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伺服产品在机床行业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6-2 阅读量:73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我爱方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各类伺服产品在机床行业的应用在数控机床上,伺服调控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把数控信息转化为机床进给运动,从而实现精准控制。由于数控机床对产品加工时要求高,所以采用的伺服控制系统十分关键。
机床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机器,其所担负的加工工作量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一半左右,在零件的加工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机床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如切削、铸造、焊接、冲压、挤压等,只要是生产较高精度的零件,一半以上的工艺都会用到机床进行加工处理。
各类伺服产品在机床行业的应用
机床种类很多,一般分为普通机、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数控机床等。不过大多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支承部件、变速机构、进给机构、刀架刀库、控制和操纵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在控制与操作系统中,伺服控制一般应用较多。

在铣床上的应用
当前,许多伺服产品不仅具有低速大力矩输出、零速力矩保持、调速精度高等伺服系统的优良性能,还具有PLC功能,可连接手摇脉冲发生器实现微量调速进给及对刀功能,因此非常适合在强力龙门铣床的进给轴上做单轴控制。

机床的X、Y、Z、W、V轴分别由五台伺服控制器控制,由各自的电位器控制发出模拟电压控制各轴的进给速度。机床的手动脉冲发生器,通过轴选通信号分别接到五台伺服控制器外部信号输入口,控制各轴的进给和定位。

在铣床上,通过应用伺服控制器的接口编程可实现对电机的各种复杂控制,同时在PLC程序中加人了电机掉电延时程序,可保证在抱闸完全闭合后电机再掉电,解决了z轴的下坠问题;此外,横梁下降时,由于两根丝杠的不平衡导致横梁倾斜问题,这就需要横梁反向运行一段距离纠正横梁的倾斜,因此在程序里加入了使横梁下降停止时都自动向上走一定位距离再停止的功能,这样就解决横梁的反向间隙问题。

通过使用伺服系统,可提升强力龙门铣的整体档次,且它线路简单,操作方便,系统的可靠性高,功能强,在精度,修改与维修方便,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大多数铣床上都采用伺服控制。

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卧式数控机床由CNC控制器,伺服驱动及电机、电器柜和数控机床的机架四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CNC内配置的专用编程软件,将加工零件的的轨迹用坐标的方式表达出来,把这些信息转化成能使驱动伺服电机的带有功率的信号(脉冲串),控制伺服电机带动相应轴来实现运动轨迹。同时,刀架上配有数控车刀,通过按加工材质配置相应的刀具,对固定于主轴上的加工材料进行切削,即可加工出相应的工件。

在数控机床上,伺服调控系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把数控信息转化为机床进给运动,从而实现精准控制。由于数控机床对产品加工时要求高,所以采用的伺服控制系统十分关键。目前在数控机床上使用的伺服控制系统,其优点主要有:精度高,伺服系统的精度是指输出量能复现输入量的精确程度。包括定位精度和轮廓加工精度;稳定性好,稳定是指系统在给定输入或外界干扰作用下,能在短暂的调节过程后,达到新的或者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直接影响数控加工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快速响应,快速响应是伺服系统动态品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系统的跟踪精度;调速范围宽,其调速范围可达0—30m/min;低速大转矩,进给坐标的伺服控制属于恒转矩控制,在整个速度范围内都要保持这个转矩,主轴坐标的伺服控制在低速时为恒转矩控制,能提供较大转矩,在高速时为恒功率控制,具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

在机床进给伺服中采用的主要是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统,有三种类型:模拟形式、数字形式和软件形式。模拟伺服用途单一,只接收模拟信号,位置控制通常由上位机实现。数字伺服可实现一机多用,如做速度、力矩、位置控制。可接收模拟指令和脉冲指令,各种参数均以数字方式设定,稳定性好。具有较丰富的自诊断、报警功能。软件伺服是基于微处理器的全数字伺服系统。其将各种控制方式和不同规格、功率的伺服电机的监控程序以软件实现。使用时可由用户设定代码与相关的数据即自动进入工作状态。配有数字接口,改变工作方式、更换电动机规格时,只需重设代码即可,故也称万能伺服。

交流伺服已占据了机床进给伺服的主导地位,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功率驱动装置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频化方向发展,智能化功率模块得到普及与应用;二是基于微处理器嵌入式平台技术的成熟,将促进先进控制算法的应用;三是网络化制造模式的推广及现场总线技术的成熟,将使基于网络的伺服控制成为可能。

目前在机床行业,国内外众多厂商都有该行业的伺服产品,其中国外的西门子、博世力士乐,国内的东能、汇川、台达等产品在2011年的市场表现较好。

相关文章

研究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及改造

分析机器人在金属成型机床的四大应用

单片机控制系统在电火花机床上的应用方案




相关资讯
500Wh/kg凝聚态电池破局航空电动化,宁德时代试飞4吨级验证机

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CATL)近期在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及市场拓展方面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产业主导力。从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时间表到凝聚态电池的航空级应用,从港股上市的战略意义到欧洲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宁德时代正以技术创新与资本布局双轮驱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格局。

26米长距传输+全产业链国产化,豪威发布车规级SerDes芯片组

2025年5月15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豪威集团(OmniVision)正式发布OTX9211/OTX9342车载SerDes芯片组。作为国内首款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的2Gbps高速视频传输解决方案,该系列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车企及Tier1供应商认证,预计将率先应用于智能座舱及ADAS系统的视频传输场景。

电感龙头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与AI服务器双轮驱动,一季度净利增37%

作为全球电感行业前三强企业,顺络电子(002138.SZ)近年来通过战略聚焦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新能源等新兴市场,实现业绩持续突破。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1亿元,同比增长16.03%;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7.02%,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与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重驱动下,顺络电子正以技术优势与多元化布局,巩固其全球电子元器件龙头地位。

RISC-V+AI双引擎驱动,北京君正加速布局智能终端市场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逐步走出周期性低谷,2025年被视为市场复苏的关键拐点。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君正”)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凭借其“计算+存储+模拟”的技术战略,在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穿戴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本文将从技术突破、产品布局、市场表现及未来战略四个方面,分析北京君正在行业复苏期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

全球芯链共融:新质生产力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

2025年5月14日,全球半导体分销巨头大联大控股在深圳成功举办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汇聚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芯微等16家顶尖原厂及逾500名行业精英。面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浪潮,此次峰会聚焦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电力电子等新质生产力的技术融合,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及技术展区三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创新方案。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3年4.6%、2024年5.7%、2025年一季度6.5%),印证了“新质工业时代”的全面开启。大联大中国区总裁沈维中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国制造业正以技术韧性重构全球供应链,而半导体技术的全链路赋能将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