谁是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厂商?Fitbit?Jawbone?不不,答案是仅靠一款手环打天下的小米。据称小米在上季中占据了全球 24.6% 的出货量,等于只花了不足一年时间,就爬到了市场第二的位子。

【数据】全球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小米第二!
 
市场研究公司IDC当地时间周三发表全球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报告称,可穿戴设备销售连续第8个季度强劲增长。

目前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排在第一的仍是老牌大厂 Fitbit,但他们在第一季中交出的成绩单(出货量 390万件),也只是比小米这个「新兵」多出 110万件而已。此外,像是 Garmin、三星、Jawbone 这些同业老将,都被小米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而LG、摩托罗拉、Pebble 这些常常被提及的名字,更是直接被归入了「其它」的档次。

众所周知,圣诞销售季后的第一季度通常是科技产品销售的淡季,但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销量达到1140万,是上年同期380万的3倍。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中,Fitbit 以390万的健身和活动追踪器销量成为第一大可穿戴设备厂商。Fitbit 通过发布三款新产品——Charge、Charge HR、Surge,成为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上的领头羊,对其老款设备的需求依然存在。

国内厂商小米排在第二位,手环销量为280万。据IDC称,这一数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小米手环去年下半年才开始交付,而且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

【数据】全球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小米第二!

Garmin 健康和健身追踪器销量为70万,排在第三位。Garmin产品主要面向徒步、跑步和其他体育运动爱好者,大多数产品配有GPS(全球定位系统),主打功能是确定用户地理位置和测量距离。

排名第四的是三星,旗下可穿戴设备销量为60万,上年同期为30万。IDC认为三星可穿戴设备销量增长的原因是全球市场对三星Gear系列智能手表的需求,其中包括Gear、Gear 2、Gear Fit、Gear 2 Neo、Gear S和Gear Live。但一个因素可能限制了Gear系列智能手表的销量,因为它们只能与三星部分高端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Jawbone 以50万的销量位居第五。推动Jawbone可穿戴设备销售增长的是其新推出的Up Move运动追踪器以及对其UP24设备的持续需求。

IDC认为,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售激增的部分原因在于价格。

IDC资深研究分析师吉特什·乌布兰尼(Jitesh Ubrani)表示,“与任何年轻的市场一样,可穿戴设备价格下降得相当厉害。我们现在发现,逾40%的可穿戴设备价格不足100美元,这也是第一季度五大厂商能把它们的市场份额由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二提升到四分之三的一个原因。”

在深圳,智能手环,已越来越廉价化。优美科技CEO邵国光告诉钛媒体作者国仁,“现在深圳有工厂给海外OEM的报价已经降到7美元左右。”预计,年内一大批99元甚至更低价位的智能手环产品将会推向市场。

苹果,可穿戴设备市场上的新领头羊?

【数据】全球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小米第二!
 
或于本月IPO的手环厂商Fitbit雄踞第一,看似风光无限,但面临Apple Watch这一最强大的敌人。Apple Watch正式发售时间是4月24日,因此它没有被包含在IDC的第一季度报告中。

在4月末的第二财季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也没有披露Apple Watch实际销量。而且,Fitbit和Jawbone等健康类可穿戴设备难抵智能手表的冲击,因为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更多功能,同时也集成了健康追踪应用。451 Research的研究显示,消费类智能手表将逐渐普及,而专用健康类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将会逐渐减少。

IDC可穿戴设备部门研究经理拉蒙·拉马斯(Ramon Llamas)认为,“苹果的到来将如何改变市场格局尚有待观察。无论是否公平,Apple Watch可能成为其他可穿戴设备的参照物。这将迫使竞争对手改进产品,以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优势。”

投资公司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当地时间周二发表的报告称,迄今为止,Apple Watch预订量为700万块,受供应紧张的影响,苹果只交付了250万块。Global Equities Research董事总经理特里普·乔杜里(Trip Chowdhry)对CNNMoney网站表示,在第二季度结束前,苹果将能交付500万块Apple
Watch,是分析师预期的2倍。如果这些数字被证明是准确的,苹果将成为可穿戴设备市场上的新领头羊。

【数据】全球一季度可穿戴设备销量报告,小米第二!
相关资讯
第106届中国电子展:构建产业新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高频晶振的接地策略:数字地还是模拟地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压控温补晶振替代传统温补晶振的应用研究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苹果2027年推出虚拟伴侣机器人:科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技术赋能 生态共赢——电子制造装备智能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