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用于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紧凑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5-04-3 阅读量:94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最近,苹果公司的一则招聘电池工程师的信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说明苹果正在大力改进iPhone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为了缩小电池尺寸,电池内部需要更为紧凑的结构,那么,究竟有哪些技术可以使电池解决方案更紧凑呢?

在设计一款可穿戴产品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这款产品的尺寸。由于可穿戴设备要求较长的电池续航能力和具备多种功能,尽管整体可用空间十分有限,但其中电池要占据很大一部分,解决方案的其余部分必须更加紧凑小巧,这样才能既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在内,又为较大的电池尽可能地留出额外空间。

有几种方法可以缩小解决方案的尺寸。首先,选择不同的封装类型可以大大减小集成电路(IC)本身的尺寸。与四方扁平无引线(QFN)封装相比,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CSP)的平均尺寸几乎只是它的一半,和真正的芯片大小基本一致。然而,由于可穿戴设备的输出电流一般低于300mA,功率耗散也就不像高电流应用那样大。因此,在低功耗可穿戴应用中,散热不再是一个大问题。

请您考虑一下TI的PicoStar IC封装和MicroSiP模块来进一步缩小你的解决方案。SiP是“封装内的完整系统”的缩写,它将常见功能组合在一起从而减小电路板空间。PicoStar将IC嵌入到封装基板中,并将其它无源组件堆叠在其顶部,将器件所需空间减小了一半。图1展示了其主要概念:将电容器和电感器放置在IC的顶部。由于PicoStar封装的厚度为150µm,模块的总体厚度与平常的封装解决方案差别不大。

图1:具有IC和无源组件的MicroSiP模块
图1:具有IC和无源组件的MicroSiP模块
 

除了无源组件外,PCB顶部的IC也是可堆叠的。在诸如智能手表和其它运动监视设备的可穿戴应用中,由于充电器和电量计或者充电器和DC/DC转换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借助于PicoStar,将它们最终集成在MicroSiP模块中是合理的。

TPS82740A是一款采用TI MicroSiP封装并用负载开关将全部所需的组件集成在内的超低功耗DC/DC转换器。总体解决方案尺寸只有2.3mmx2.9mm,小于很多QFN封装IC。

此外,一定要选择封装尺寸最小的无源组件,但是要确保电压和温度降额符合应用要求。

其他资源

可穿戴设计中超低功耗的3个关键点
用于低功耗可穿戴应用的Qi (WPC)兼容无线充电器
MicroSiP电源模块

相关阅读:

【探讨】可穿戴电子产品市场解决方案

4570万!可穿戴设备怎么了?

美信非接触式可穿戴NFC无源体温计方案

相关资讯
美光启动2000亿美元本土投资计划 加速美国半导体制造布局

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Micron)正式公布其2000亿美元美国投资计划的详细路线图。该战略包含1500亿美元制造设施扩建及500亿美元研发投入,预计创造近9万个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旨在重塑美国在先进存储芯片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Nexperia推出全球首款48V汽车通信ESD保护方案,填补技术空白

随着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升,48V 电气系统凭借其显著优势,正迅速取代传统的 12V/24V 架构,成为新一代汽车电能管理的核心。在这一趋势下,为 CAN、CAN-FD、LIN 及 FlexRay 等关键车载数据通信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静电放电(ESD)保护变得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市场缺乏专为 48V 板网设计的成熟 ESD 保护方案,迫使工程师采用增加 12V 电源轨或并联多个低电压(36V)二极管的替代方案,显著增加了系统复杂性和成本。Nexperia 精准捕捉这一行业痛点,推出了专为 48V 汽车数据通信网络优化的 ESD 保护二极管产品组合,填补了市场空白。

三星半导体策略重大转向:暂停1.4nm研发,深耕2nm制程优化

根据韩国ZDNet Korea最新报道,三星电子近日调整其Exynos移动处理器开发战略,决定暂缓原定2027年量产的1.4纳米(SF1.4)制程节点计划。这一决策标志着三星在尖端制程竞赛中首次放缓技术迭代速度,转而聚焦现有2纳米技术成熟度的提升。

突破性进展!TDK全新电感器实现电流提升16%+电阻降低31%

随着电动汽车(xEV)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快速发展,车载电源电路对核心元器件的性能要求持续攀升。高效能、小型化、耐高温的电感器成为提升系统效率的关键突破点。TDK株式会社凭借其薄膜电感技术的最新突破,推出TFM201612BLEA系列升级产品,为下一代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OpenAI澄清谷歌AI芯片使用传闻,强调自研芯片进展

7月伊始,关于人工智能领导者OpenAI将大规模采用谷歌自研AI芯片(TPU)的传闻被官方正式澄清。此前《路透社》曾援引消息称,OpenAI已与Google Cloud签约,将租赁谷歌TPU以满足其ChatGPT等产品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然而,OpenAI发言人近日向媒体明确表示,公司目前没有计划使用谷歌的TPU芯片来驱动其产品。